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讀創今日薦書|幸福理財從避“坑”開始

由 簡振武 發佈於 財經

來源:深圳商報-讀創

◎鄭渝川(書評人)

上海證券交易所資本市場研究所曾經披露過一個有意思的統計數據,在2016年1月到2019年6月,賬户市值在10萬元以下的散户虧損最多,均值達到了20.53%,賬户市值在1000萬元以上的散户,虧損1.62%;而機構投資者和公司賬户收益率達到了11%和6%。

著名金融學家、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金融學與經濟學及中國經濟與商務終身講席教授、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訪問教授魏尚進等人合著的《幸福理財:從“韭菜”到行家》一書指出,散户尤其是“小散”非但沒能從股市中獲益,主要是個人投資者理念不清、習慣不好、策略不明,容易出現高買低賣、“套牢”不賣等錯誤的交易策略。

《幸福理財:從“韭菜”到行家》

作者:魏尚進 等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9月

散户不要給自己“挖坑”

書中深入分析了散户投資者常見的、給自己挖的“坑”。一來頻繁交易,就是短期內交易次數過多,或者説在倉位很重的情況下頻繁交易,這意味着投資者的理性程度較低,所以交易趨於隨機化、盲目化,這會極大地增加交易成本,而且頻繁操作也意味着犯錯的概率增大。究其原因,散户投資者尤其是那些入市較久的投資者存在過度自信,對自己看好的股票的成長區間深信不疑,而在市場波動情況下又容易反悔;另外,羊羣效應、過度樂觀、過度反應等認知偏差都會造成過度交易。書作者建議指出,要避免過度交易,就要學會挑選有價值的股票,調整心態,學習價值投資者的做法延長持股時間,“做時間的朋友”。

二來非理性投資。一些投資者認真研究大盤,花費很多時間進行技術分析,但金融市場經常面臨各種政策、外在市場變化等因素導致的波動,所以這種過程理性驅動的投資,在波動環境中就顯得不夠理性。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投資者聽信一些所謂的“大牛”、“大咖”的形勢分析,認同其趨勢判斷,採取跟隨性投資策略,這其實常常陷入騙局。書作者指出,信息爆炸的時代,投資者非常容易獲得信息,但各類信息並不一定都是正確、及時、全面的,如果根據這些信息採取看似理性的投資,實際上會讓投資變得危險。書中還援引行為經濟學的控制幻覺、認識偏差等觀點,分析了看似理性的投資,是如何一步步滑向非理性的。

三來,追漲殺跌。羊羣效應具有傳染性,跟隨大眾的行動很容易讓投資者追漲殺跌。當然,跟他人的選擇一致,在出現投資損失情況下,投資者可能會生出自我安慰。這也是為什麼散户尤其熱衷於各式股評,希望從中獲取所謂內幕消息或者獨到分析的原因。

四來,套牢不賣。行為金融學四大理論之一的後悔理論,指的就是投資者在投資活動中經常出現後悔的心理狀態,表現為損失厭惡、處置效應等情況。《幸福理財:從“韭菜”到行家》書中還談到了認知陷阱,即投資者認知不足、性格衝動、抱有賭徒心態等。

這本書還結合近年來我國、美國等市場上常見的投資騙局,為讀者進行了深入分析,包括鼓吹超高收益、“專家名人帶貨”、包裝平台安全、模糊產品概念等宣傳手法,龐氏騙局、基金理財陷阱、股權投資陷阱等騙局操作手法,建議指出,投資者應切實增強風險意識,在投前要做好預判斷,簽署協議要格外謹慎,並全程保留證據。

如何幸福理財

《幸福理財:從“韭菜”到行家》這本書通過比較錯誤的理念觀念、操作,引出了幸福理財的框架,為讀者解讀了如何投資各類投資品種,包括債券、股票、各類基金、房地產等,並結合近年來我國加快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動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加快金融開放而就境外市場投資給出了介紹。可以説,這是一本較好融合了金融學理論、行為金融學、國際國內投資實踐經驗教訓、國內金融監管法規與投資者權益保護的佳作,有益於投資者教育,幫助投資者更好地趨利避害。

如何幸福理財?這本書指出,財富是建立美好生活的工具,而不是目的,理財的目的應當是更好地盤活已有資源,瞭解自己的財務狀況,增強個人和家庭的安全感,更好地追求實現財務自由。接下來,書作者講述瞭如何清楚確定自己的風險偏好,包括對自身的風險偏好程度和風險承受能力的評估,以及對宏觀經濟運行趨勢、融資風險的理解。

按照風險大小,從小到大大致可以排列為:銀行存款,保險,債券,基金,股票,期權期貨,外匯;按照大類風險進行排列,就是固定收益類,權益類,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混合類。書作者特別提醒指出,很多投資者認為不存在安全性風險的債券,其實也存在違約風險、流動性風險、價格波動風險;而同樣被保守型投資者偏好的理財保險,其實旨在遠期投資,其收益率比銀行存款略高,但在短期內無法變現,中期變現也會帶來虧損。

對於有一定資金實力的投資者來説,要切實對沖風險,就要實現多元化的資產配置組合,適時優化調整這一組合,並進行積極主動的風險管理。《幸福理財:從“韭菜”到行家》書中指出,很多人認為自己購買了多種股票,或是分別在北上廣深以及其他一二線城市購置商業房產,認為這就是多元化的資產配置,這其實都可歸於同類型的投資,存在較為突出的配置風險。

從2014年開始,中國證監會啓動滬港通試點開始,內地投資者可以通過滬港通、深港通參與港股市場,還可以通過QDII基金參與境外市場。近年來,中央有關方面不斷表態,大力支持香港參與“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和國家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建設,支持香港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而在北京建立證券交易所之後,京滬深與香港的投資、融資變得更為便利——這意味着,內地投資者參與港股市場、境外市場的通道會進一步暢通。書中就加快金融開放背景下尋找機會與規避風險進行了敍述。

作者簡介鄭渝川:資深書痴,買書如山倒,“剁手”頻率高。書評、時評作家,現居成都。千餘篇書評見於《深圳特區報》《信息時報》《廣州日報》《上海證券報》等國內多家報媒。

審讀:孫世建

本文來自【深圳商報-讀創】,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佈傳播服務。

ID:jrtt

來源: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