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大佬但斌旗下9成產品年內虧損,“消費永不眠”要被打臉了?

私募大佬但斌旗下9成產品年內虧損,“消費永不眠”要被打臉了?

文|AI財經社 伍月

編輯|孫月

在微博主頁上,但斌自稱是“一個普通、真誠、熱愛生活的人”,但很少有人注意到這種介紹。大家更多關注的,是他深圳東方港灣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的身份,以及“私募大佬”、“茅台鐵粉”這樣的標籤。

比如,在百度、天眼查等平台的資料展示中,但斌並非一個“普通人”:1992年開始證券、期貨研究與投資生涯,曾任君安研究所及國泰君安研究所研究員、大鵬資管首席投資經理。2000年,獲國泰君安證券投資研究獎勵基金一等獎,2007年出版《時間的玫瑰》......擅長把握結構性機遇及上市公司內在的價值投資。

2020年,但斌被微博評為“最具影響力的財經大V”,同時獲此“殊榮”的還有《貨幣戰爭》作者宋鴻兵、財經作家吳曉波等財經領域的名人,以及一些知名投資人和財經自媒體博主。其中,但斌的粉絲數最高,達到1413.6萬人。

但也是在第二種介紹面前,但斌最近有些“失敗”。7月26日,但斌在微博上公開道歉:“東方港灣成立17年多,2021年也算經歷又一次考驗!今年除了美股正貢獻,A股與港股,都是負貢獻。”

AI財經社拉出數據一看,東方港灣在管的200多隻基金產品中,有9成以上在年內是虧損的。繼明星公募基金經理被罵之後,這位國內白酒最大的私募“多頭”也被罵慘了。

“明星”基金經理的魔咒

8月21日週一,此前被爆錘的白酒等消費板塊,面對集採“威脅”的醫療器械企業,以及因為美聯儲流動性恐慌被外資拋棄的港股互聯網巨頭們,全部“回血”了。

不少投資者在網上討論:是不是“政策底”築成了,要迎來大反彈了?

在此之前,這些前期熱門的“抱團”板塊已經在震盪中下跌了半年多,“殺估值”的過程讓追高的股民和基民十分難熬。截至8月20日收盤,貴州茅台和五糧液的股價跌幅從春節以來累計跌去了40%以上,其中“股王”茅台直接從高點2608.59元/股跌到了1525.50元/低點,市值蒸發了1.36萬億元,相當於一個招商銀行。

而市場上那些所謂的明星基金經理,很多都是重倉單一賽道,比如去年“抱團”行情中的消費、醫藥“成就”了不少基金經理,公募基金領域最典型的就是“公募一哥”易方達張坤,私募領域最典型的可能就是但斌了。二人共同的“愛好”是白酒,但去年被吹捧得有多神,如今就被罵得有多慘。

最近6個月,張坤旗下的易方達藍籌精選跌了25.56%,在同類664只產品中排在最後一名,另一隻代表作易方達中小盤混合跌了18.70%,排名同樣“墊底”。輿論很快也將這位去年的明星基金經理推上了風口。

在此之前,重倉科技的廣發基金劉格菘、諾安基金蔡嵩松,都是前車之鑑。比如劉格菘,前一年還因為踏準科技行情奪取行業冠軍,第二年就被罵到“不敢出門”,蔡嵩松則因為“教我成長”的諾安成長混合基金被基民調侃謾罵了一年。

在公募基金領域,這種現象被業內稱為“冠軍魔咒”。通俗理解就是,前一年的收益冠軍,接下來一年乃至幾年的業績都會一蹶不振。

類似的魔咒,也在私募基金經理身上上演。畢竟,不論是公募還是私募,都逃不過業績的考驗。

但斌有什麼不一樣

在去年的“抱團”行情中,消費因為疫情中需求的更大確定性和流動性寬鬆受到一致青睞,醫藥也成為疫情中為數不多的景氣賽道,新能源則在年末“後來者”居上,各類“茅台”爭奇鬥豔。

但其中最受關注的還是“真茅台”--“股王”貴州茅台。但斌就是出了名的茅台“鐵粉”,對白酒的“偏愛”也在去年進一步“成就”了他。在私募圈,但斌對茅台的偏愛與私募大佬李馳青睞平安與林園專一醫藥齊名,江湖人稱“但茅台、林醫藥、李平安”。與“無奈”清倉中國平安的李馳不同的是,但斌、林園在去年7月乘着“喝酒吃藥”的東風,管理規模雙雙突破百億。

起底但斌的崛起之路,其在2004年設立了自己的私募機構深圳東方港灣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國內最早成立的私募基金之一,也是中國首批獲得私募基金管理牌照的33家機構之一。在此之前,但斌因為投資股票和國債期貨遭遇四次重大挫折的經歷,以及2001年在全球股災中投資香港股市大獲全勝而聞名資本市場。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但斌開始對外宣稱價值投資,並頻頻公開唱多茅台等白酒龍頭。

私募大佬但斌旗下9成產品年內虧損,“消費永不眠”要被打臉了?

圖源:中國基金業協會截圖

在貴州茅台只有400元左右的時候,但斌就預測到2018年底能漲到600元,股王茅台也一次次應驗了但斌的預言,在2018年年初股價就突破了700元大關,此後勢如破竹。

繼展望2020年“龍頭酒企產能開始連續5年的增長”、“龍頭酒企約30倍PE(TTM)估值雖不再便宜,但亦不貴”等言論之後,但斌又在今年4月貴州茅台股價從一股2600多元回落至2000元時依然表示:“消費永不眠”。

他認為,消費類公司的週期特別長,白酒行業任何一家公司,如果從上市第一天就買入並一直持有,都能賺取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回報,白酒行業是非常好的行業,未來也會表現非常出色。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在東方港灣有公開數據且最新淨值截止日為本月內的227只產品中,年內實現正收益的產品數量僅有19只,佔比只有8%左右,其餘有204只基金處於虧損狀態。其中多隻基金年內跌幅超過20%甚至30%。

私募大佬但斌旗下9成產品年內虧損,“消費永不眠”要被打臉了?

圖源:私募排排網 圖源:私募排排網

而有媒體在報道中透露,今年上半年,東方港灣某私募產品重點持有了貴州茅台、五糧液等龍頭白酒股,以及比亞迪、愛美客等高人氣個股,而截至8月20日收盤,除比亞迪、愛美客外,其餘個股在年內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這讓公開喊話看多白酒龍頭多年的“價值投資者”略顯尷尬--私募大佬難道也經不起考驗?產品淨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集中的大漲大跌?

“失意”的底層邏輯

作為高淨值人羣選擇的理財方式,私募產品動輒百萬起投,管理人員也承擔着更大的責任。早在但斌之前,就有匯安基金、嘉實基金等公募機構或基金經理因為高位建倉、產品淨值回撤較大等公開道歉,但也有私募百億私募希瓦資產董事長、投資總監梁宏公開怒對投資者,基金經理與投資人的關係一時引起熱議。

有業內人士曾向AI財經社表示,鑑於私募基金經理與投資人是委託與被委託的關係,不同於公募基金經理的間接委託模式(投資人的被委託人是基金公司),私募基金經理可能更需要與投資人做好溝通。

但對於投資人來説,大部分人比較一致的態度是:道歉本身並沒有用,我們只要業績。

而所謂的“冠軍魔咒”,背後原因其實並不複雜--一位基金經理重倉單一賽道更容易短期取勝,但之後的板塊輪動與估值回調也難以避免,泡沫遲早要破。

這其中關係到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抱團”。對此,業內看法褒貶不一,多位基金從業人員對AI財經社表示,基金經理本不應該侷限於一個賽道,但“內卷”讓大家不敢輕易改變“標籤”,寧願“一條道走到黑”,這本身有悖為投資者賺錢的宗旨。

另有基金業內人士向AI財經社表示,追逐年度業績相對排名的基金經理會更有動力走向“抱團”,並在下跌時爭先出逃,以保證相對業績領先,對普通的股民與基民很不友好。

如今,不少私募基金經理也因為旗下產品集中虧損面臨類似的質疑,而但斌因為“個性鮮明”輿論壓力顯然更大。

在中國基金業協會官網,但斌的東方港灣旗下共有223只在管產品,同期林園的深圳市林園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在管產品有254只,平均下來每隻產品規模都很小。相比之下,國內千億私募巨頭高毅資產的管理規模為2600億元左右,在管產品數量是837只。

“旗下產品眾多,而且大部分規模又很小的話,往往會有相互抬轎的嫌疑。”一位金融圈人士表示,這種現象在私募圈與公募圈都普遍存在,即用多數小規模產品為少數的“明星產品”“抬轎”。

該人士指出,這也是如今“高位崩塌”的重要原因。“自己吹起來的泡沫,最後還是自己擔着,當時高位做大規模的機構不在少數。”對於這種內外部抱團的模式,不少人都有此見解。

但如今消費領域的底層邏輯正在發生變化。在最近的國資委黨委擴大會議上,工業母機、高端芯片、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關鍵核心技術領域被重點強調,而最近網傳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競爭局約談酒企的消息讓業內很不淡定,很多投資人士認為市場正在轉向,未來在降低民生成本方面還會有更多類似醫藥“集採”的措施出台,而流動性收緊也將讓消費賽道繼續“失寵”。

8月21日早上,但斌在雪球上曬了一張美股反彈的圖片,並表示:“看到美股的情況,能投美股的基金美股部分的上漲抵消了A股的下跌還有盈餘!A股持倉是天天被捶打!”有網友調侃評論道:建議您看看《時間的玫瑰》,克服一下浮躁的心態。

本文由《財經天下》週刊旗下賬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435 字。

轉載請註明: 私募大佬但斌旗下9成產品年內虧損,“消費永不眠”要被打臉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