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美聯儲加息的意料之外與情理之中

由 欽慶敏 發佈於 財經

兩週之前,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還表示,美聯儲可能不僅會加快加息步伐,終端利率也可能高於此前預期。但奈何形勢比人強,銀行業危機讓美聯儲的加息進程打上問號。儘管銀行業和市場對於停止加息的呼聲高漲,但美聯儲依然我行我素。北京時間3月23日凌晨2點,美聯儲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宣佈,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25個基點到4.75%至5%之間。對於銀行業衝擊,FOMC稱,這些“個案”影響的程度尚不確定,當前仍然高度關注通脹風險。

“強烈共識下”加息25基點

抗通脹還是防風險?自銀行業危機後,美聯儲就需要在這兩者之間做出選擇。這兩個目標似乎存在衝突:對抗通脹需要更高的利率,但是加息對銀行帶來了流動性風險。

從22日落幕的美聯儲貨幣政策會議結果來看,抗通脹依然是他們眼下調節貨幣政策的主要考量因素之一。今年2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增長6%,是2021年9月以來的最小同比漲幅,但仍處於高位。

鮑威爾表示,通脹仍然過高,而且勞動力市場仍然非常緊張。“我們仍然堅定地致力於將通脹率回落至2%的目標。穩定物價是美聯儲的責任。”

銀行業持續動盪之下,美聯儲為何沒有停下加息步伐?康楷數據科技首席經濟學家楊敬昊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本次加息25基點屬於市場預料之內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鮑威爾在發佈會上提到的美聯儲的加息決策最終依然取決於2023年3月上旬公佈的美國通脹數據、就業數據,這兩個數據實際錄得情況均符合美聯儲加息的貨幣政策要求。

“具體而言,美國3月上旬的通脹數據延續下行勢頭且在預期之內,新增就業雖然超過預期值,但失業率3.4%以超過市場0.2%的預期回升至3.6%,4.6%的時薪增速也低於市場預期的4.7%。因此,美聯儲本次的加息從經濟數據的角度來看是預期之內。”楊敬昊説道。

另一方面,也有美國中小銀行的流動性危機影響。楊敬昊指出,聯儲加息會通過聯邦基金利率整體抬升美國銀行間的拆借利率,但由於硅谷銀行為代表的美國中小銀行出現流動性危機造成破產的意外情況,美聯儲也不得不考慮放緩加息,至少不能按照此前50基點的市場預期水平加息。

薩摩耶雲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則直言,本月加息25個基點是遵循了美聯儲之前確定的貨幣政策路徑,之前一些投行預測美聯儲可能加息50基點,或者不加息甚至降息的説法,都只是無端猜測,增加了噪聲交易機會。

不過,美聯儲不是沒有考慮過停止加息。鮑威爾稱,銀行業動盪促使美聯儲委員會“考慮”暫停加息,但其成員最終決定在“非常強烈的共識(verystrong consensus)”下加息25個基點。

即便是在硅谷銀行、簽名銀行等銀行接連“爆雷”後,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都依然堅稱美國銀行體系“仍整體保持穩健”。在鮑威爾看來,硅谷銀行不過是“美國強大金融體系中的異類”。甚至,還起到了信貸收緊的作用,這麼一來反而可以幫美聯儲更好降低通脹的作用。

與美聯儲類似,在此幾天前,面對瑞士第二大銀行瑞信的流動性危機風波,歐央行也選擇了加息,在當地時間3月16日宣佈將歐元區三大關鍵利率均上調50個基點。

暗示加息週期接近尾聲

這是美聯儲連續第九次加息,也是2007年10月以來最高利率水平。早在去年美聯儲連續多輪大幅加息時,就有不少美國經濟學家指出,激進加息將給美國和世界經濟帶來嚴重後果。而近期多家銀行接連關閉後,很多經濟學家認為美聯儲加息難辭其咎,呼籲停止加息,避免形勢進一步惡化。

一家證券公司主管勒杜對此評價,就像是有人在擁擠的劇院裏大喊“着火了”,然後美聯儲就介入了,用一個巨大的擴音器説“這個劇院沒有火災”。

鄭磊表示,美聯儲不斷連續加息造成了美國和全球金融體系不穩定,這是美聯儲試圖在抑制通脹和防範金融危機之間尋找平衡的必然結果,美聯儲希望在夾縫中實現經濟軟着陸。“就像駕駛飛機穿越雷雨雲層,隨着加息推進,外部環境明顯惡化,這架飛機也出現了零件鬆動,繼續拉高很可能在空中解體,如果放棄努力,同樣會是災難性後果。美聯儲不得不微調其政策,加強對國內金融體系穩定,警惕國際金融體系的變化。”

這一次,美聯儲態度也有所變化,在聲明中刪除了“持續加息是合適的”這一表述,改為“一些額外的政策緊縮可能是適當的”。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鍾正生分析認為,這顯示出美聯儲對未來加息態度有所軟化,暗示本輪加息週期接近尾聲。

鄭磊也表示,美聯儲壓制通脹的更直接手段是加快縮表,收緊國內美元流動性,美聯儲在對國內金融體系穩定性評估之後,可能停止加息,改用影響範圍更小的有效方法。

不過,停止加息可能不會來得那麼快。楊敬昊分析道,本月的SEP點陣圖美聯儲給出的2023年年底聯邦基金利率區間為5%-5.25%,在一定程度上是低於此前市場預期的5.5%-5.75%。由於本次加息,利率區間已經提升至4.75%-5%,也許未來美聯儲會視經濟數據而定,再進行一次25基點的加息操作。但市場期待的降息週期最快也要到2024年一季度才會進行,這也符合鮑威爾在國會上的“Higher for Longer”的久期表述。

金融動盪或加劇

在聲明中,美聯儲強調美國的銀行體系仍健全且有彈性。鮑威爾也表示,兩家銀行關閉後,美聯儲出台了新的銀行定期融資計劃,加之美聯儲常設的貼現窗口,能有效滿足一些銀行面臨的融資需求,保證充足的流動性。

但美國財政部長耶倫日前承認,美聯儲持續加息是導致銀行接連關閉的主因。在高利率環境下,這些銀行所持債券等金融產品價值急速縮水。

耶倫認為,當前“危機”已引發銀行業傳染性擠兑,可能對美國銀行體系和經濟產生重大影響。她説,聯邦政府有必要“重新審視現行銀行監管制度並考慮其是否適合銀行業眼下面臨的風險”。

面對流動性緊張壓力,美國銀行業向美聯儲借款額創歷史新高。美聯儲數據顯示,截至15日的一週,銀行從美聯儲借款總額達1528.5億美元,遠高於前一週的45.8億美元和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1110億美元的單週峯值。同時,自美聯儲12日宣佈新的銀行定期融資計劃後,符合條件的儲蓄機構3天內通過該計劃貸款高達約119億美元。

此外,在經濟預期方面,美聯儲下調美國2023年GDP增長預期至0.4%;進一步上調美國今年通脹預期,預計2023年PCE通脹預期為3.3%;預計今年失業率為4.5%,略低於去年12月預期的4.6%。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認為,美聯儲既要考慮持續大幅加息後銀行業流動性下降和風險繼續上升的問題,又要考慮貨幣政策目標中的加息效果尚未達成的問題,而降低加息幅度正是在兩難決策困境中的一個嘗試與妥協,經過效果觀察後再決定是否繼續加息,如果力度不夠的話,再加快小幅加息的頻率即可,這樣可以避免一次性加息幅度過大給市場信心和市場情緒帶來的過大沖擊。

楊敬昊則表示,以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傳導框架而言,美國的金融系統“應當”是不缺乏流動性的,畢竟在硅谷銀行爆雷的時刻,代表超額流動性的美聯儲隔夜逆回購(ORR)規模還在21000億美元左右,但總量超額掩蓋了美國目前銀行體系的結構性流動性問題,這也是最近美聯儲通過貼現窗口政策工具為中小銀行注入流動性而造成實質性擴表的原因,值得關注的是美聯儲在90天的貼現窗口工具到期後是否續作以及轉用更長久期的流動性工具。

北京商報記者 方彬楠 趙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