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波企業正在排隊IPO。
【獵雲網 北京】7月28日報道(文/韓文靜)
熱錢湧入了新茶飲的上下游。
前不久,為喜茶提供調味料與配料的寶立食品登陸上交所,發行價為10.05元/股,一度上漲43.98%並觸發停牌,總市值接近60億;今日開盤繼續漲停至34.12元/股,總市值已超130億。
從飲品配料到包裝材料,新茶飲供應商們正在擁抱資本,還有一大波企業排隊IPO。
今年5月,恆鑫生活披露招股書,其為喜茶、蜜雪冰城等新茶飲企業的包裝材料供應商,擬在創業板上市。
6月,田野股份遞表北交所,主營原料果汁業務,客户包括奈雪的茶、茶百道、滬上阿姨等品牌。
7月,德鑫食品申請深交所主板上市,從事現制飲品配料研發,為星巴克、瑞幸等輸送飲品原料。
同月,靠給喜茶奈雪“賣杯子”的恆鑫生活,也在謀求創業板IPO……
過去幾年新茶飲賽道火熱,入局者不斷增多,龐大的市場和眾多的玩家也“養肥”鏈條上的供應商。在新茶飲逐漸內卷之時,供應商們似乎避開了激烈的競爭,賺的盆滿缽滿,早早實現了盈利。
不過,對大客户高度依賴也給下游的供應商們增添了一絲憂慮。在新茶飲頭部品牌降價、行業逐漸迴歸理性之後,新式茶飲供應商的資本之路還能否一帆風順?
避開新茶飲內卷,供應商悶聲發財新茶飲賽道熱度不減。中商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預計2022年中國現製茶飲市場規模將達到1810億元。
龐大的市場規模也加速了行業內卷。新茶飲越玩越花哨,高價奶茶背後的符號意義正在消解。今年以來,為了迎合消費市場,新茶飲賽道悄悄轉變了風向標,眾多主流新茶飲品牌玩起了價格戰。
奈雪的茶、喜茶、樂樂茶等都紛紛推出了低價格產品,有些甚至“卷”到了10元以下,告別了30元左右的“高端檔”。
降價的背後,實則是新茶飲品牌的增長焦慮。面對高昂的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奈雪的茶連年虧損過億,自去年6月上市至今,市值已經跌去六成;喜茶也因為一些負面消息頻登熱搜,被曝大規模裁員,遲遲未能登陸資本市場……
一邊是新茶飲品牌的掙扎求生,而另一邊,悶聲發大財的新茶飲的供應商們,正在奪走資本的關注。
從原料製品到包裝供應,供應商們的境地截然不同。有相關媒體統計,在過去的2021年,供應鏈/原料企業約完成融資27輪,總金額為22.71億元。
在新茶飲還在虧損的情況下,供應商早早實現盈利。
田野股份主要做原料果汁的供應,其最大的客户除了奈雪的茶、滬上阿姨、茶百道等新茶飲品牌,也有農夫山泉、可口可樂等食品飲料企業。
從業績上看,2019—2021年,田野股份的營收分別為2.90億元、2.66億元和4.59億元;淨利潤從2432萬元攀升至6517萬元。
同樣“造富”的還有德鑫食品。作為星巴克可瑞幸的飲品原料供應商之一,德鑫食品2019年至2021年的營業收入從3.93億元升至5.29億元;淨利潤也隨之水漲船高,從0.80億元增至0.95億元。
此外,為新茶飲品牌提供外包裝的恆鑫生活,靠“賣杯子和吸管”年賺8000萬。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恆鑫生活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44億元、4.24億元、7.19億元,淨利潤分別為7026.56萬元、2487.66萬元、8123.61萬元。
今年以來,新茶飲品牌供應商走到了台前,在紛紛開啓IPO之餘,還有一大批企業獲得融資。
5月,咖啡供應鏈服務商樂飲創新完成近5000萬元A輪融資;專注奶製品供應商的塞尚乳業也在同月獲得C輪融資,其曾與瑞幸咖啡共同研發了厚乳拿鐵。
新茶飲供應商,似乎成了一門不錯的生意。隨着新茶飲行業的快速發展,未來或許會有更多的茶飲供應鏈企業登陸資本市場。
天花板依然有限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新茶飲的紅利尚在,供應商們一時間賺得盆滿缽滿,他們真的能躺贏嗎?
雖然背靠大樹好乘涼,但供應商們面臨的挑戰依然不少,首先就是高度依賴單一大客户的問題。
從業績上看,德鑫食品前五大客户為總營收貢獻的比例始終在50%以上。其中,2021年僅星巴克和瑞幸咖啡兩家咖啡品牌的銷售金額就接近2億元,佔總營收約37.11%。
在招股書中,德鑫食品就提到:“現制飲品企業、餐飲連鎖企業等公司的主要下游行業企業受到較大影響,從而增加了公司產品銷售難度。”
寶立食品也有相似的隱患。報告期內,公司前五大客户的銷售份額分別達到3.87億元、3.72億元、4.03億元以及3.22億元,在年度總營收中佔比分別為54.41%、50.11%、44.79%以及44.51%。即使大客户佔比整體呈下降趨勢,但仍然近5成。
田野股份對於大客户的依賴更甚。2021年,田野股份前五大客户的收入佔比接近7成,其中,第一大客户奈雪的茶銷售收入佔比達20%。
相比較而言,單一大客户依賴性稍低的恆鑫生活,在2019-2021年,前五大客户營收佔比分別為26.02%、23.90%、25.86%,也達到20%以上。
隨着新茶飲賽道日漸理性,從“網紅”迴歸到“飲品”的本質,打響“價格戰”就必然要考慮降本增效的問題,成本壓力一定程度上也給到了供應鏈方面,供應鏈企業也難免獨善其身。
值得一提的是,許多新茶飲品牌方已經開始打造自己的供應鏈,通過自建原料生產基地等方式,深入上游供應鏈環節,這對於供應商來講,大概率不是一個好消息,難免會影響到其業績的穩定性。
喜茶在2016年就開始自建茶園,後來又在廣西桂林檳榔芋的優質產區共建種植基地,參與上游茶園、果園的種植和生產。
去年8月,蜜雪冰城成立農業公司。經營範圍含飲料生產、食品生產、食品互聯網銷售、初級農產品收購、新鮮水果批發等。
茶顏悦色也在去年成立了湘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湖南茶悦文化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全資持股,經營範圍涵蓋農產品研發和初級農產品收購業務。
古茗早在2016年就來到雲南西雙版納種植香水檸檬,參與檸檬、芒果、草莓、乳製品等方面的溯源活動。此外還自建了倉儲系統和物流配送系統,以保證穩定的供應品質和價格。
顯而易見,對於這些供應商們而言,客户較為集中雖然有利於目前經營,但風險也依然很大,加上“金主爸爸”們目前已經開始親自下場自建供應鏈,一旦供應商們研發不出不可替代的、大熱的原材料,未來被“替代”也不是沒有可能。
此外,新茶飲品牌的供應商企業數量多且規模較小,行業門檻不高,集中度較低,鮮有企業擁有自身不可替代的競爭力,供應商們其實並沒有太多的議價權。
當下,新茶飲供應商們的確滿足了資本的階段性期待,處於成長爆發期,但行業的洗牌依然激烈,面臨的壓力或許不比新茶飲企業小。未來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還需要增強自身實力,藉助資本打造規模效應,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