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科創板一週歲:總市值2.8萬億,投資者人均賺近33萬,券商分140億蛋糕

由 淡圖強 發佈於 財經

今天,科創板迎來了開市一週年。

從2018年11月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的消息傳出,到2019年7月22日正式開市交易,科創板在劃出自身軌跡的同時,也推動A股市場迎來了歷史意義上的新階段。

截至7月21日收盤,科創板已上市企業133家,總市值達2.79萬億元。那麼,科創板在一週年大考之際交出了怎樣的成績單,又有着怎樣的特點?

賺錢效應爆棚

開市一年以來,科創板明顯的“賺錢效應”還在持續。

記者從公開信息瞭解到,截至目前,開通科創板交易權限的投資者已超520萬户,相較133家上市企業的發行時總市值,科創板7月21日收盤後總市值漲了約1.71萬億,科創板投資者人均賺高達32.88萬元。

科創板企業上市首日漲幅也是市場關注的焦點。今年7月,“量子通信第一股”國盾量子登陸科創板,開盤即漲超過600%,盤中一度暴漲1002%至399元,打破了科創板的首日最高漲幅記錄,投資者中一簽最高可賺18.14萬元;天智航盤中漲超800%,東方生物則以587%的收盤漲幅排名第三。截至7月21日收盤,已上市的133家科創板企業上市首日平均漲幅為162.97%。

在上市的企業中,僅建龍微納一家首日破發,其他個股均有不同程度地上漲。據記者粗略計算,中籤的投資者上市首日打新平均可賺2.27萬元。

另一邊,為科創板企業上市“保駕護航”的保薦機構也通過網下打新獲得了數額不等的投資收益。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科創板開市一年以來,中金公司、天風證券、華林證券、東吳證券等多家券商跟投總資金約76.65億元,且主要通過另類投資子公司來參與。按照7月21日收盤價來計算,近一年券商跟投科創板最新浮盈共計約140億元。

其中,上市首日浮盈最高的為中金公司(39.5億元),其次為海通證券旗下子公司海通創新證券投資有限公司,浮盈金額為26.13億元。

此外,7月22日,因部分鎖定一年期的首發限售股、戰略配售股開市上市流通,科創板迎來一次大規模的“解禁潮”。此次解禁總規模將達31.47億股,25只個股解禁後均將帶來超額收益。對比公司的發行價來看,安集科技將解禁1767.82萬股,最高解禁收益率或超800%,其次為中微公司(624.16%)、心脈醫療(542.35%)、潔特生物(448.21%)。

估值效應

同時,一眾科創企業的整體市盈率呈現出較高的特點。

因科創板推行註冊制,採取市場化定價打破了此前A股23倍市盈率的“隱形限制”。公開數據顯示,已上市的科創板企業的平均發行市盈率為61.7倍,其中最高市盈率“花落”微芯生物,彼時發行市盈率高達467.51倍。截至2020年7月21日,科創板平均動態市盈率達到131.87倍(剔除異常值)。其中,微芯生物和孚能股份的動態市盈率超過千倍。

截至目前,科創板已彙集了133家企業。這些公司看似平淡無奇,但實際上,不少都是國內所處行業細分領域的龍頭。

例如,瀾起科技在全球內存接口芯片領域的市佔率排名前三;長陽科技為反射膜細分領域龍頭,反射膜市佔率全球第一;樂鑫科技系國內物聯網MCU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佰楚電子主要提供以激光切割控制系統為核心的各類自動化產品,在國內中低功率激光切割運動控制系統領域市佔率約60%。

產業時評人張書樂對IPO日報表示,科創板個股往往具有兩大屬性:一是故事性,即發展前景,這一點頗為類似納斯達克;其二則是真功夫,即研發能力,這使得即使未盈利的個股,其發展前景也並非只是“概念”,而是有真正的地基所支撐,這也是科創板在原始設定上做得一個“保險係數”。雙屬性加持之下,企業便獲得了一個較高的估值。

那麼,在科創板整體高估值的情況下,投資者應該如何去選擇個股?

李大霄則對記者表示,“在科創板個股的選擇上,還是抱着以核心硬科技行業為主,且低估值的企業為主的原則。”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在估值迴歸的大環境下,盈利因素將會是一個重要變量,選擇過程中,可以去選擇一些高景氣的細分行業,例如半導體、雲計算。

張書樂説,“投資者依然是在雙屬性上着手,故事是否真的具有落地實效、研發是否能和故事配套,相應的科研和技術轉換的過程是短期風口還是中長期等待,各種因素都在互相交織和作用。”

包容效應

不難看出,強大的包容性是科創板的主要特徵之一。今年以來,陸續有滬硅產業、天智航、寒武紀等多家未盈利企業成功“叩開”了科創板的大門;2月初,華潤微在科創板上市,成為在A股上市的首家紅籌企業。

隨着科創板註冊制的不斷推進,上交所審核也隨之進階到了“2.0”階段。

2020年7月16日,國產晶圓代工行業龍頭中芯國際正式登陸科創板。從5月份遞交上市申報稿到“閃電”上市,公司僅用時一個多月,再次創下了科創板審核最快速度的記錄,腳步明顯加快。

根據上交所公佈的數據,科創板上市公司首輪問詢問題由平均47.4個減少至30.2個。同時,多家受理企業在20個自然日內即收到首輪問詢,且問詢次數有所減少,從之前的3輪至4輪問詢,到現在的僅需1輪或2輪。分析人士認為,這將進一步降低發行上市信息披露成本、提高發行上市審核效率,有助於鼓勵推動一批標杆型、引領性企業登陸科創板,促進科創板規模效應和集聚效應加速形成。

近日,上交所副總經理闕波表示,科創板開市迎來一週年之際,科創板服務科創企業的廣泛性和包容性明顯提升,各地證監局已經形成“應報盡報”的IPO態勢。隨着科創板審核進入2.0,註冊制下的發行上市審核效率進一步提升。

闕波表示,“整體來看,科創板示範包容效應、高速融資效應和規範政策效應都站上了新台階。”

此外,科創板指數也即將形成。近日,上交所發佈公告,為集中體現科創板核心上市公司股價表現,將推出“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簡稱“科創50”),7月22日收盤後發佈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歷史行情,7月23日正式發佈實時行情。

格菲科創板研究院創始人景奉平曾對記者表示,“科創板身負着責無旁貸的歷史使命,而且在強化信息披露之下,科創板會更加體現出自身獨特的包容性。”

開市一週年大事記:

(科創板一週年大事記 整理+製圖:楊紫薇)

記者 楊紫薇

責任編輯 白巖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