楠木軒

碳中和目標實現的路上,馬上消費一直都在

由 鹹春葉 發佈於 財經

5月23日,在2021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陸磊表示,“展望‘十四五’,以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是金融工作的主題主線。”他認為,在具體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進程中,發展綠色金融和建設是迫切需要長抓不懈的主攻方向。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發展貫穿着經濟和文化等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幾年,國家對生態環境越來越重視,“碳中和”更是已經上升到國家重點戰略,加快綠色金融發展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出來。

“碳中和”在2021年也迎來爆發期。今年3月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提出,我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峯,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又稱“30·60”,這將是一場“硬仗”,也是一個“長坡賽道”。

實現碳中和目標,金融業先行。金融機構通過各種方式助力碳減排,有的商業銀行開展綠色信貸產品、發行綠色金融債;有的持牌消費金融機構憑藉技術優勢實現了無紙化、純線上業務辦理。

如國家開發銀行於今年3月面向全球投資人發行首單3年期200億元“碳中和”專題“債券通”綠色金融債券;馬上消費在貸款合同方面累計節約用紙6.9億張,對應碳減排9798噸,通過使用自研金融雲大量節省了用電量,對應碳減排2773噸。

碳中和目標下,綠色金融發展駛入快車道,助力金融機構可持續發展、改善社會民生,同時助推國家環境與氣候戰略的實施,為實現30·60目標作出貢獻。

實現30·60目標是一個長期任務,必將給社會經濟帶來深刻變革。碳中和倒逼科技發展,科技發展則加速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綠色金融監管體系日趨完善

據百度百科介紹,綠色金融是指為支持環境改善、應對氣候變化和資源節約高效利用的經濟活動,即對環保、節能、清潔能源、綠色交通、綠色建築等領域的項目投融資、項目運營、風險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務。

當前我國綠色金融政策穩步推進,在信貸、債券、基金等領域都有長足發展。

2016年以來,在金融機構、地方政府的通力協作和紮實推動下,我國綠色金融體系建設穩步推進,在信貸、債券、基金等領域都有長足發展。

2016年8月,央行、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原環境保護部等七部委聯合印發了《關於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第一次系統性地提出了綠色金融的定義、激勵機制、披露要求,以及綠色金融產品發展規劃和風險監控措施等,成為我國綠色金融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另外,銀保監會和央行還分別牽頭印發了《綠色信貸指引》和《綠色貸款專項統計制度》,對金融機構服務綠色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目前,我國綠色金融市場已經實現“規模趕超”。截至2020年末,我國本外幣綠色貸款餘額約12萬億元,存量規模居全球首位;綠色債券存量超過8000億元,居世界第二。綠色金融資產整體較好,綠色貸款不良率遠低於全國商業貸款不良率,且綠色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為進一步推動綠色金融發展,全國人大代表、央行瀋陽分行行長朱蘇榮近日建議,一是完善綠色金融政策框架,制定《綠色金融法》;二是完善綠色金融配套政策;三是統一綠色金融標準;四是強化綠色金融的激勵約束機制,包括降低綠色資產風險權重,引導金融機構提高綠色低碳業務和資產規模和比重,通過財政補貼、貼息等形式加大對綠色投資的財政支持力度等。

推進綠色金融發展助力實現“30·60”目標。金融業已經聚集了一羣藉助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鏈等技術來提高業務效率、降低成本的金融機構,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碳排放。

可以説,碳中和是整個經濟結構的變化以及經濟技術的再造,也是市場方式變化的重要表現;同時,居民的消費方式也發生了變化,對綠色產品消費的意識和重視程度逐步提升。

科技加速實現碳中和

基於科技創新的綠色變革正在悄然來臨。低碳轉型勢在必得,科技將大有可為。

發展綠色金融的關鍵一點是需要強有力的技術支撐,不僅能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還有利於實現金融業高質量發展。

一位業內分析師稱,推進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要堅持深化數字賦能,運用金融科技尤其數字化技術提升運營效率、降低成本等將是必然趨勢。

近年來,包括商業銀行、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等在內的金融機構持續進行科技能力建設,加大科技投入。憑藉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優勢,很多金融機構將多項專利收入囊中,且推出的創新產品或項目已得到多方權威機構的認可。

據馬上消費方面透露,截至目前,該公司申請的專利數已經達到260餘項,佔行業的比重遠超過60%,且始終堅持核心技術“不外包”,自主研發核心技術系統已經超過900套。未來,馬上消費還會持續加大科研投入,助力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也就是這樣一家科技驅動型持牌消費金融機構,在碳中和目標實現的路上貢獻了力量。最新數據披露,開業以來,馬上消費通過提供線上服務大大地減少了出行,對應碳減排4.7萬噸;在線下貸款證明方面累計節省紙張2.75億,對應碳減排3919噸。

另外,通過機器人客服,語音機器人等,馬上消費節約人力的電腦用電,對應碳減排828.75噸;節約結清證明紙質打印,以近2年為例,減少紙張消耗26萬張,對應碳減排3.81噸。

值得一提的是,在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的大趨勢下,科技賦能加速綠色金融發展。通過科技手段可有效提高統計質量碳核算效能,改善綠色金融市場的信息不對稱問題。馬上消費憑藉自主研發優勢不斷輸出科技能力,科技賦能機構數量已超過100家,合作金融機構超過200家。

”綠色金融的發展離不開科技力量,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金融業務場景被覆蓋。金融機構是綠色金融的良好踐行者,一段時間內,綠色金融都將成為金融業的主流經營模式。”上述業內分析師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