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周黑鴨官方微博
沒有意外,周黑鴨交出一份業績大跌的財報。
2月14日,周黑鴨因淨利大降超90%登上了微博熱搜,前一晚,周黑鴨發佈公告稱預計2022年淨利潤不少於2000萬元,較上年同期下滑超過94%。
鴨貨賣不動了?這是眾多網友看到周黑鴨、絕味食品、煌上煌業績後的第一反應。
近些年,每到滷味巨頭髮布財報,類似於“年輕人不吃鴨脖”的話題便會佔據微博熱搜榜,這看似玩笑話的背後卻是滷味巨頭們業績下滑的事實。當消費低迷、成本上漲、市場格局生變成為現實,滷味巨頭們或許也意識到業績“狂飆”已經成為過去。
業績集體下滑
2月13日晚,周黑鴨在港交所發佈盈利警告,預計2022年淨利潤不少於2000萬元,2021年同期淨利潤為3.424億元,同比降超94%;報告期間總收入預計同比下降20%左右,2021年同期總收入為28.7億元。這份成績單讓“周黑鴨業績大降超90%”在2月14日直接登上熱搜第二。
“部分門店暫時停業,對公司銷售利潤造成一定影響;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成本端壓力增加;匯率變動導致匯兑損失增加,對公司利潤產生較大沖擊。”這是周黑鴨方面對北京商報記者回應有關業績下滑的原因。當被問到加盟方面業績情況時,周黑鴨方面未給出更多回應,僅表示“有關加盟方面的業績,因暫未發佈2022年業績年報,請關注本公司預期於2023年3月底刊發的業績公告”。
周黑鴨業績大幅下滑有跡可循。在1月,受“周黑鴨預計公司2023年淨利潤僅為1.5億-2億元”的傳聞影響,周黑鴨股價一天跌了超20%。1月12日,周黑鴨發佈澄清公告稱,公司業務運營一切正常,還表示2023年將努力實現2億元或以上的年度利潤,並強調“請注意這是一個目標而非預測”。
在業界看來,周黑鴨業績下滑不需要驚訝,從整個行業來看,滷味市場已經進入天花板,滷味巨頭們業績均呈現出不同幅度的下滑。絕味食品預計2022年淨利潤為2.2億-2.6億元,同比下降73.49%-77.57%;扣非淨利潤2.5億-2.9億元,同比下滑約60%-65%。煌上煌預計2022年盈利3000萬-4000萬元,同比下降72%-79%;扣非淨利潤預計下滑超過90%。
戰略定位專家、九德定位諮詢公司創始人徐雄俊認為,鴨脖產品本身是非剛需類消費品,周黑鴨是行業的頭部品牌,受大環境影響明顯。疊加疫情線下門店受影響、購買力下滑等因素,造成了周黑鴨及整體滷味鴨脖食品業績的下滑。
賣不動的鴨脖
每每滷味巨頭髮財報時都會有類似鴨脖賣不動、年輕人不吃鴨脖的話題伴隨而來,今日,“滷味三巨頭利潤全暴跌”“鴨脖為什麼賣不動”等話題接連登上熱搜。
在聽到“為什麼不買鴨脖了”這個問題時,北京朝陽的王女士反問道:“為什麼要買鴨脖?”在她看來,不論是絕味、煌上煌還是周黑鴨,鴨貨品類都大同小異,價格也不低,找不到什麼非要購買鴨貨當零食的理由。“不愛吃的感覺不值當,愛吃的人有的是替代品。”
“又貴又少還總漲價,隨便稱一點就幾十塊,可以買整隻鴨了。”小君是一名鴨貨愛好者,但越來越高的售價也讓她不禁望而卻步。她曬出一份消費賬單,2022年7月在絕味鴨脖朝陽塔營店購買的小份鴨鎖骨(180g)和黑鴨鴨脖(240g)價格分別為18.8元和24.8元,而如今上述兩款產品同規格的售價分別漲至21.8元和28.8元。
產品漲價、消費疲勞、業績跳水,滷味三巨頭在低迷的業績前盡顯疲態。但在過去,它們的境況並非如此。2012年9月,煌上煌在深交所上市,是滷味行業第一家上市企業;四年後的2016年,周黑鴨在港交所上市;2017年,絕味食品登陸上交所。在輝煌時期,三家企業業績均保持高速增長,門店數量也大舉拓張。
絕味食品在2013-2019年的淨利潤增長比例一直不低於20%,最高達31.93%;煌上煌2016-2020年淨利潤呈正增長,增速最高達59.76%;周黑鴨2014-2017年也一直保持增長,至2018年起增速開始下滑。
門店數量上,2014年起,絕味食品以每年超過1000家門店的速度大舉開店;2019-2021年,周黑鴨加盟店數量由5家上升至1535家;煌上煌更是在2021年放話要開出“萬家門店”。
進入2022年,三家財報便開始“跌跌不休”,淨利潤接連下滑。截至2022年上半年,絕味食品門店總數最多,為14921家;煌上煌門店4024家;周黑鴨門店3160家。而其中,煌上煌門店數量已經較2021年12月底減少了257家。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在滷味品類和自身品牌都發展到天花板的當下,絕味食品業績的增長存在着很大的不確定因素。而煌上煌的產品結構、運營模式、整體體系,都不足以去支撐目前的規模,當競爭加劇的時候,關店潮勢必會到來。
“未來滷味三巨頭能否再現曾經的快速增長時代,將取決於多種因素。首先,疫情對餐飲業的影響是否得到緩解將是重要因素之一;其次,企業能否採取有效措施來應對市場競爭和原材料價格波動也至關重要。同時,企業在產品創新、渠道拓展等方面的發展也將決定其未來的發展方向和競爭力。”業內人士表示。
對於後續有何提振業績的舉措,北京商報記者也採訪了絕味食品、煌上煌,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覆。
市場格局漸變
儘管三巨頭增速已顯疲態,但滷味市場整體市場盤子並不小,行業競爭也愈加激烈,市場逐漸走向品類細分化。
美團發佈的《2022滷味品類發展報告》數據顯示,2018-2021年,滷味行業年複合增長率為12.3%,2022年中國滷製品行業規模約3691億元。
除三巨頭外,2022年剛上市的紫燕食品還未披露年報,截至2022年三季度紫燕食品營收27.42億元,歸母淨利潤2.28億元。老字號德州扒雞近日也更新了招股書,加速上市進程。滷味資本市場曾經“三足鼎立”的格局逐漸發生變化。
而在滷味細分品類中,熱滷品牌盛香亭、網紅滷味零食品牌王小滷都獲得B輪融資,去骨雞爪品牌火號完成千萬元A輪融資,熱滷輕餐品牌熱滷食光完成天使輪融資……爭相入局的滷味新玩家們正在各大細分賽道開啓新一輪爭奪。
業內表示,隨着滷味領域更加多元,品牌、品類都逐漸增加,對頭部企業造成明顯影響。按照目前的競爭態勢,鴨產品等滷味已到達天花板,如果滷味三巨頭未來不能在產品結構上進行創新、升級、迭代,增強自身吸引力,業績可能還會持續下降。
朱丹蓬認為,隨着消費場景的消失、供應鏈成本的上升、消費疲勞等因素疊加,滷味三巨頭未來業績增長恐怕越來越難。
記者丨郭秀娟 張函
編輯丨林琴
圖片丨新浪微博@周黑鴨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