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聯商務要上市,匯付天下要退場,強監管之下支付還算好生意嗎?
文|AI財經社 張夢依
編輯|孫明
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星夜趕考場。
2020年步入尾聲之際,支付領域卻風聲不斷。在香港上市的“支付第一股”匯付天下宣佈私有化退市,而在內地,銀聯商務和連連數字先後宣佈將在科創板上市。
但這兩位身處資本市場圍城之外的看客或許已經感受到,提前一步登陸國內資本市場的同行拉卡拉,並不被投資者看好。今年的第一個交易日,拉卡拉收盤價是39.45元,而截至12月24日,其收盤價是28.28元,下跌了28%。
支付行業的強監管趨勢已經明朗,從近期央行頻頻開出的罰單就可見端倪。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支付還會是一門好生意嗎?
匯付天下私有化退市
12月23日,“支付第一股”匯付天下發布公告稱,接獲董事溢價私有化建議,將在香港聯交所撤回上市地位。
公告顯示,匯付天下及要約人Purity Investment Limited聯合公佈,於2020年12月22日,要約人要求董事會,就根據公司法第86條透過計劃安排將公司除牌,向計劃股東提呈一項建議。建議完成後,公司將成為要約人的全資附屬公司及股份將在聯交所撤回上市地位。
所謂私有化是資本市場一種特殊的併購操作,其目標是令上市公司除牌,由公眾公司變為私人公司。通俗來講就是大股東要小股東手裏的股份全部買回來,擴大已有份額,最終退市。
資料顯示,匯付天下成立於2006年6月,2011年獲中國人民銀行頒發《支付業務許可證》,成為首批獲得牌照的支付公司,2018年6月15日在港交所掛牌上市。
雖然頭頂“支付第一股”的光環,但匯付天下的股價和流動性長期偏低,致使其市盈率和估值處於低位。數據顯示,匯付天下每股發行價7.5港元,上市當日即遭遇破發,當天收盤價為6.62港元,跌幅達11.73%。而截至私有化公告發布前最後一個交易日,匯付天下收盤價僅為2.76港元。不僅如此,最近三個月,匯付天下的日交易僅佔總股份的約0.11%,流動性嚴重不足。
今年上半年以來,匯付天下的業績難掩頹勢。財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匯付天下實現營業收入17.10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9%;經調整淨利潤8464萬元,比去年同期減少45%;毛利率3.5億元,同比減少26%;支付交易量9796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約7%。匯付天下稱,支付交易量的下降,是受疫情對行業解決方案及綜合商户收單產生的不利影響。
匯付天下的業績下降與經濟形勢密切相關。眾所周知,支付行業和支付場景,與社會消費水平呈正相關關係,受疫情影響及影響,線下消費品零售總額持續回落,支付行業的盈利水平也直線下滑。
根據艾瑞諮詢數據,2020年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中國第三方互聯網支付交易規模分別為5.3萬億元、5.4萬億元、5.5萬億元,而2019年這一數值均保持在6萬億元以上。
中國最大的線下收單機構銀聯商務的業績也驗證了這種趨勢。今年上半年銀聯商務實現營業收入29.73億元,實現淨利潤1.8億元,扣出非經常損益後的淨利潤僅為0.89億元,不足去年全年扣非淨利潤的三成。
與慘淡退市的匯付天下相比,A股支付第一股拉卡拉的業績卻表現亮眼,可謂冰火兩重天。財報顯示,前三季度拉卡拉實現營業總收入41.7億,同比增長12.9%;實現歸母淨利潤7.4億,同比增長19.3%。
拉開拉的逆市增長與其專注於B端小微終端的市場策略有關。銀河證券研報顯示,拉開拉於今年 3 月啓動新一輪市場擴張計劃, 加速新型小微收單終端投放, 截至 6 月末累計新增投放終端數量 700 萬台,約佔行業新增同類終端數量的 30%,進一步提升公司支付市場佔有率。
但即使業績亮麗,拉卡拉在資本市場並未受到追捧,不僅股價在今年下跌28%,市盈率也僅為24倍上下徘徊。
支付行業內卷加速
事實上,中國支付行業已成為互聯網巨頭的天下,除了少數吃到肉的頭部機構,絕大多數中小支付機構仍在生死邊緣徘徊。
據艾瑞諮詢披露的中國第三方支付行業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第二季度,支付寶和財付通分別佔據市場份額的55.6%和38.8%,其餘中小支付機構的僅佔據3.1%的市場。C端市場雙寡頭格局已經形成,中小支付企業只得尋求在B端市場突圍或精耕細分市場。
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表示,宏觀方面,第三方支付行業競爭激烈,出現“內卷”,逐步成為巨頭競逐的賽場,巨頭將支付作為底層設施嵌入各種場景,繼而搭建生態圈,擁有強大的閉環能力;另一方面,中小機構不斷被洗牌出局,預計未來第三方支付行業未來的競爭仍會不斷加劇。
今年以來,實力較強的支付機構加快了登陸資本市場的步伐,以期備足資金彈藥。12月15日,據證監會上海監管局披露,銀聯商務股份有限公司已經完成科創板上市輔導工作,不久,浙江證監局網站披露了跨境支付巨頭連連數字的輔導備案公示文件,該公司即將公開發行A股股票並在科創板塊上市。與此同時,寶付母公司漫道金服、易寶支付、富友支付等也在排隊等待上市,預計支付行業頭部玩家將會掀起一場上市潮流。
在行業強規模效應的影響下,部分中小支付機構選擇賣身巨頭,以“好價格”體面退出市場,隨着巨頭佈局金融生態圈的需求日益增長,這類支付機構收購案變得越來越普遍。
今年1月,拼多多通過間接方式獲得上海付費通50.01%的股權;2月27日,重慶聯付通網絡結算科技掛牌轉讓其100%股權,轉讓底價為4億元;到了8月,攜程受讓東方匯融100%股權,成交價為41680萬元。合眾易寶、易聯支付等第三方機構也分別被今日頭條、快手等巨頭陸續收入囊中。
強監管持續升級
支付機構與行業各方勢力廝殺角逐的同時,還不得不面對日益趨嚴的監管環境,無論頭部機構、中小機構亦或爭相入局的巨頭,如今都感到壓力倍增。
據央行披露,截至12月20日,今年共有4張牌照被註銷,分別是江蘇省電子商務服務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御嘉支付有限公司、艾登瑞德有限公司、安徽華夏通支付有限公司。加上前述4張牌照,目前被註銷的牌照已達到38張,支付牌照總數已由歷史最高的271家降至現在的233家。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被註銷的4張支付牌照中,不僅包括預付卡牌照,且還包括業內公認的“香餑餑”互聯網支付牌照。行業人士解釋稱,互聯網巨頭多已持有支付牌照,行業市場基本飽和。市場份額被頭部機構壟斷後,中小支付機構在激烈的競爭之下,面臨極大的生存壓力和經營壓力,不少機構自動選擇退出。此外,監管在嚴控牌照數量的基礎上將加大行業清退力度,如果違反監管規定,或者交易量太小,牌照恐難續展。
強監管不僅體現在監管層對支付牌照的發放和續展上,也表現在第三方支付機構屢破新高的處罰金額上。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1月末,年內第三方支付機構已經收到59張罰單,被罰金額合計3.03億元,是去年罰單總額的2倍左右,刷新歷史最高記錄,其中不乏億萬元甚至千萬元的鉅額罰單。
對於支付行業趨嚴的監管態勢,蘇筱芮表示,從處罰金額、頻次等來看,具有如下特徵:一是處罰頻次增加,伴隨着監管頂層制度的日益完善和監管科技水平的推進,違規機構的“小動作”已難以藏身,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二是金額屢破新高,對於違規情形惡劣、違規次數較多的“累犯”型機構,監管通過重罰表明其根治亂象的決心。
除了加大對從業機構的處罰外,監管部門還進一步約談相關機構,將問責工作已細化到具體負責人和機構。12月18日,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布公告表示,12月11日-17日期間,對7家相關單位負責人進行了約談,約談內容圍繞特約商户入網審核不規範、挪用商户收款碼、轉接或挪用網絡支付接口、資金結算不合規等問題。並提出進一步加強內控合規管理,規範特約商户入網審核,強化交易監測,加大巡檢力度等自律管理要求。
監管釋放的重重信號表明,在經歷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野蠻生長後,支付行業已經步入強監管時代。這一方面增加了新玩家的入門門檻,另一方面也對現有玩家的精細化運營和合規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數字人民幣會是顛覆者嗎?
除了強監管,更讓第三方支付從業者擔憂的是,央行大力推廣的數字人民幣,或將對第三方支付機構形成巨大挑戰。
最近數月以來,在監管的大力支持下,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在各大城市緊鑼密鼓的展開。有觀點認為,一旦數字人民幣正式落地,將顛覆現有的支付行業格局。
數字貨幣即數字化形態的紙鈔,和第三方支付相比,數字貨幣具有兑換免費、無需網絡、匿名支付、無需綁定等得天獨厚的優勢。數字貨幣推廣開後,極有可能令第三方支付機構失去現有的金融服務領先地位。
“第一,由中國人民銀行主導,能規範金融機構和科技公司的行為,確保公眾利益得到保護,避免市場扭曲;第二,央行數字貨幣屬於法定貨幣,在任何場景下都具有法償性,具有第三方支付不能比擬的普遍接受性。”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常務理事會副主席謝平表示。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則認為,“數字貨幣很有可能將對現有的支付手段產生一定的替代作用”。他指出,數字貨幣的普惠性更強一些,它是零成本支付,起碼對老百姓來説是零成本。數字貨幣更安全、更快捷、成本更低,還可以離線支付,所以很有可能會對現有的支付手段產生一定的替代作用。
儘管有不少專家表示,數字人民幣和支付工具並非處於同一維度,和支付機構並不存在競爭關係。不過數字人民幣從誕生之日起,就肩負着打破第三方支付壟斷、規範科技公司、強化央行主導地位的使命。屆時,支付玩家坐次重排、行業打法大變,這一時刻或許不遙遠了。
本文由《財經天下》週刊旗下賬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