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連續8個月處於擴張區 四季度經濟開局穩中向好
製造業“飄紅”增色中國經濟復甦(國際論道)
隨着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各項政策措施持續發力,中國經濟延續穩定恢復態勢。國家統計局10月31日發佈的數據顯示,10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1.4%,自3月份以來連續位於臨界點以上,製造業總體持續回暖。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的陰霾依然籠罩全球經濟。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第四季度經濟開局穩中向好,釋放出積極信號,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信心和希望。外媒迅速捕捉到這股經濟暖流,紛紛向國際輿論場推送這一利好消息。
“製造業正恢復到疫前水平”
PMI被譽為評價經濟變化的晴雨表,由訂單量、生產、僱員、配送、存貨等5大數據經過統計加權而成。
美國《商業內幕網》11月2日報道稱,PMI是監測經濟運行的常用指標,通常認為PMI低於45%為經濟低迷時期,而在經濟擴張期間,PMI往往在50%以上。中國官方公佈的10月製造業PMI指數為51.4%,表明中國經濟正朝着穩步增長的方向發展。
除了官方公佈的數據,一份民間機構發佈的10月中國PMI指數,也引發外媒廣泛關注。
據路透社11月2日報道,供需同步改善,帶動中國經濟延續向好態勢。據財新和馬基特11月2日聯合公佈的數據顯示,經季節性調整,10月中國PMI升至53.6,高於路透社調查預估中值53,並創下2011年2月以來最高水平。新訂單指數大幅加速增長,企業主動補庫存意願強烈。
報道稱,隨着內需的持續擴大,中國經濟正從新冠肺炎疫情的負面影響中迅速復甦。同時,PMI持續擴張,意味着中國製造業正在逐步恢復到疫情暴發前的水平。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分析,之所以兩個版本的PMI指數存有一定差距,是因為在官方的調查中,國有大型企業佔比很大,而在民間機構調查發佈的PMI指數,私營的中小企業佔比更大。這意味着如今中國國內的製造業市場更具活力。據財新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在工業領域持續向好,已經連續6個月實現正增長,各類廠礦企業經營者對企業未來的生產經營也信心倍增,達到了數年來的最高水平。
據英國《獨立報》網站報道,美國PNC金融服務集團的比爾·亞當斯在一份報告中説:“製造業正在引領中國經濟復甦。”
“中國是今年受到疫情衝擊的全球主要市場中的最大例外。”西班牙《國家報》網站刊發題為《中國贏得全球經濟比賽》的報道稱,中國的GDP曲線已經實現了人們期待已久的V形復甦,目前遠遠領先於世界其他國家。
“關鍵在於迅速控制住疫情”
英國馬基特市場調查公司11月2日發表的新聞稿指出,支撐PMI數值上升的是新接業務總量,月內新業務量整體大幅加速增長,創下2010年11月後最強勁增速。此外,為滿足生產經營需求的增長,製造商相應增加採購,增幅可觀。採購庫存也隨之上升,增速雖小,但已是2016年7月後最高。另一方面,因為需要向客户交付訂單,成品庫存出現輕微下降。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中國政府出台的扶持措施提振了製造業,國際市場需求出現局部反彈。隨着各地開展促消費活動,長達八天的國慶、中秋假期也進一步提振了全國的消費支出。
西班牙《經濟學家報》網站10月31日刊文稱,德國安聯研究公司指出,今年中國的出口意外增長,貿易平衡顯然對經濟增長做出了積極貢獻。
“經濟增長反映了中國通過嚴格的隔離措施以及對人口進行大規模追蹤和檢測等手段在疫情防控上取得的成效,也是中國政府採取多項措施恢復經濟良好運行的結果。”西班牙《國家報》網站報道分析,中國經濟復甦關鍵在於迅速控制住了疫情。疫情發生後,中國政府採取了嚴厲的防控和隔離措施。而對於其他國家來説,這在當時是無法想象的。此外,為給低迷的經濟注入新活力,中國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支持生產的措施。
日本共同社網站11月2日刊文稱,在被稱為“世界工廠”的中國珠三角地區,包括很多日企在內,企業的運營方式在經歷疫情後,發生了明顯變化。“所有員工都必須佩戴口罩”,這是在廣州、佛山、深圳、東莞等城市設立工廠的各日企負責人一致的答覆。
報道還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很多企業的經營難以為繼。為此,一些地方政府為企業提供了補助金。比如,佛山一家電子零件製造廠從當地政府獲得了一項“復工補貼”。據悉,申請企業可以一次性獲得5萬元人民幣的資金補助。此外,有的地方政府還減免了企業的水電費。得益於這一措施,廣州松下空調公司降低了5%-6%的運營成本。
“加快世界經濟復甦進程”
法國《費加羅報》報道稱,隨着整體市場狀況強勁改善,中國製造商對於未來12個月的產出前景信心增強,樂觀度升至2014年8月後最高點,普遍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對2021年的負面衝擊將減弱,全球經濟環境將迎來好轉。
澳大利亞西太平洋銀行高級經濟師埃利奧特·克拉克説:“基本細節表明,中國正在進入的新增長階段將是強勁和具有韌性的。”澳洲聯邦銀行的分析人士説:“在主要大宗商品消費國中,中國仍是目前唯一工業生產高於疫情前水平的國家。”
中國製造業強勁回暖,提振全球信心。
“中國的經濟復甦相當快。”英國凱投國際宏觀經濟諮詢公司分析師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説,“由於勞動市場快速發展,消費者重拾信心,財政刺激依然存在,我們相信中國的GDP將在年底重返疫情前的道路,比其他任何大型經濟體都要快。”
中國經濟復甦已經由工業領域向消費領域擴展,為提振世界總需求注入更大動力。
據德國《商報》報道,今年第三季度,奔馳汽車在華銷量同比增長超過23%,盈利佔企業總盈利1/3以上;寶馬在華銷量同比增長30%;奧迪則實現了自32年前進入中國市場以來的最佳表現。
據日本《讀賣新聞》報道,如果中國經濟持續復甦,不僅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國企業業績有望改善,還能加快世界經濟復甦進程。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報道,東南亞國家很可能會從中國的經濟反彈中獲益,因為中國在該地區的出口中佔據“最大份額”。
路透社報道稱,藉着中國經濟好轉的東風,亞洲開始看到經濟復甦的跡象。中國經濟早早復甦也讓日本鬆了一口氣。截至今年9月,日本對華出口猛增14%,是兩年多來最大增幅,其驅動力是對中國有色金屬、芯片製造設備和汽車的強勁需求。
新加坡大華銀行經濟師全德健表示:“中國經濟正在恢復正常,對投資者信心來説是個好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