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根據上汽集團發佈的上市預案公告內容顯示,截至目前,上汽集團直接/間接持有捷氫科技68.3011%的股權,為捷氫科技的間接控股股東。
(圖片來源:車事小説/攝)
文|車事小説 無花果
11月26日,上汽集團發佈公告稱,擬分拆旗下子公司——上海捷氫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捷氫科技”)至上交所科創板上市。這也是交通領域氫技術路線推出多年來,迎來的一次重大利好。
據捷氫科技官網介紹,該公司成立於2018年6月27日,致力於推動氫能與燃料電池行業的發展。其核心團隊來自“燃料電池+量產汽車”等專業背景,具有資深燃料電池電堆、燃料電池系統、整車開發及應用經驗。
在產品端,捷氫科技為行業提供燃料電池產品及工程服務,已完成多款燃料電池電堆和燃料電池系統的產品開發,功率涵蓋6kW~230kW,並廣泛應用於乘用車、輕型客車、城市客車、公路客車、輕中重型卡車、機車、叉車、拖車等領域。
2021年5月,捷氫科技上海新園區投入運營,園區擁有研發辦公、測試驗證、生產製造、氫氣供應四大功能,產線覆蓋膜電極、燃料電池電堆、燃料電池系統、儲氫系統全系列產品。
據上汽集團發佈公告顯示,截至本預案公告日,該公司直接持有捷氫科技4.6211%的股權,並直接持有上柴股份47.99%的股份,間接合計持有常州創發100%的股權。因此,上汽集團合計直接/間接持有捷氫科技68.3011%的股權,為捷氫科技的間接控股股東。本次拆分發行完成之後,上汽集團對捷氫科技仍擁有控制權。
(配圖來源:捷氫科技)
在汽車產業轉型進程中,已然在全球市場形成了以“純電動”為主的技術路線,甚至直接跨越了混動階段。隨着車用動力電池技術不斷推陳出新,當前,純電動汽車不僅續航里程已經大幅提升。眼下,主流車型續航里程普遍已超過600公里,甚至已經有個別品牌的純電車型宣佈續航里程超過1000公里。
在這場汽車產業大變革中,不置可否,純電動技術路線已然成為了全球乘用車市場默認的主流技術路線。同樣以清潔能源作為“賣點”的氫能汽車是否還有生存空間?
事實上,從全球市場來看,當前仍在堅持氫燃料電池技術路線的唯有日系和韓系品牌。主要為豐田汽車和現代汽車。且兩個品牌佔據了全球氫燃料電池汽車市場超過九成的市場份額。其中,現代汽車佔51.2%,豐田汽車佔40.1%。
從全球規模來看,氫燃料電池技術路線距離成為主流技術路線還有着較大差距。據研究機構SNE Research在今年9月發佈的數據顯示,2021年1-7月,全球氫燃料電池車銷量雖然增長了2倍,甚至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銷量,但其規模仍僅為1萬輛。
相比豐田和現代,國內氫燃料電池汽車市場則主要集中在了商用車領域,乘用車市場幾乎為零。這主要是因為,成本和配套設施制約着氫燃料電池乘用車汽車推廣。
對此,法國思邁汽車信息諮詢公司(JHS Automotive)曾直言,由於造價成本以及基礎設施等問題,即便到2027年,氫燃料汽車的市場佔有率也不足0.1%。
據瞭解,豐田2022款Mirai基礎車型起售價為50525美元;上汽大通EUNIQ 7兩個版本的售價分別為:豪華版29.98萬元,旗艦版39.98萬元。
相比價格因素,對於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最大的障礙在於配套設施的嚴重缺乏。據統計顯示,截止2020年底,全國範圍內累計已經建成的加氫站數量僅為118座。其中,投入運營使用為101座。
這也就意味着,除非是圍繞加氫站周邊進行固定路線運營,否則氫燃料電池汽車將寸步難行。此外,從使用角度來説,氫燃料電池汽車當前完全沒有便利性可言。以上海為例,或許是考慮到安全因素,幾乎所有加氫站都建設在了遠離市區的偏遠郊外。
雖然上海《上海市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創新發展實施計劃》提出,到2023年上海市將建設100座加氫站。從絕對數量上來看,對推廣普及氫燃料電池汽車來説仍然杯水車薪。
據乘聯會銷量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份,上汽大通EUNIQ 7累計僅生產12輛,累計銷量0輛。
即便如此,還是有車企對氫燃料電池汽車市場抱有希望。長城汽車也是其中之一。
今年3月29日,長城汽車正式對外發布氫能戰略。該戰略涵蓋了“制-儲-運-加-應用”一體化供應鏈生態,同時推出一套國際領先的車規級“氫動力系統”全場景應用解決方案——氫檸技術。
(圖片來源:長城汽車)
據長城未勢能源董事長張天羽表示:“今年,長城汽車將推出全球首款C級氫燃料電池SUV,並在全球率先完成100輛49噸氫能重卡應用項目落地;2022年,首支乘用車服務車隊將出現在冬奧會的舞台上;2023年實現核心動力部件推廣數量國內領先,2025年劍指全球氫能市場佔有率前三。”
此外,長城汽車將再投入30億元用於氫能領域研發,以達到萬套產能規模。
車企不放棄氫能汽車市場,一方面,氫能目前是國家支持技術路線之一;另一方面,雖然在乘用車市場可發揮空間很窄,但在商用車市場氫能潛力巨大。事實上,倘若高速沿線加氫站等配套設施一旦健全,氫能商用車仍將大有可為。
此外,基於全球碳達峯、碳中和背景下,可持續發展正在成為資本市場關注對象,氫燃料汽車市場自然也就成為資本市場“新故事”核心。這也是上汽集團選擇此時將捷氫科技分拆至上交所科創板上市的動因之一。
可以預見的是,作為新能源汽車大板塊的一個補充,捷氫科技成功實現IPO過後也將成為資本市場下一個風向標。氫能汽車領域也還將迎來多個“捷氫科技”。但作為純電動汽車市場一個補充,氫能汽車的主要陣地將僅侷限於商用車市場。
——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OFweek氫能,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全國能源信息平台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台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來源:全國能源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