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81家公司來自52個城市,分屬25個證監會大類行業,過去三年整體營業收入複合年增長率、歸母淨利潤複合年增長率分別為13.93%、20.86%
標點財經研究員黃鳳清
11月15日,北京證券交易所(下稱北交所)開市鑼聲敲響,標誌着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進一步健全,滬深北三個市場共同服務實體經濟、服務科技創新的新格局正式開啓。74天時間,從“官宣”到起航,北交所跑出了改革“加速度”。
資本市場一向承擔着輸血實體經濟、助力優秀企業成長的重要職責。設立北交所,是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持續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重要舉措。北交所定位於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首批上市企業包括10家已完成公開發行等程序的公司,以及71家存量精選層公司。
首批登陸北交所的81家公司有何特點?質地如何?北交所開市之際,如此種種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根據Wind數據,標點財經研究員從行業、業績、市值等多個維度對81家公司進行了掃描,以圖勾勒出這支“先鋒部隊”的畫像。
研究結果顯示,81家公司,來自52個城市,分屬25個證監會大類行業。從截至2020年的業績數據來看,過去三年整體營業收入複合年增長率、歸母淨利潤複合年增長率分別為13.93%、20.86%;有73家公司歸母淨利潤複合年增長率為正,其中24家公司增長率超過30%,成長性明顯。
截至11月17日收盤,81家公司市值合計約2805億元,其中貝特瑞(835185.BJ)、連城數控(835368.BJ)、吉林碳谷(836077.BJ)、長虹能源(836239.BJ)市值均超百億元。
光大證券研究報告指出,北交所將與現有的主板、創業板、科創板等市場進行優勢互補、錯位發展,形成重點服務中小企業的交易平台。具體來看,北交所的優勢集中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上市准入條件更加友好,審批流程更加簡便;二是定價機制更為靈活、更加市場化;三是超額配售保障新股走勢更加穩定。北交所的設立,有望賦能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助力“專精特新”公司騰飛。
1/4公司來自一線城市
從地域上來看,北交所首批上市公司中,來自江蘇、北京、廣東的企業最多,均超過10家。山東、安徽亦排名靠前,分別有7家、5家公司現身其中。
具體到城市,“東道主”北京成為最大贏家,共有11家公司出現在首批名單中,佔比約13.6%。隨後是廣州和蘇州,來自這兩地的公司各有4家,與北京相比稍有距離。此外,各有3家公司來自上海和深圳,來自重慶、西安、十堰、南通、膠州、惠州、大連、常州和蚌埠的公司則各有2家。
標點財經研究員注意到,北交所首批上市公司中來自四大一線城市的共有21家,合計佔比25.93%。
在行業分佈上,81家公司覆蓋了25個證監會大類行業。其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類公司最多,包括科達自控(831832.BJ)、廣道高新(839680.BJ)、艾融軟件(830799.BJ)、同輝信息(430090.BJ)等12家。其次是醫藥製造類公司,共有8家,包括永順生物(839729.BJ)、諾思蘭德(430047.BJ)、德源藥業(832735.BJ)等。此外,專用設備製造類公司有7家,儀器儀表製造類公司有6家,橡膠和塑料製品、汽車製造以及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類公司各有5家。
Wind數據顯示,首批公司中有16家專精特新企業,佔比接近兩成。從16家專精特新企業的行業分類來看,專用設備製造、汽車製造公司各有3家,儀器儀表製造、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公司各有2家,橡膠和塑料製品、通用設備製造、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以及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類公司各有1家。
10家公司營收超10億
從營業收入上來看,北交所首批上市公司整體規模相對較小,2020年營業收入平均值為6.03億元,而A股上市公司平均值為117.23億元,科創板上市公司平均值為15.28億元。
81家公司之間的差距也較為明顯。
2020年營收規模最大的是穎泰生物(833819.BJ),以62.25億元成為其中唯一一家營收超50億元的公司。其次是貝特瑞,2020年營收為44.52億元。此外還有8家公司營收規模超10億元,由高至低依次為同力股份(834599.BJ)、翰博高新(833994.BJ)、球冠電纜(834682.BJ)、德眾汽車(838030.BJ)、長虹能源、連城數控、拾比佰(831768.BJ)、吉林碳谷。
而另一方面,有3家公司2020年的營收規模不足億元,分別為諾思蘭德、殷圖網聯(835508.BJ)和通易航天(871642.BJ)。
81家公司的營業收入在2020年整體增長了11.83%,其中59家公司正增長,佔比接近73%。諾思蘭德、連城數控、廣脈科技(838924.BJ)、同享科技(839167.BJ)、星辰科技(832885.BJ)、智新電子(837212.BJ)等17家公司增幅超過30%,實現較好增長。
若將時間延長,過去三年(截至2020年末,下同)81家公司營業收入複合年增長率為13.93%。其中諾思蘭德、吉林碳谷、錦好醫療(872925.BJ)和雲創數據(835305.BJ)的複合年增長率超過50%,展現出強勁的成長性。相比之下,有7家公司的營收表現較為遜色,過去三年複合年增長率為負,意味着2020年營業收入要低於2017年水平。這7家公司分別是生物谷(833266.BJ)、三元基因(837344.BJ)、泰祥股份(833874.BJ)、永順生物、驅動力(838275.BJ)、同輝信息以及國源科技(835184.BJ)。
標點財經研究員注意到,進入2021年,北交所首批上市公司營收增長勢頭良好。有75家公司披露了今年前三季度的營收情況,整體增幅接近35%。實現正增長的公司有63家,其中,增幅超過三成的有31家。
歸母淨利增長態勢明顯
在盈利方面,從歸母淨利潤這一指標來看,2020年除諾思蘭德發生虧損外,其餘80家公司均實現盈利。有8家公司盈利規模超億元,由高至低依次為貝特瑞、連城數控、同力股份、穎泰生物、長虹能源、翰博高新、森萱醫藥(830946.BJ)、吉林碳谷。
儘管有24家公司的歸母淨利潤在2020年出現下降,但若將時間延長至三年,從複合年增長率的角度來看,盈利下降的公司減少至8家。而且,與營業收入相比,盈利規模的增長更為明顯——81家公司過去三年歸母淨利潤複合年增長率整體為20.86%,高於同期營收復合年增長率近7個百分點。
有4家公司過去三年歸母淨利潤複合年增長率超過100%,包括吉林碳谷、通易航天、旭傑科技(836149.BJ)、廣脈科技。
其中,2017年—2019年持續虧損的吉林碳谷,2020年實現歸母淨利潤1.39億元,令過去三年複合年增長率高達194.61%,高居81家公司之首。據悉,該公司是碳纖維原絲供應商,所屬行業是國家重點支持發展的戰略新興產業中的碳纖維行業,2020年歸母淨利潤扭虧為盈實現大幅增長,主要原因是隨着大絲束碳纖維原絲系列產品完成定型,一級品率、滿筒率穩步提升,產品獲得市場所認可;同時,產品產銷兩旺,平均銷售價格、單耗下降以及主要原材料價格回落,使得主要產品毛利率穩步上升。今年前三季度,吉林碳谷歸母淨利潤繼續增長,同比增幅達108.61%。
與吉林碳谷一朝扭虧實現大幅增長不同,通易航天過去多年持續盈利,歸母淨利潤由2017年的289.57萬元逐年增長至2020年的3684.49萬元,複合年增長率達133.46%,緊隨吉林碳谷之後。通易航天主營業務為軍用特種航空製品以及聚氨酯、碳纖維等新材料製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軍用航空供氧面罩、飛機橡膠軟油箱、變壓器儲油櫃膠囊(隔膜)等在內的軍用及民用橡膠類製品。
有9家公司過去三年歸母淨利潤複合年增長率在50%—100%之間,包括富士達(835640.BJ)、同享科技、錦好醫療、同力股份、秉揚科技(836675.BJ)、新安潔(831370.BJ)、蓋世食品(836826.BJ)、華陽變速(839946.BJ)和星辰科技。
而複合年增長率最低的是浩淼科技(831856.BJ)。該公司2020年歸母淨利潤為2638.02萬元,同比下滑38.13%,與2017年的3742.44萬元相比,複合年增長率為-11%。
4家公司市值超百億
北交所開市首日,市場交投活躍,成交額達95.73億元。隨後市場逐漸冷靜,成交額下降,11月16日、17日成交額依次為44.47億元、28.84億元。
開市首日,有10只個股股價翻倍,其中同心傳動(833454.BJ)漲幅高達493.05%,但同時有59只個股下跌。11月16日、17日,下跌個股數量分別為71只和37只。
綜合三個交易日來看,股價累計下跌的個股有65只,同輝信息、廣諮國際(836892.BJ)、五新隧裝(835174.BJ)的跌幅均超過20%。而累計漲幅超過100%的個股只剩下5只,分別為同心傳動、晶賽科技(871981.BJ)、志晟信息(832171.BJ)、大地電氣(870436.BJ)、中寰股份(836260.BJ)。
截至11月17日收盤,北交所首批81家公司的總市值為2805.45億元。其中,精選層熱門公司貝特瑞一枝獨秀,市值達到866.41億元,拋離其餘80家公司好幾個身位。排在第二位的連城數控,市值為255.29億元,與貝特瑞相比仍有611.12億元的差距。吉林碳谷、長虹能源的市值也超過百億元,分別為136.66億元、106.41億元。
穎泰生物、觀典防務的市值也在50億元以上,分別為80.66億元、51.97億元。此外,市值在30億元—50億元之間的有7家,在10億元—30億元之間的有54家,在10億元以下的則有14家。市值最小的是殷圖網聯,只有6.4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