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低利率環境將長期持續,會如何影響資管機構的資產配置?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提速又會對國內經濟金融發展帶來何種影響?週六的這場論壇,來自監管部門和金融機構的多位業內“大咖”發表了最新看法。
9月26日,由全國財富管理論壇組委會、上海市金融工作局、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政府主辦的全球財富管理論壇上海峯會召開。一行兩會官員在會上就當前金融業對外開放、資管行業轉型發展發表重要看法。
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表示,中國金融領域的開放持續深化,在外商准入負面清單中,金融業的准入負面清單已正式清零。外資機構對中國金融開放的信心不斷增加,對中國金融市場持續看好,外資金融機構加入中國市場的熱情越來越高,與中國金融機構的合作也越來越多。
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
樓繼偉表示,近年來出現的逆全球化潮流有較大不確定性,有的國家在全力推動逆全球化,更多的國家則採取各種措施加以應對,中國的一大應對措施就是進一步開放和加大結構性改革的力度。近年來,我國金融領域開放持續深化,外資金融機構持股比例和投資範圍大幅度放開,合格境外投資者的投資額度限制取消,外資機構參與證券市場的便利性提高,在企業徵信、信用評級、支付清算等領域給予外資機構國民待遇,並積極推動會計、税收和交易制度與國際制度的接軌。
不過,也要看到,中國的金融市場還不夠完善,監管的一致性和透明度都需要提高,股票市場的散户化以及可應用的工具不足,證券市場流動性不夠,一些銀行、保險機構的風險管控能力不足,跨境投資的便利性不足,全社會槓桿率過高。解決這些問題需要一個過程,最近監管明確了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的資本市場發展方針,作為結構性改革措施,這一方針正在落實之中。
今後一段時間財政政策主要任務仍是消化疫情等不利影響
財政部部長助理歐文漢表示,當前和今後一個階段,積極財政政策的主要任務仍然是進一步消化疫情等不利影響,穩住經濟基本盤,為未來經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要幫助企業疏困,也要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要注重政策力度保持一定規模,也要注重提高效率;要注重協調配合,和貨幣政策等宏觀調控政策共同發力。
財政部部長助理歐文漢
歐文漢稱,今年以來,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財政政策是特殊時期的關鍵舉措。今年財政赤字率是自改革開放以來首次超過3%,在保障疫情防控重點支出,對沖財政收入下降,彌補中央和地方收支缺口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今年擴大政府投資規模,1萬億抗疫特別國債目前除按規定扣除留用部分外,資金已全部迅速下達到市縣基層。與此同時,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規模增加到3.75萬億,這是新《預算法》實施以來的最大規模。截至8月底,新增專項債累計發行近2.9萬億元,完成了82%的全年已下達額度,其中,有78%的資金已落實到了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重大項目,形成了拉動經濟的實物工作量。
此外,隨着經濟恢復增長,財政運行逐步向好。歐文漢稱,財政收入方面,在3月份觸底後,二季度以來連續回升,8月份增長5.3%。作為財政收入的主要部分,税收收入降幅進一步收窄。原因在於,雖然減税政策導致減收,但由於起到了助力企業紓困發展、涵養税源的作用,隨着經濟的穩步恢復,税基進一步擴大。從税種看,8月份國內增值税、國內消費税、進口環節税收、企業所得税和個人所得税等主體税種增速已全面轉正;從行業看,主要行業的税收增幅與上半年相比均出現了回升。
“近幾個月財政經濟實現企穩回升,主要指標保持穩定恢復的態勢,表明我國經濟擁有強大韌性。“歐文漢稱,當前及今後一個階段,積極財政政策的主要任務仍然是,進一步消化疫情等不利影響,穩住經濟的基本盤,為未來發展奠定基礎。既要注重政策力度、保持一定規模,又要注重提高效率、用改革的辦法創新實施方式;既要注重主動作為、發揮自身優勢,又要注重協調配合、與貨幣政策等其他宏觀調控政策共同發力;既要有效對沖疫情影響,又要確保自身的可持續。
曹宇透露銀保監會多項政策制定新進展
銀保監會副主席曹宇在會上表示,資管業務已成為金融業重要補充,上半年末,金融機構資管產品餘額82.9萬億,佔金融機構總資產的四分之一。銀行業保險業資管業務轉型發展初見呈現,資管業務總量保持平穩,結構持續優化,沒有出現大起大落現象。
銀保監會副主席曹宇
截至今年二季度末,銀行業保險業資管產品餘額45.6萬億元,比年初增1.6%,佔資管市場總規模55%。其中,銀行理財餘額24.5萬億元,資金信託規模17.7萬億元,保險資管產品餘額3.4萬億。銀行保險機構資管產品直接配置到實體經濟的資產餘額34萬億元,相當於社會融資最規模的13%左右。
不過,儘管我國資管行業發展取得顯著成績,但曹宇也認為,當前銀行業保險業的資管業務在經營理念、管理體制、能力建設等方面處於轉型階段,一些機構的傳統經營慣性思維還比較重,對外交流有限,適合資管業務的管理機制和投研能力有待提升。這些發展中出現的問題,需要從業機構更加積極主動地做好專業化、特色化、國際化建設。
曹宇表示,鼓勵銀行業保險業資管機構堅定走好特色化發展路徑。從整個金融業來看,不同資管機構在管理體制、經營理念、激勵約束機制、投資運作和人才儲備等方面各具優勢和專長,既有細化分工合作,又有相互競爭促進。從銀行業保險業來看,各家資管機構更需要基於自身資源稟賦、客羣特徵、專業側重等要素,積極探索市場定位和戰略方向,不一味謀求大而全,還要發展中而專、小而美。
值得注意的是,曹宇透露了近期銀保監會正在制定的相關政策規定。例如,在銀行理財方面,正在制定銷售管理規則和流動性管理規則。在保險資管方面,正在抓緊修訂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管理暫行辦法,取消境內保險公司合計持股不低於75%的規定,鼓勵外資發起和參與設立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在信託業務方面,正在起草資金信託管理暫行辦法等規則。
曹宇強調,銀保監會將嚴格堅守資管業務監管底線,保持政策定力,以資管新規所確定的監管要求為準繩,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決不允許金融機構以資管業務之名重新走回資金池、資產池業務的老路。提升專業化、統一化、標準化的監管能力。將是否有利於支持實體經濟,是否有利於防範金融風險,是否有利於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這三個有利於作為衡量標準,堅決打擊偏離實體經濟需求,追求短期效益、信息披露不透明、規避金融監管等等偽創新、亂創新行為。
此外,曹宇還重點提及發展養老第三支柱的緊迫性。他表示,當前我國養老保險體系發展不夠平衡,養老第三支柱比例偏低,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發展不充分,現階段加快發展第三支柱十分緊迫。但同時,市場現有各類金融工具短期化,不具備養老保障功能,距離人民需求還有較大差距。
“從國際上來看,第三支柱是擴大養老金規模,增強靈活性的重要一環。大力發展商業養老金融對於培育機構投資者,增強長期投資、價值投資,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也具有重大現實意義。”曹宇稱,我們將進一步推動養老金融加快發展,緊密圍繞養老金融長期性、安全性、收益性本質特徵,充分調動金融機構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增強政府部門協作,推動第三支柱有序健康發展。
我國金融市場發展仍面臨三大挑戰
國家外匯局副局長陸磊在會上表示,為了更好支持實體經濟,拓展投融資渠道,在股權直接投資層面,國家外匯局正在研究修訂QFLP和QDLP規則,大力發展私募股權投資的國際化路徑,逐漸形成全球投資基金髮展和管理的新模式。
陸磊表示,改革和開放要時間窗口,從當前的條件來看,全球“寬貨幣、低利率”為我國提供以人民幣為基礎的金融市場發展優勢,主要經濟體維持零利率或者是負利率,中國和主要的發達經濟體維持了較高的息差,決定了近期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和改革紅利對全球資本形成了強大的吸引力。
國家外匯局副局長陸磊
陸磊表示,金融市場雙向開放是中國作為一個大型經濟體融入全球化進程的必然路徑。但對標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我國金融市場發展還面臨一些挑戰:
一個是市場主體發育程度不夠成熟,現有市場主體的創新能力,風險管理的能力,海外的業務的能力有待提高,不少方面要交流互建加以提升。
二是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有待完善,歷史上,支付清算系統的提高,有利的提升了一個國家主權貨幣的國際化進程;在發達市場上,完善的信用評級體系功不可沒,有效緩解了制約跨境投資的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為全球資金投資提供了標尺;登記系統存在進一步便利化,高效化的改進空間。
三是開放的順序和前置條件,目前在理論界可能存在的爭議就是,金融市場的開放時機是否成熟,開放是否對貨幣政策自主權和匯率穩定構成衝擊。
“我個人對金融史的研究發現,在實行固定匯率的中國香港地區和19世紀與黃金掛鈎的英國,實現了金融市場的高水平開放,即金融制度和金融產品的優先論。金融市場有韌性,才可以構成大規模的交易,這個才是匯率的決定機制,人民幣匯率在這個過程當中的彈性也是勢必會進一步加強。“陸磊稱。
面對以上挑戰,陸磊表示,面向全球高水平的金融市場開放是統籌推進改革和防風險的關鍵。因此,要注意以下幾方面問題:
一是要擴大金融業的對外開放,順應市場主體的需求,以更高水平的開放打破封鎖和圍堵的風險,積極融入和擁抱世界金融的體系。
二要建設以人民幣金融資產為核心資產的國際金融中心,推動離岸和在岸市場的規則與國際接軌,促進中國和全球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培育全球交易市場。
“人民幣國際化進入了離岸和在岸市場互動的關鍵期,人民幣在官方和非官方儲備中的份額,往往取決於在岸市場的開放度。”陸磊稱,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70多個央行或貨幣當局將人民幣納入了外匯儲備,離岸人民幣外匯全球日均交易量從2016年2020億美元增到2019年2840億美元,佔全球外匯市場的份額從4%到4.3%,在新興市場貨幣排名是第一位。
三是要穩步審慎推進利率和匯率的市場化改革,完善貨幣調控體系,培育市場基準的利率和收益率曲線,逐步形成市場化利率調控體系,增強匯率彈性,發揮匯率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的自動穩定器作用,用改革的辦法疏導貨幣政策傳導。
四要建立與更高水平開放相適應的金融監管體系,完善跨境資金流動的宏觀審慎和微觀合規兩位一體的管理框架,保持微觀政策的跨週期的穩定性、一致性,可預期性。
中國資本市場已成最具吸引力市場
證監會機構部主任邱勇表示,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領域,對於完善金融市場生態,提升行業水平應對當前全球風險挑戰具有重要的意義。今年以來,中國資本市場的開放,並未受阻於疫情的影響,反而因為應對當前疫情引發的各種危機,開放的力度不斷擴大,開放的水平不斷提升。今年1—7月,QFII/RQFII累計流入規模達到近六年來最高值。
證監會機構部主任邱勇
邱勇表示,去年以來,證監會堅持市場化、法治化方向,學習借鑑國際最佳實踐,加強頂層設計,推動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發行定價、交易結算、實行監管等關鍵環節的制度日益與國際接軌,這為我們推動資本市場從管道型開放向制度型開放轉型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邱勇稱,在全球流動性過剩,主要經濟體普遍處於低利率甚至負利率的背景下,中國資本市場已經成為最具吸引力的市場,而且在國內外環境深刻變化的背景下,中國的這一輪金融對外開放更具深度、廣度和力度,姿態更加堅定。
加拿大養老基金投資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馬勤也表示,疫情讓我們相信一些長期趨勢,如在做投資時要更加多樣化,要配置不同資產、在不同區域投資。馬勤還表示,加拿大養老基金投資公司將繼續在中國進行投資,中國仍是其長期看好的投資市場,並相信中國持續的改革開放對於未來非常關鍵,而且能夠戰勝在地緣政治方面的不確定性,以及對供應鏈的長期影響。
疫情推動長期投資機會湧現 長期投資者可採取逆向投資
中投公司總經理居偉民在會上表示,每次危機都會誕生一些新的商業模式和發展領域,疫情推動了具有長期性的投資機會的湧現。作為長期投資者,可以發揮對短期市場波動風險承擔能力強的優勢,採取逆向投資,積極把握市場價格錯位和流動性擠壓帶來的投資機會。
中投公司總經理居偉民
作為主權財富基金,中投公司自創立以來就聚焦長期投資。居偉民表示,長期投資者要保持定力,提前佈局一些結構性、長期性、前瞻性的投資機會。在他看來,疫情催生了一下幾個領域的長期性巨大投資潛力:
一是線下轉線上加快,近幾年電子商務得到了較快發展,疫情成為催化劑,網絡購物、居住辦公、在線教育、遠程問診在加快改變消費者的消費習慣。
二是智能化生產優勢明顯。疫情中勞動密集型產業瘦身最為嚴重,復工復產更慢,而自動化的生產線基本沒有停工,影響相對可控。工業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減少人工依賴的步伐正在加快。
三是先進基礎設施需求激增。無論是線上服務還是大數據、人工智能發展,都離不開新興基礎設施,新興產業對於5G網絡、雲計算、數據中心等需求激增,帶動了半導體、電子元器件、新材料、新能源等產業上游的發展。
四是醫療科技受到了高度重視。抗擊疫情最終還是要依靠科技,對於病毒溯源、傳播、監測、疫苗研發都需要醫療水平的跟進和提升,這次疫情將促進各國重新檢視並推動完善醫療健康體系,醫療健康行業有可能迎來新的發展拐點。
五是環境、社會治理等ESG領域的相關投資機會正在興起。總體來看,高ESG評分的企業風控能力更強,展現出了更強的抗週期和抵禦風險的能力,享有比較高的估值議價。
萬水千山總是情,點個 “在看” 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