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瞭解到,今年以來,亞洲新興市場債券的表現落後於其他的發展中國家債券,但重要轉折點似乎即將到來。亞洲許多地區的通貨膨脹壓力已開始有效緩解,使得利率見頂的預測提前。與此同時,海外投資者的倉位歷來較低,使得外部資金流入具備很大的增加空間,加之投資者對中國到2023年的經濟增長預期開始變得樂觀,亞洲債市開始具備投資吸引力。
2022年下半年,亞洲新興市場債券的回報率落後於全球其他地區
與今年下半年相比,這些積極因素為亞洲債市明年反彈鋪平了道路。當時,亞洲新興市場債券的表現落後於全球債券,因為在當時市場認為,與全球新興市場國家(尤其是拉美國家)相比,亞洲政策制定者加息步伐過於緩慢。
新加坡Maybank Securities Pte固定收益研究主管Winson Phoon表示:“總體而言,在亞洲債券市場經歷了動盪的兩年之後,我認為在2023年將出現為期6到12個月的較光明前景。”
他表示,市場對聯邦基金終端利率和亞洲地區央行放緩收緊步伐有了更清晰的認知,而“亞洲新興市場債券倉位的趨勢可能轉向對債券有利的方向”。
統計平台編制的指數顯示,自7月初以來,亞洲新興市場債券已經讓那些持美元的投資者損失約2.8%。相比之下,歐洲、中東和非洲的新興市場債券則損失約0.4%,拉美地區損失約1.6%。
亞洲多數國家通脹率降温
對亞洲債券市場持樂觀態度的主要原因在於通脹放緩。在該地區的許多最大規模經濟體,即中國、印尼和泰國等國,消費者價格漲幅至少已經連續三個月低於經濟學家普遍預期。
印尼央行行長Perry Warjiyo 在11月17日表示,預計核心通脹率將在明年初見頂。韓國央行在11月24日預測,明年的平均通脹率為3.6%,低於8月份的預測水平。
“印尼和韓國的通脹正在得到有效控制,這兩國的本幣債券也是我們目前在新興亞洲債券中主要的持倉。”倫敦宏觀經濟預測諮詢公司TS Lombard新興市場宏觀策略董事總經理Jon Harrison表示。
市場對通脹率放緩的預期,一定程度上正促使亞洲地區各大央行發出緊縮週期即將結束的信號,表明亞洲的通脹峯值將低於其他新興市場地區。
泰國的政策利率仍低於新冠疫情前的水平,而馬來西亞的政策利率則回到了2020年3月的水平。這兩個國家以及印尼和印度的基準比五年平均水平高出不到0.9個標準差。巴西、墨西哥和捷克等國該指數指數則在2以上,而哥倫比亞、匈牙利和智利的指數在3以上。
與新興市場國家相比,亞洲地區的政策利率水平限制不那麼嚴格
外資有望大量流入亞洲債市
今年海外投資者在亞洲各地減持債券,中國、印尼、馬來西亞和印度都出現了淨流出,因此外國資金也有迴流的空間。
DBS Bank本月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預計2023年印尼將吸引30億至70億美元的債券資金流入。印尼通常被視為亞洲債券市場的風向標。此前,有媒體統計的數據顯示,今年有約96億美元的資金淨流出,是自2010年以來最大額度。
日內瓦GAMA資產管理公司的全球宏觀投資組合經理 Rajeev De Mello表示:"由於收益率較高,印尼市場具有吸引力,在風險更為正面的環境下,印尼債券應受益於投資組合流動性增加。"
推動亞洲債券市場復甦的最後一個催化劑,可能是人們期待已久的中國經濟強勁復甦。瑞銀全球財富管理駐新加坡的亞太區首席投資辦公室主管Min Lan Tan表示,為中國經濟重新開放所做的一些準備工作已經開始,因此她認為“亞洲經濟週期仍然生機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