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市場化道路的上海永久究竟是何時發生“質變”的?這似乎需要從大股東變更開始説起。
從中路股份(600818,SH;前收盤價10.8元)上市以來歷年業績報告來看,1998~2000年,當時還名為上海永久的上市公司連續三年出現鉅額虧損,中路集團及時出手拯救了上海永久。以2001年為分界線,自將保齡球設備及其相關產品的生產業務注入上市公司後,更名後的中路股份形成了雙主業發展模式。
但是好景不長,從2008年起,中路股份踏上長達12年的虧損之旅,每年扣非淨利潤都為負。2019年,中路股份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也由盈轉虧,虧損達6303.35萬元。
隨着公司業績長期萎靡不振,中路股份股價也一路下行。截至4月30日,中路股份僅收報10.8元/股。而在2015年時,中路股份曾達到76.56元/股。
主業經營不振
此前,中路股份在回覆2018年年報問詢時表示,近年來,公司的營業收入在6億元左右,經營毛利潤約為0.7億元,該毛利無法彌補每年近1億元的期間費用支出,公司利潤總額依賴於權益投資收益、出售股權的利潤及政府補貼收入。
但從非經常性損益項目來看,情況也不容樂觀。2019年,公司淨利潤由盈轉虧。其中,報告期內因其他非流動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導致虧損額達892.16萬元,同比擴大5倍;2017~2019年所獲得的政府補助分別為1311.58萬元、356.80萬元和230.15萬元,也呈現逐年下降趨勢。這意味着,依靠投資、補貼來“粉飾”財報的道路不能持續,一旦這些不可控的因素髮生改變,實業的“偽增長”便開始顯現出來。
2019年6月15日,中路股份就主營業務情況作説明時介紹,公司內銷主要以自行車、電動車為主,毛利率一般為5%~10%;外銷主要以保齡設備為主,毛利率一般為25%~35%,但公司保齡設備銷售收入佔全年收入比重極小。
公司的保齡業務也在2019年創下了資產上市以來的營收新低,僅實現收入1977.08萬元,相比2004年前後已縮水10倍,同年計提的應收賬款壞賬損失就高達1582.45萬元。
與此同時,在中路股份主要控股參股的四家公司中,中路實業、上海永久、高空風能在2019年度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虧損,淨利潤分別為-5108.04萬元、-88.52萬元和-2674.04萬元,僅英內物聯實現盈利3830.81萬元,獲得投資收益1072.66萬元。但中路股份卻選擇在2019年12月將持有的英內物聯部分股權出售用於投入高空風能等項目中。
在中路股份業績急劇下滑之時,公司員工人數也呈下降趨勢。公司2017~2019年年報數據顯示,近三年中路股份母公司和主要子公司的員工總數分別為1421人、1011人和1065人。
中路股份在回應上交所問詢時表示,相比2017年,2018年的人數下降了380人。其中,因部分地區公共自行車租賃項目協議到期,業務終止減員114人;保齡球生產製造、自行車製造銷售萎縮而導致減員117人;其他人員優化增減員。
自行車業務增收不增利
從自行車產銷量來看,中路股份在2019年年報中披露,自行車與童車合計銷售231.71萬輛,同比增長62.58%;電動車銷售7.68萬輛,同比減少10.66%。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閲上海永久官方微信公眾號發佈的統計數據發現,2019年永久產品總銷量突破了250萬輛。從品類來看,童車賣出150萬輛,貢獻了上海永久54.55%的銷售量,自行車、電動車、電動三輪車則分別銷售100萬輛、20萬輛和5萬輛。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數據與上市公司公開披露的數據並不相符,但中路股份並未進一步説明兩組數據為何存在差異。
據中路股份2019年年報數據,上海永久全年實現銷售收入為5.19億元,但僅獲得營業利潤66.17萬元,虧損88.52萬元。而在2018年,儘管上海永久全年只實現銷售收入4.18億元,營業利潤卻達到1210萬元,盈利1044萬元。
中路股份在回覆2018年年報問詢時表示,近幾年,公司的自行車銷售業務受到極大衝擊。2018年,自行車銷售收入同比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另一方面,自行車原材料價格卻呈現一定的上漲趨勢,兩方面因素影響下,自行車銷售的盈利空間進一步被壓縮。
不僅如此,中路股份也提醒投資者,因受共享單車影響,公司自產自行車、電動車及OEM產品經營收入及毛利逐年下滑。從中路股份披露的數據來看,2016~2018年自行車及電動車產品的經營毛利總額分別為5148.90萬元、3468.44萬元和2772.39萬元。
從2016~2018年的營收情況來看,恰恰是OEM自行車及電動自行車經銷業務貢獻了上市公司營業收入的大半,其中2018年佔比為68.50%。至2019年,中路股份調整了主營業務的產品分類,不再強調自產與代工產品,使自行車與電動自行車的營收佔比上升至83.38%。
“在我們這個地方,老百姓都很認可永久品牌,因為是老牌子,期間也進過其他品牌的產品,價格雖然便宜但是不好賣。”永久專營區域經銷總代理徐晨光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永久主要走薄利多銷的路線,一般進價在500元的永久自行車,賣出的差價會穩定在一百多元。
現在,徐晨光的店已經不再主營自行車,銷路更好的是兩輪電動車、電動篷車等,但自行車每年也能賣上幾百輛。
“永久兩輪車一般都直接在天津的工廠進貨,每個產品類型都有它的生產基地,是和公司簽了合約的。”徐晨光表示,雖然永久的質量不錯,但是因為永久有品牌費,所以對當地來説屬於高價位的車,同一配置的雜牌車可能會比永久便宜幾十元。
中路股份在介紹公司發展戰略時也着重提到發展個性化定製的高端產品,並將繼續拓展新的銷售市場。上市公司認為,整個行業的發展已經進入成熟期,為順應消費者需求的轉型和消費者心智的升級,自行車製造商未來需要着力解決消費者的痛點,大力發展以智能化、高端化和個性化為代表的新一代高端車型,提升產品競爭力和品牌形象。
不過,中路股份在此前的公告中表示:“目前,國內自行車行業製造水平不夠先進,未能完全匹配消費者日益提高的個性化購買需求。公司在產品技術革新上不斷投入,但新市場尚未打開,因而目前的盈利性仍有賴於傳統的自行車產品銷售。未來,公司的技術革新投入能否為公司帶來更大的效益仍有不確定性。”
公共自行車閔行項目停運
值得注意的是,2017~2018年,中路股份自產產品連續兩年虧損。中路股份的解釋是,公司自產模式下主要生產部分高端自行車及有樁租賃自行車,高端自行車因市場較小,因而相應的銷量不高;另一方面,2018年有樁租賃自行車的銷量有所下降,固定成本高造成自產模式下毛利率為負數。
2008年,公司引入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從中路股份披露的最新財報來看,公司的自行車租賃業務其毛利率表現較好,2019年上半年毛利率為38.61%,但全年毛利率為31.74%,被保齡業務反超。
究其原因,中路股份此前表示,因共享單車、共享電動車推出,相應的業務規模在2018年度也有所收縮。公司在帶樁公共租賃自行車業務上的優勢存在被進一步削弱的風險。 在中路股份的多份年報中,記者看到這樣的表述:“作為公司積極參與的PPP項目,2017年上海市閔行區公共自行車租賃服務已經經歷了第一個五年服務期,第二個三年服務期,未來將為更多的居民解決最後一公里的交通綠色出行。”
有意思的是,2018年年報稱公司已簽訂第三個服務期,但是到了2019年,中路股份卻刪去了有關於第三個服務期的內容。
關於該項目近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到,就在今年4月3日,上海閔行區交通委宣佈運營了十餘年的閔行公共自行車項目將於6月1日正式停止運營。閔行區交通委稱,公共自行車停運是因為和永久籤的運維管理合同今年自然到期了。
據瞭解,該項目由永久負責生產、佈局和運維管理,用户只需要出押金,企業運營成本由政府財政加以補貼。有知情人士向記者表示:“第一次簽約是5年,但發現大部分自行車不到5年就報廢了,於是第二次改簽3年。”
入局共享單車一地雞毛
從行業來看,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自行車製造業主要產品中,兩輪腳踏自行車完成產量3961.6萬輛,同比下降8.5%。
需要指出的是,中路股份在最近幾年的年報中幾乎把所有不理想的自行車業務都歸因於受共享單車的影響。於是,中路股份也開始考慮入局共享單車領域。公司在2018年年報中表示,中路股份及控股子公司分別為優拜和共佰克等公司供應共享單車自行車產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2016年,中路股份通過上海永久向“優拜單車”運營主體上海軺輅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軺輅)增資250萬元,此後又進一步追加增資額至650萬元。
然而後來,這一筆投資帶給上市公司的問題並不少。中路股份在2018年年報中表示,2018年末,上海軺輅淨資產為-4292.83萬元,2019年,中路股份計提了上海軺輅100%的壞賬準備1567.50萬元,佔據應收賬款總額的28.76%。
這筆壞賬對上市公司會帶來怎樣的影響?中路股份在披露的業績預虧公告中表示,2019年業績虧損原因是由於共享單車市場急劇變化及康體產業市場萎縮,導致相關應收賬款無法及時回收以及存貨壓庫,據此計提應收賬款及存貨的減值損失。
另一項共享單車領域的合作也同樣出現變故。2017年5月,中路股份又通過上海永久與上海共佰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共佰克)簽署《智能共享自行車訂購協議》。
在2017年6月1日披露的《關於日常經營性關聯交易公告》中明確:共佰克向公司訂購15萬台智能共享自行車,產品單價1428元(含税),訂購總金額21420萬元,訂購時間自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
但後續公告稱由於上海市對共享單車投放實行備案許可的總量控制,因此2017年內共佰克實際訂購智能共享自行車6500輛,完成銷售金額1007.5萬元。
2018年,中路股份對共佰克的關聯交易銷售金額為757.75萬元,2019年則為24.37萬元。
針對共享單車的未來規劃及公司的未來發展等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中路股份發去採訪提綱,並嘗試通過面訪及多次致電等形式建立溝通,但始終未得到回應。 (文中徐晨光為化名)
( 作者: 張韻 編輯:王晨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