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2B產品經理,如何快速準確瞭解企業業務?

由 司徒元基 發佈於 財經

前面一篇文章《2B產品的用户體驗,都值得重做一遍》,我們聊了2B產品設計的問題。今天我們繼續來聊聊2B產品設計的第一個環節:如何快速、準確地瞭解一家企業的業務。以下內容按由表及裏、由淺入深的步奏,帶你層層遞進地研究一家企業的業務。

打開一家企業的官網,基本都有典型的頂部導航,如:首頁、產品、客户、關於我們…等

這裏是瞭解一家企業概貌的快速通道。

關於我們:一家有較成熟的企業文化的企業,都會在這裏闡述企業願景、使命、價值觀。看到這3個,會不會熟悉地想起我們之前介紹過的商業畫布?如果把一家企業的商業模式的架構比喻成一座房子,願景、使命、價值觀就是屋頂(頂層設計)。我們可以看到這家企業想向外界傳達的企業定位是什麼?

產品:這裏我們直接用產品(包括服務、解決方案等)代替這家企業對外提供的客户價值。正如俞軍所説:企業以產品為媒介,與用户進行價值交換,達成創造商業價值的目的。通過企業的產品介紹、試用(如產品可在線試用),我們可以快速瞭解其為創造客户價值的能力。

客户:前面的關於我們,企業一般都會闡述其服務的客户對象?通過哪些渠道通路(比如全國有多家分子公司等)?這裏的客户及案例介紹,我們可以瞭解企業的典型客户及客户數量,這可幫助我們判斷一家企業的經營能力。

二、打開企業通訊錄

我之前看了一些介紹如何熟悉一家企業的業務的文章,幾乎都沒提到通過翻看一家企業的通訊錄,去了解企業的人力資源組成。這個特別值得我們拿出來,濃墨重彩地寫一寫。

一家企業的釘釘、企業微信通訊錄,都直觀地提現了其組織架構、每個單元的人數、每個單元的崗位。一家以產品開發為主的企業,那麼設計、開發部門的人數一般會佔更高比例。一家貿易型的企業,則市場、銷售部門的人數佔更高比例。企業在哪裏投入重兵,一般哪裏就是其核心戰場。

繼續看看組織架構的各個單元組成,一家發展較成熟的企業,從其組織架構來看,業務部門、職能部門都相對更完善、齊全。而任何一款2B產品的最終用户都是企業的某個部門或某幾個部門。認真分析企業的組織架構,可以為後續的需求調研,找準調研對象。

三、看看企業文化牆/規章制度

很多傳統企業,都習慣把企業文化標語、規章制度貼在牆上。做過2B產品的同學,一定會意識到B端產品的很多業務規則就在這些規章制度中。最常見的例子:早上9點上班打卡,晚上6點下班打卡就是一條關於考勤的業務規則。

企業把每月員工慶生照片放到文化牆上,這家企業往往就有員工生日提醒、祝福等員工關懷的需求(去看看一款OA產品往往都有這類功能)。

四、深入瞭解業務

任何一款2B產品最終都是要解決企業的某些業務需求/管理需求。我們可以從以下四方面:

1. 抓住業務流程這條主線

你可以通過泳道圖區分每個部門/崗位在每條業務流程中負責什麼?同時也可以讓用户提供崗位職責,通過崗位職責描述,可以判斷泳道圖的分工有無疑問?

回想個我們大多數人以前去行政機構辦證都碰到的情形,人走進機關大樓,到底該找哪個窗口,傻傻分不清。找了錯誤的窗口,常常甩你一句:你到哪邊問問?

你是不是感覺很無助、抓狂?

現在你再到這些行政機構辦事時,一進門往往可以看到迎面有個窗口指引,你按圖索驥,他們一般不會輕易推脱你去找其他人。

上面説的泳道圖可參照下圖

2. 通過現有單據看看用户平時輸入什麼?

單據可以幫助我們快速瞭解用户日常的結構化輸入內容。試想下,我們製作一份表格,一定需要先想清楚:

哪些信息是我們需要記錄的?

哪些維度是需要用來統計、分析的?

哪些數值是需要用來比較、彙總的?

3. 問問用户用到哪些報表?

報表可以理解為用户的最終輸出內容。這個也是2B產品與2C產品的一個主要區別。我們回想下所有用過的2C產品,用户能看到的報表數據非常有限,一方面是單個用户操作數據不多,另一方面是真正的隱形數據都不會展示給用户(比如用户的操作行為記錄)。

而2C產品的大量數據都沉澱到軟件提供商的後台(也可以看成一種2B產品)。因此2C產品的後台同樣會有諸多的報表需求。

以我歷史經驗來看,仔細分析用户的報表,一方面可以看出用户需要看到哪些數據;另一方面可以反向檢查前面的單據輸入環節是不是有缺失的內容(輸出都是來源於輸入),這是個不錯的校驗機會。

4. 讓用户為你演示現有系統(如果有的話)

讓用户打開現有系統,現場演示給你看TA平時是怎麼完成工作的,遇到了什麼問題,有利於2B產品經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優化新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