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財險公司預計鉅虧21億元 同比大降104.16%
本報記者 冷翠華
《證券日報》記者近日獲得的一份業內數據顯示,前三季度財險公司經營陷入虧損,預計利潤總額為-21.2億元,同比大幅下降104.16%。
業內人士認為,前三季度財險公司出現行業性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受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的拖累,而車險承保目前尚保持着盈利。但從未來趨勢看,車險承保向好的勢頭難以延續,信用保證保險的經營則可能持續改善。
承保虧損超28億元
從承保利潤來看,前三季度財險公司的承保利潤為-28.04億元,同比減少67.32億元,降幅為171.36%,承保利潤率為-0.31%。
從不同類型的險企來看,財險公司淨利潤出現較為明顯的分化。根據險企披露的償付能力報告數據,前三季度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和太保產險(業內稱“財險老三家”)的淨利潤分別為174.08億元、107億元,以及37.53億元。“財險老三家”利潤總和約為318.61億元。可見,從行業來看,中小財險公司前三季度虧損總額達339.81億元。
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道,財險業的規模效應比較明顯,保費規模上去了,可以攤薄固定成本,增加利潤率,而規模較小的公司則面臨較大的固定成本壓力。整體來看,我國中小財險公司的車險經營較難和大公司正面競爭,非車業務尚待開闢出一條能帶來穩定盈利的特色發展之路。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前三季度財險公司應收保費達2661.54億元,較年初增長42.79%,平均應收保費率達16.28%。對此,中國社科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對記者分析道,近年來,由於市場競爭激烈,財險公司的市場地位尤其是面對團體客户時的地位下降,應收保費率呈現不斷上升的態勢。在疫情背景下,為了支持實體經濟、市場主體和基層運轉,財險公司普遍給予投保人保費支付的寬限期。但應收保費的上升將損害保險公司的業績。應收保費是現實中保險公司信用風險的來源之一,無法收回將造成財險公司承保業務的損失。財險本來就是短期業務,延遲收到保費還會減少險企的可投資資金,減少投資收益。
信保業務拖累淨利潤
“財險公司淨利潤大幅下降主要源於保證保險賠付率大幅上升。”王向楠對記者分析道。
記者獲得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財險公司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的承保虧損較去年同期相比仍在擴大。其中,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的承保利潤分別為-12.99億元和-92.19億元,承保利潤率分別為-7.05%和-19.06%。而機動車輛保險承保利潤為104.81億元,增加19.39億元,增幅為22.71%,承保利潤率為1.75%。由此可見,信用保證保險是險企承保虧損的主要拖累因素,而車險作為傳統險種,前三季度尚保持着承保盈利。
王向楠表示,從信保業務來看,前三季度承保大幅虧損是主要由於承保時沒有穿透底層、對週期因素過於樂觀。目前,險企此前採用“過寬”條件承保時的責任正在逐步出清,保證險的月度虧損明顯減少,所以未來將企穩向好。同時,這一次大幅虧損讓保險業接受了信用風險的教育,有利於改進承保。
從車險業務來看,今年前三季度,車險承保利潤同比有所增加,主要是因為疫情期間車輛使用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率下降。但車險綜合改革已經於9月19日正式實施,其目的便是給消費者直接讓利——提高賠付率、降低附加費用率,整體綜合成本率預計將上升,因此,車險承保利潤向好的趨勢很難延續。此外,還有業內人士預計,車險綜合改革後,車險承保或將陷入全面虧損的狀態。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