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6只新基金髮行失敗 達到單月新高

4月份6只新基金髮行失敗 達到單月新高

證券時報記者 李樹超

4月份最後一個交易日,華泰保興基金髮布兩隻新基金髮行失敗公告,當月募集失敗基金數量由此增至6只,這一數據追平了2018年8、9月份熊市期間的基金募集失敗數量,再度達到基金髮行失敗單月高點。

一天兩隻基金募集失敗

繼首隻發起式基金凱石秦純債3個月定開宣告募集失敗後,又一隻發起式基金未能成功募集。

4月30日,華泰保興基金髮布公告,旗下華泰保興尊裕3個月定期開放債券型發起式和華泰保興安鑫純債兩隻基金,截至2021年4月28日基金募集期限屆滿,未能滿足合同規定的備案條件,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公開信息顯示,上述兩隻基金都是今年1月29日開始認購,截至2021年4月28日,認購天數達到90天募集期上限。其中,華泰保興尊裕為不向個人投資者銷售的發起式基金。按照該類型基金的成立條件,自份額髮售之日起3個月內,發起資金提供方認購基金金額不少於1000萬元,且承諾持有期限自基金合同生效日起不少於3年,即可向中國證監會辦理基金備案手續。

“發起式基金成立條件較低,基金公司拿出1000萬就可以成立。”上海一位公募人士表示,發起式基金宣告募集失敗有可能是以下原因:一是基金是機構定製的發起式基金。由於對市場不看好或有其他變故,機構資金爽約;二是基金公司沒有拿出1000萬元,導致發起式基金募集失敗;三是基金公司不願走“先成立後找資金”的路子,對後市募集到資金缺乏信心,且發起式基金存續3年後規模不足2億就要清盤的風險,索性選擇發行失敗。

“其實機構資金爽約,並不影響發起式基金的成立,更多的考慮可能是基金管理人不看好產品的持續營銷能帶來增量資金,且3年後有清盤的風險,直接募集失敗的性價比反而比較具有吸引力。”該人士分析。

公開信息顯示,華泰保興基金成立於2016年7月26日,註冊資本為2.4億元,華泰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該公募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85%,是一家險資控股的基金公司。從公司管理規模看,天相投顧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一季報,華泰保興基金公募管理總規模為236.26億元,在146家基金管理人中排名第90,非貨基規模為154億元。其中,公司債券型基金規模為106億元,佔比接近半數,貨幣型基金規模82億元,權益類基金規模48億元,是一家偏重固收業務的基金公司。

單月6只基金髮行失敗

創近兩年半新高

上述兩隻基金在4月底的發行失敗使4月份發行失敗基金數量增至6只,為2018年9月以來單月新高。2018年8、9兩月,都有6只基金募集失敗。

“今年春節以來,股市調整,基金大跌,投資者對新基金的投資熱情迅速降温。”北京一位銀行系公募市場部人士表示,基金熱銷局面不在,新基金髮行難度提升,尤其是中小公募發行的基金募集困難,甚至發行失敗,與市場情緒、公司品牌和渠道等因素都有關係。

不過,該市場部人士強調,近期“抱團股”行情企穩回升,新基金髮行市場正在回暖。廣發、工銀瑞信、富國基金都出現了超過50億元成立規模的新基金,部分績優基金經理的產品也逆市受到資金的青睞。

北京一位中型公募人士表示,今年募集失敗的基金既有權益類基金也有債券型基金,有的還是機構定製的債基,這與股市債市相對低迷、投資者情緒較為謹慎有關,也與基金同質化嚴重、產品吸引力不足有關。整體而言,基金缺乏賺錢效應,基民參與投資的態度就會趨於謹慎。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5月5日,今年募集失敗基金數量累計已有11只。而2017年4月嘉合睿金定期開放公告發行失敗4年以來,已有97只新基金募集失敗。分年度來看,2017年-2020年募集失敗基金數量分別為8只、33只、20只、25只。

從基金清盤數量看,今年已有79只基金清盤,其中權益類基金41只,債券型基金36只,反映出權益產品在股市巨震中運作的壓力。

“基礎市場的變化是基金募集失敗的重要原因。”上述上海公募人士表示,股市發展大年,權益基金爆款迭出,新基金髮行比較容易;而股市一旦遇冷,悲觀情緒會快速傳導到基金髮行市場,導致基金銷售困難。但從以往經驗看,基金髮行往往是“好做不好發”,募集出現困難,一般也是投資相對較好的時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74 字。

轉載請註明: 4月份6只新基金髮行失敗 達到單月新高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