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2020快結束了,説實話今年收成真心不錯。我們在之前推過的軍工、新能源產業鏈、港股互聯網都嗨得飛起。
但低估值金融和港股寬基就沒這麼好了。全年來看,恆生國企指數還是負的。
站在現在這個時點,如果忘記2020年的股市,從0開始去配置權益市場,是個什麼感覺呢?
説實話,除去金融地產等週期行業,其他估值真不能説便宜。上圖:
PE分位上看,必選消費、醫藥、科技可真都是不便宜。舉個例子,在白酒的帶領下,食品飲料板塊的估值基本在歷史非常非常高的位置,比90%的時候都貴。
一些順週期行業,比如汽車、家電、工程機械行業也都漲了一陣兒了。但是反觀銀行保險地產這“三傻”,雖然9月底以來有過一點兒階段性的表現,這兩週又基本上被打回了原形。
現在該怎麼做?明年經濟復甦是板上釘釘的事兒,如果今年冬天的疫情沒有反覆,金融地產等低估值板塊是非常值得配置的板塊。而金融地產中呢,更加看好優質的保險和銀行。
最核心的邏輯還是疫情的影響,為抵禦疫情在貨幣和財政上的寬鬆措施,使得利率下行,銀行保險的淨息差/利差損受到負面影響。同時,銀行在上半年疫情下要求向企業讓利,中報中業績下滑明顯。
保險和地產還同時受到外出的限制,保險代理人沒法出去賣保險了;想買房的人沒法線下去看房了。隨着經濟的不斷修復,利率中樞繼續緩步抬升,大家外出不再受到限制,保險和地產板塊的業績修復也會體現在明年的報表當中。
保險自不必説了,而什麼樣的人應該買保險呢?簡單來説就是上有老、下有小、還身背房貸的人。這類人會有非常迫切的意願,在自己“倒下”前變成一堆人民幣。
來自友邦保險的報告顯示,人均國民GDP在10000-15000美金時,是保險的密度和深度上升最快的階段。而35-55歲這個年齡段的消費者貢獻了我國絕大部分的保險購買。
現在中國的人均GDP剛剛突破10000美金,平均年齡在37歲左右,加上過去的十多年力不斷上漲的房價,無論是對保險的購買能力還是購買意願,都處在不斷上升的階段,可以説穩步增長的確定性比較強。
銀行比之於保險長期的成長性稍差,但是估值被殺得更加充分。市場對銀行讓利的擔憂都充分反應在了今年的中報當中,銀行的逾期/不良和撥備覆蓋率都達到了一個非常保守的程度。展望明年,如果後續沒有監管的指導,預計銀行明年差不了。
低估值的金融地產,可以説是現在為數不多的“價值窪地”,同時優質的銀行保險公司是有能力做到長期穩定的業績增長的,在現階段這個估值低位,可以通過買優質個股或者基金的方式進行配置。
筆者認為金融地產板塊,一是比較適合藉助個股或者ETF進場的行業,保險股在A股只有五家上市公司,銀行有40多家,閉眼買兩個龍頭其實就是個不錯的策略。
而借道主動基金則是一個分散個股風險的同時,再去追求一些超額收益的方式。
其中工銀瑞信金融地產規模最大,因為成立時間更早、趕上一輪大金融牛市;嘉實金融精選最為純粹,A+H兩地的倉位90%都投資在金融地產板塊,並且嘉實金融地產是幾隻基金中唯一一隻可以投資港股的主動基金,港股的金融地產估值更低,股息率更吸引人,如果估值迴歸的話力度會更大。
被動指數基金方面,列舉了一些管理費比較低的非銀基金,管理費+託管費只要0.6%。
通過規模可以看到,押寶券商的投資者可真不少,國泰和華寶的兩隻證券ETF規模合計超過500億。
銀行的選擇也不少,天弘和華寶兩家規模最大,鵬華中證銀行ETF的費率最低,直接殺到了0.3%的管理費。
展望明年,404君認為是“守城”的一年,但依舊謹慎樂觀。
謹慎是因為A股已經連漲兩年,總感覺再來一年大牛市普漲不太現實。
樂觀的原因則是在於,當前還沒有過度狂熱,當大家都非常謹慎的時候,往往出現大熊市的概率很低。而明年經濟反彈是必然現象,隨着疫苗的普及,國外經濟也會逐漸爬坑,完全轉為防守思路也不太對。
總之,和標題一樣,隨着經濟復甦,無論如何性價比上看,明年先適當配點兒金融地產順週期迎接一季度。
(本期當值FFound404童鞋,編輯金寶本寶)
免責聲明:本文及本號任何文章的觀點,皆為交流探討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