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沃斯錢東奇:資本路上的碰壁與破壁
文 / 一燈
出品 / 節點財經
5月16日,《新財富》雜誌公佈“2022新財富500富人榜”,64歲的科沃斯創始人錢東奇及其家族再次入選。
和2021年相比,錢東奇家族的財富從339.6億元增長到了576.5億元,排名從第406位晉升到第116位。而在2020年,這一數據尚為77.9億元和第404位。
財富暴走的背後,由錢東奇一手締造的科沃斯(603486.SH)在過去兩年,股價年線漲幅分別達到344.62%、71.55%,市值一度突破千億大關。
2021年,科沃斯業績再創新高,營收130.68億元,同比增長80.9%;歸母淨利潤20.1億元,同比增長213.51%。
然而,與強勁的“基本面”形成鮮明對比,科沃斯今年在資本市場的走勢十分低迷,相較10個月前252.71元/股的高點,公司如今的股價已下跌超60%,截至5月27日僅剩97元/股。
是價值歸位還是非理性“錯殺”?拋開宏觀因素的干擾,透過科沃斯的發展脈絡和業務數據,本文嘗試探討三個問題:
1、科沃斯如何從代工走向品牌?
2、“掃地茅”的成長邏輯是什麼?
3、科沃斯面臨哪些挑戰?
/ 01 /
出走“象牙塔”,角力商業場
1984年,在南京大學讀完研究生的錢東奇來到汕頭大學當老師,教授的內容和他原本的物理和哲學專業絲毫搭不上邊,“象牙塔”裏的生活讓他感到枯燥、無聊。
恰逢80年代海南獨立設省,“十萬人才過海峽”成為當時一道壯觀的風景線。
此情此景,讓本就有志難舒的錢東奇心懷悸動,聯想到學生時期看過的一篇講述“日韓兩國經濟得以迅速提升得益於一代人持之不懈的努力和付出”的文章,他常常自問:“我能否成為促使中國經濟起飛的這一代人?”
一番輾轉反側後,錢東奇果斷放下手中的教鞭,奔赴海南。
在海南,他被分配到一家外貿公司。一個偶然的機會,因某外國客户想從中國進口吸塵器,錢東奇從中牽線搭橋,遍訪廠家,最終促成這單生意,也與清潔產品結下不解之緣。
眼看着吸塵器進出口業務越做越大,巨大的商機卻只能拱手相讓,錢東奇心頭時不時會閃現這樣的念頭:“與其幫別人賣東西,為什麼不自己生產”?。
1998年,40歲的錢東奇投資100萬元,正式創辦了屬於自己的吸塵器工廠。
圖源:科沃斯官網
基於前期對產品和客户的理解、積累,工廠的起步異常順利,很快便從服務一些不知名品牌擴大到為HOOVER、飛利浦、松下、伊萊克斯等知名品牌進行吸塵器的代工、貼牌等一系列的訂單式生產加工。
但錢東奇的野心顯然不止於此,他曾表示,“相比簡單的代加工生產,我對研發更感興趣,更願意為研發投入多的資源”,以及OEM、ODM模式下高強度勞動和低廉報酬的嚴重不對等,都促使其走上一條自研之路。
2000年,錢東奇注資成立公司現名:科沃斯電器集團,並組建HSR(Home Service Robot)項目小組,專門針對家庭服務機器人做研發。
2006年,全球首款掃地機器人“地寶”誕生。從此,科沃斯有了自己的品牌和內涵。
但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並不容易。彼時市場對掃地機器人一片懵懂,錢東奇只好花費大量精力在沃爾瑪、蘇寧、國美等開設“店中店”,讓營業員們反覆演示機器的掃地功能,引導消費者接受這個“高科技”。
而後的2008年-2012年,科沃斯相繼發佈了空氣淨化機器人“沁寶”、擦窗機器人“窗寶”、家庭服務機器人——“親寶”,逐漸形成一條完整的家庭服務機器人產品線。
得益於錢東奇早期的“市場教育”和科技解放雙手的必然性,2013-2018年間,國內掃地機器人的銷售量年複合增長率達58.45%,銷售額年複合增長率為58.66%,增長速度遠在其他家電品類之上。
到2018年,科沃斯的營收已超過50億元,在國內市場佔有率高達40%以上,為行業第二名的四倍。
/ 02 /
千億“掃地茅”的煉成“秘術”
規模有了,地位有了,接下來的上市便順理成章。
2018年5月,科沃斯歷經14個月“神速”,頭頂“掃地機器人第一股”的桂冠,風光亮相上交所。
和大部分新股一樣,科沃斯也受到資本和市場熱捧。按照錢東奇父子直接及間接共計持有公司67.94%的股份,股價首日上漲44%,次日起連續斬獲10個漲停板來計算,二人身價突破200億元。
上市後,科沃斯做了兩件事:一是策略性收縮服務機器人ODM業務;二是推出“TINECO添可”高端智能電器品牌,專注機器人以外的其他品類吸塵器產品。
既要削減“利潤奶牛”,又要為新業務輸血,錢東奇面臨雙重考驗。
結果並沒有走向樂觀,進入2019年,也就是登陸資本市場僅一年後,科沃斯上演業績“變臉”戲。
財報顯示,2019年,科沃斯實現營業收入53.12億元,同比下降6.70%;實現歸母淨利潤1.21億元,同比下降75.12%,甚至不及2013年的水平。淨資產收益率(加權)更是跌至歷史低位的4.92%。
囿於核心業績指標受挫,急不可耐的投資者紛紛用腳投票,至2019年12月3日收盤,科沃斯股價報收19.07元每股,跌破發行價。
必須承認,上市18個月,業績從正增長到負增長,股價從上行到下墜,錢東奇確實坐了兩輪“過山車”。
但很快地,機會又來到了錢東奇身邊。2020年伊始,疫情“黑天鵝”突襲,居家經濟大行其道,這在無形中助推了整個掃地機器人市場的快速擴容。
在資本市場搶灘 “懶人經濟”、“宅經濟”概念股的熱潮中,諸如安琪酵母、克明食品、美團等都畫出一條60°向上的曲線。科沃斯作為行業龍頭,股價也當仁不讓地從低點到高點超漲4倍多,並在2021年繼續強勢拉昇,成為江蘇省首家市值千億級的上市公司。
而在節點財經看來,科沃斯股價的亮眼表現,除了短期內受疫情刺激,則是阿爾法和貝塔聯動促成的。
一方面,經過2019年一年的調整,2020年科沃斯“基本面”修復得力,當年營收同比增長36.17%,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431.22%,刷新以往記錄,且在較大程度上驗證錢東奇轉型的正確性,公司由此重拾上升動力。
另一方面,相較傳統家電的式微,掃地機器人是一個挖掘潛力仍很大的細分賽道,契合資本市場追逐高景氣度的偏好。
據奧維雲網數據,2016年到 2021年,我國掃地機器人零售額從38.4 億元增長到 120.1 億元,2016-2021 年複合增長率為25.6%。所謂“水大魚大”,在“魚多的地方釣魚”,大概都是這個道理。
此外,掃地機器人,聽其名就能嗅到一絲黑科技味道,這在估值上先天享有溢價優勢。比照美的集團、格力電器、海爾智家長期十多倍的市盈率,科沃斯的PE值大部分時間都在50倍以上,最高的時候達到過289倍。
/ 03 /
科沃斯掃地機器人
難“掃”資本市場的一片天
對於科沃斯,各大券商一直在傳遞這樣一個信號:前景廣闊、二級市場價值可期。
儘管如此,廣大投資者還是以拋售的態度,把科沃斯股價演繹出“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場景。進一步分析,摒棄“宅經濟”商品降温的影響,無論是行業面還是企業面,公司當下都遇到了嚴峻的挑戰。
目前,掃地機器人行業正步入供需兩頭爆發階段,由於高滲透率的紅利空間,跑步入局的企業前赴後繼,越來越呈現出“內卷化”趨勢。
據不完全統計,該領域的參與者包括服務機器人公司、傳統家電公司等,其中國內市場競爭者有科沃斯、石頭、小米、追覓、雲鯨、iRobot、美的、海爾等,海外市場競爭者有 iRobot、shark、eufy、戴森、由利等。
這意味着,行業將快速從成長期過渡到成熟期,來自時代的高貝塔屬性減弱。於此同時,新品功能差異性逐漸縮小,同質化日益加劇,以價換量將是掃地機器人下一步實現大眾化的關鍵。
即便貴為魁首的科沃斯,也不可避免要遭遇到“價格戰”。據《2021 年掃地機器人市場白皮書》,價格是影響消費者購買掃地機產品的首要因素,佔比達到 35.7%。
換句話説,科沃斯要想在“修羅場”中跑出來,可能要犧牲掉部分盈利能力。而資本永遠考慮的是遠期收益,且不論這種情況最後會不會發現,科沃斯的估值都會先跌為敬。
再把視線拉回企業個體,掃地機器人既有科技屬性,研發與技術便是核心力量,只有持續的創新創造,才能拓寬功能邊界,打消消費者對產品價值的疑慮,並在加速其滲透的進程中構築起牢固的動態“護城河”。
錢東奇亦表示,科技創新與轉型升級是企業發展的原動力。
但事實上,自稱“全球最早的服務機器人研發與生產商之一”的科沃斯在研發上的投入遠低於同行。
財報顯示,2019年-2021年,石頭科技研發投入佔比分別4.59%、5.81%、7.56%,科沃斯則為5.21%、4.67%、4.2%,前者逐年增加,後者逐年減少,完全呈相悖之勢。2022年一季度,石頭科技將研發比重加大到8.6%,科沃斯則回到5.1%的基準線。
放大眼界,就拿行業鼻祖iRobot來説,由曾主持世界最大的大學實驗室—電腦科學暨人工智慧實驗室的羅迪.布魯克斯教授創辦,雖然已有30多年的技術沉澱,但研發投入佔比基本都維持在10%以上;戴森更是常年保持在利潤的40%左右。相比之下,科沃斯對研發的行動有些輕視。
可在硬幣的反面,科沃斯的市場營銷推廣費用多年來處於較高水平,2021年為18.69億元,是石頭科技的近三倍。2021年,石頭科技的廣告及市場推廣費用為6.41億元。
對於這種現象,家電行業觀察人士劉步塵的解讀可以稍作參考:“2021年6月份之前,科沃斯在股市表現出色,主要原因在於科沃斯把自己塑造成了一個科技公司的形象,這對資本市場有大的助力。事實上,很難説科沃斯是一家真正意義上的科技公司。一旦資本市場認識到這一點,它的估值就會跌。”
從這個角度來講,“掃地茅”如今在資本市場的表現,沒有非理性,也沒有“錯殺”,只是正本清源而已。
節點財經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節點財經不對因使用本文章所採取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