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31日,港交所推出特專科技公司上市機制,並在《主板上市規則》中新增一個章節第18C章,允許無收入、無盈利的科技公司來港上市,有意根據新章節上市的公司可自3月31日後提交正式申請。
6月30日,港交所迎來首家18C章特專科技公司。黑芝麻智能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掛牌上市。招股書透露,黑芝麻智能作為一家特專科技公司,自成立以來淨利潤均為虧損,並在可預見的未來還會進一步產生虧損。
黑芝麻智能成為首家18C章特專科技公司
招股資料顯示,黑芝麻智能成立於2016年,主營業務方向主要跟汽車智能駕駛有關。作為一家領先的車規級智能汽車計算SoC(系統級芯片)、基於SoC的解決方案供貨商,主要為智能汽車配備關鍵任務能力(包括自動駕駛、智能座艙、先進成像及互聯等)。
黑芝麻智能通過自行研發的IP核、算法和支持軟件驅動的SoC和基於SoC的解決方案,提供全棧式自動駕駛能力以滿足客户的廣泛需求。黑芝麻智能從用於自動駕駛的華山系列高算力SoC開始,最近推出了武當系列跨域SoC,以滿足對智能汽車先進功能的更多樣化及複雜需求。
根據佛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2022年車規級高算力SoC的出貨量計,黑芝麻智能是全球第三大供應商。
公司稱客户資源相對穩定。主要在於隨着自動駕駛系統日趨複雜,汽車OEM(原始設備製造商)傾向策略性地採用及保持使用少數技術平台於不同產品線或品牌的同等自動駕駛等級車型中,避免高昂的轉換成本,令汽車OEM及一級供應商只與選定的頂級自動駕駛SoC供應商建立長遠固定的合作關係,現階段,絕大部分智能汽車的自動化水平不高於L3級,而公司現階段策略性的優先開發及商業化L2至L3級產品。
據悉,黑芝麻智能的客户羣已由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33名增長至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45名,並進一步增長至2022年12月31日的89名,且與30多家汽車OEM及一級供應商合作,如一汽集團、東風集團、江汽集團、合創、億咖通科技、百度、博世、採埃孚及馬瑞利等。
業績方面,2020年至2022年度,營業收入分別為人民幣(下同)5300萬元、6050萬元、1.65億元。招股書稱,隨着SoC大規模量產和解決方案的持續迭代升級,公司具備有利條件抓住廣闊的市場機會以在可見未來實現強勁增長。
不過黑芝麻智能的業績有嚴重依賴前五大客户風險。截至2020年至2022年度,來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分別佔該等期間收入的47.7%、40.7%及43.5%。來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別佔該等期間收入的88.5%、77.7%及75.4%。
因公司還處於研發階段,需要大規模的投入研發。自2020年至2022年度,研發開支分別為2.54億元、5.95億元和7.64億元,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年度虧損分別為7.6億元、23.56億元和27.53億元。
上市前或已獲10輪融資
證券時報記者詳細梳理了黑芝麻智能的融資歷史,公司自2016年7月成立,當年9月就火速拿到了北極光創投的投資,2019年3月獲得上汽集團及招商局集團投資,2020年9月拿到了海松資本投資,2021年4月,獲得騰訊、博世集團及東風汽車集團投資,9月獲得小米投資,2022年1月,獲得蔚來資本及吉利控股投資。
前後一共進行了10輪融資,合計融資額摺合人民幣約52億元。
其中A輪融資810萬美元(摺合人民幣5670萬元),交易後的估值達到1810萬美元(約人民幣1.27億元);
A-1及A-2輪融資1440.3萬美元(約摺合人民幣1億元),交易後隱含估值達到834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8億元);
B-1輪融資4000萬美元(約人民幣2.8億元),交易後隱含估值達到2.4億美元(約人民幣16.8億元);
B-2輪融資4802萬美元(約人民幣3.36億元),交易後隱含估值達到2.64億美元(約人民幣18.48億元);
B-3輪融資2680萬美元(約人民幣1.88億元),交易後隱含估值3.87億美元(約人民幣27億元);
B-4輪融資2954萬美元(約人民幣2.07億元),交易後隱含估值4.6億美元(約人民幣32.2億元);
B+輪融資1.18億美元(約人民幣8.26億元),交易後隱含估值11.18億美元(約人民幣78億元);
C輪融資2.36億元(約人民幣16.52億元),交易後隱含估值高達14.93億美元(約人民幣105億元);
最後一輪C+輪融資2.18億美元(約人民幣15.26億元),交易後隱含估值高達22.1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5億元)。
從融資輪次來看,黑芝麻智能估值7年時間漲超122倍,從最初的1.27億元到最後一輪的155億元,堪稱坐上了火箭,一旦上市成功,這些早期投資人將收益頗豐。
校對:祝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