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微企業貢獻了80%的就業、60%的GDP和50%的税收,如何更好服務中小微企業,對於經濟穩增長具有重要意義。據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介紹,根據涉外收付款最新統計,2021年涉外收付規模小於100萬美元的企業大概有65萬家,佔發生跨境收付款企業的70%。外匯局堅持深入推進外匯管理領域“放管服”改革,實施惠及企業的政策,有效服務中小微企業。
據介紹,針對中小微企業數量多、交易規模小等特點,外匯局開展工作時突出了精準施策原則,以中小微企業為服務重點,引導企業更好應對匯率風險,具體措施包括:一是通過新媒體或線下開展培訓、宣傳,多渠道普及匯率風險中性理念,指導企業有效運用外匯市場產品管理好匯率風險,更加穩健經營。二是優化考核評價和激勵導向,通過考核評比引入激勵機制。三是和商務部門加強溝通協調,通過增加授信支持、專項擔保等方式幫扶中小微企業在外匯套保時降低套保授信和保證金成本。四是鼓勵金融機構提供低成本的匯率避險服務。對銀行為中小微企業所做的外匯衍生產品服務,指導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減半收取交易手續費等。
“2021年全年外匯套保率上升4.6個百分點,更多中小微企業參與到套保中,首辦企業明顯增加。”王春英説,外匯局自2019年牽頭建設了跨境金融服務平台,近年來已逐漸建立起政府部門、銀行、保險公司和企業之間的信息共享以及端到端的核驗機制,助力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我們陸續推出了5個融資類場景和兩個外匯業務便利化場景。這些場景在2021年末累計完成跨境貿易融資超過1200億美元,便利化辦理外匯業務5600億美元,很多中小外貿企業從中受益,有效降低了企業財務成本和銀行風險控制成本,增強了銀行融資辦理意願,融資效率顯著提高。”王春英介紹。
在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方面,外匯局還進一步擴大了外債便利化試點範圍,繼續支持符合條件的中小微高新企業在額度內自主借用外債來降低綜合融資成本。
進一步便利中小微企業貿易新業態發展也是服務重點之一。從事跨境電商和市場採購等貿易新業態的市場主體以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户為主,小額、高頻業務非常多。王春英表示,2021年外匯局支持支付機構、銀行發揮跨境結算優勢,辦理貿易新業態外匯結算近18億筆,金額合計348億美元,70%以上市場採購貿易收結匯都可在線上自助辦理。2022年,外匯局將繼續全方位支持中小微企業匯率避險管理,通過政府、銀行、第三方機構“幾家抬”的方式,降低企業避險成本,吸引更多企業使用衍生產品,同時,進一步推動中小微企業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經濟日報記者 姚 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