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一燈
出品 / 節點財經
8月18日,平安銀行舉行2022年中期業績發佈會,公司高管集體出席並回應股價、零售條線“降薪”等市場關注的問題。
對於上半年的經營成果,董事長謝永林表達了“三個滿意”:在複雜的環境下,對平安銀行的零售經營指標比較滿意;對動態調整經營策略非常滿意;進入下半年,對平安銀行業務發展的動能顯示出來的態勢非常滿意,相關指標的回升力度是可喜的。
事實上,今年以來,在宏觀經濟降速、消費低迷、地產下行、“強制斷貸”等各種因素作用下,嚴重壓制板塊投資情緒,銀行股走勢整體不佳。
不過,從平安銀行的表現來看,其營業收同比增長8.67%至920.22億元,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25.62%至220.88億元,ROE從5.06%增長0.8個百分點至5.86%,龍頭仍然展現出較強的熨平週期的能力。
透過平安銀行的業務情況和財務數據,本文嘗試回答三個問題:
1、該行如何實現ROE增長?
2、該行的房地產風險怎麼樣?
3、該行的零售業務怎麼樣?
平安銀行ROE的核心驅動?
2022年上半年,平安銀行實現利息淨收入640.59億元,同比增長7.91%,增速有所加快,佔營業收入比重為69.6%;生息資產日均餘額4.68萬億元,發放貸款和墊款日均餘額3.12萬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0.79%、13.19%。
不過,隨着市場利率變化,以及強化實體經濟支持力度、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銀行的資產負債管理、淨息差管理均面臨較大的挑戰。
具體到平安銀行身上,截至6月末,其資產總額5.11萬億元,發放貸款和墊款本金總額3.23萬億元,分別同比增長8.16%、12.14%,增速為近年來低位。
生息資產平均收益率從2021年上半年的5.00%下降至4.86%,計息負債平均成本率從2.22%下降至2.16%,最終淨息差從2.83%下降至2.76%,抹去了7個基點。
圖源:平安銀行財報
眾所周知,吸儲放貸是銀行的基本業務,也是重要的營收來源,在淨息差持續收窄的環境下,各大銀行的盈利能力承壓不少,最直觀的體現便是踟躕慢行常態化。
相較之下,平安銀行上半年利潤雙位數增長,高於招商銀行的13.52%,ROE同步拔高,算得上亮眼。
透過財報,主要原因或可歸因於兩個指標。
一是成本收入比(通常以業務及管理費除以營業收入來計算),從28.3%降至26.46%。
2022年上半年,平安銀行的成本收入比為26.46%,比上年同期的27.36%減少0.89個百分點,比2021年的28.3%則減少1.84個百分點。
拉長來看,平安銀行近幾年的成本收入比一直處於下降通道,反映出在科技賦能和數字化轉型驅動下,公司綜合經營效率的提升。2022 年上半年,平安銀行IT資本性支出及費用投入同比增長15.9%。
二是信用成本(又稱信貸成本,貸款減值損失/平均發放貸款和墊款餘額),從2.08%降至1.93%。
但節點財經認為,有不良貸款生成率抬升做前綴,平安銀行信用成本的下降更多得益於當期撥備計提速度的放緩和前期已計提不良資產的收回。
財報顯示,報告期內,平安銀行收回不良資產總額266.78億元,同比增長34.8%,其中收回已核銷不良資產本金 150.61 億元(含收回已核銷不良貸款 78.40 億元),同比增長22.3%。
此外,2022年上半年,平安銀行撥備覆蓋率達290.06%,比2021年末同比增加1.64個百分點,而在2018年-2021年,其撥備覆蓋率同比增幅分別為4.16%、27.88%、18.28%、87.02%。
由於銀行生意的特殊性,撥備往往是一塊可逆週期調節利潤的“自留地”。光景好時,可以做高撥備覆蓋率,隱藏利潤;光景不好時,便可截流撥備計提速度,甚至釋放撥備內源,來穩定或驅動利潤增長。
通過上述兩種措施,結果便是平安銀行信用成本不增反降,疊加成本端做減法,助力淨利潤和ROE增速保持較高水平。
主動曬地產“底牌”
給市場吃下“定心丸”?
2022年,除了利率下行,市場最為憂慮銀行的,莫過於房地產業務相關的敞口問題,特別是7月中旬爆發的“強制斷貸”風波,一度重挫銀行股。
節點財經注意到,平安銀行在此次中報中主動披露涉房風險,坦言其高度重視房地產行業授信的風險防範和質量管控。
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6月末,平安銀行承擔信用風險的涉房業務主要是對公房地產貸款餘額2980.20 億元,較上年末增加90.97億元;對公房地產貸款不良率0.77%,較年初增加0.55個百分點,但仍低於0.92%的一般企業貸款不良率。
其中,房地產開發貸1,057.51億元,經營性物業貸、併購貸款及其他合計1,922.69億元。
前者佔發放貸款和墊款本金總額的3.3%,佔比較上年末下降0.5個百分點,且全部落實有效抵押,平均抵押率43.4%,97%分佈在一、二線城市城區及大灣區、長三角區域;後者以成熟物業抵押為主,平均抵押率45.8%,96%分佈在一、二線城市城區及大灣區、長三角區域。
若以長視角觀之,2018年-2021年以及2022年1-6月,該行的房地產貸款佔比分別為8.8%、9.8%、10.2%、9.4%、9.2%,近三個報告期呈向下趨勢,但囿於宏觀經濟增速轉緩及個別對公客户新增不良影響,本期房地產業不良率0.77%,較上年同期提升0.55個百分點,建築業不良率亦提升0.63個百分點至0.71%。
進一步地,在全國發布斷供公告的300多個樓盤中,事關平安銀行的有27個。2022年7月末,其所涉樓盤中逾期個人住房按揭貸款餘額0.78億元,僅佔全行個人住房按揭貸款餘額的0.028%;同時,7月末該行個人住房按揭貸款餘額佔全行貸款的比例僅8.75%。
“總體涉及規模比較小,對經營不構成重大影響。”平安銀行副行長兼首席財務官項有志強調。
圖源:平安銀行財報
總的看來,遵循“房住不炒”大政方針,平安銀行的經營思路也在調整,經過兩年多時間的壓降、出清,涉房風險整體可控。
西部證券預期,伴隨監管各部門合力推動“保交樓”,按揭政策的持續鬆動,房地產行業有望回暖,行業風險得以緩釋,平安銀行涉房貸款資產質量將得以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行業不良貸款反彈壓力不斷上行的情況下,平安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並未跟隨跳漲。
截至2022年6月末,其不良貸款率 1.02%,與上年末持平;關注貸款佔比 1.32%,較上年末下降 0.10 個百分點;逾期貸款餘額佔比 1.46%,較上年末下降 0.15 個百分點;逾期 60天以上貸款偏離度及逾期 90 天以上貸款偏離度分別為0.89和0.74。
不過,從新生成不良速度來看,今年上半年不良生成率為1.62%,較去年同期以及2020年上半年均有所上升,未來風險如何演化仍需要關注。
零售業務展現韌性?
在銀行領域,廣泛流傳着一句話:“得零售者得天下”。
相較於“大水漫灌”式的對公業務,零售業務具有較低的金融風險、較高的收益率和弱週期屬性,被各大銀行視為重要戰略和第二增長曲線。
正如平安銀行董事長謝永林所言,“一家銀行的戰略不會輕易動搖,平安銀行會堅定不移地推進零售轉型。”
平安銀行自2016年拉開零售戰略轉型大幕,經過多年加速追趕,已成為與招商銀行齊名的“零售新王”。截至2021年,其零售業務收入和淨利潤佔比達58%和59.2%。
2022年上半年,平安銀行零售業務實現營業收入514.02億元,同比增長4.4%,在全行營業收入中佔比為55.9%;零售業務淨利潤110.65億元,同比下降5.6%,在全行淨利潤中佔比為50.1%。
雖然創收和創利規模有所下滑,但放置於居民就業、收入和社零數據難言樂觀的大背景中,其零售業務承受住了市場淬鍊,展現出一定的韌性,也有不少亮點可尋。
節點財經瞭解到,圍繞“五位一體”零售理念,即開放銀行、AI銀行、遠程銀行、線下銀行和綜合化銀行這五個要素,其本質在於以數據驅動,精準描繪用户畫像,做好場景數據分析,協調內部各類資源,重塑傳統零售業務,提升客户觸達效率和客户質量。
2022年上半年,平安銀行實現互聯網獲客88.61萬户,其中新獲客一類户佔比從去年同期的 3.5%提升至19.9%,新客户均AUM餘額1.49萬元,同比增長453.7%。
於此同時,得益於專業的資產配置與財富管理服務,2022年上半年平安銀行財富客户數和私行客户數分別同比增長17.55%和15.59%,私行 AUM 佔零售 AUM比例達到 44.76%,較 2021 年末上升 0.58%。
小結下來,就平安銀行這份年中考卷,包括營收、利潤,還有撥備覆蓋率等指標,攻守兩端都取得了優於同業平均的增長,α值繼續堅挺。
至於銀行板塊的β行情,近期國家再度部署穩經濟接力措施,加力鞏固經濟恢復發展基礎,隨着新一輪寬鬆刺激政策的開啓,後續社融中長期貸款數據持續向好,有望帶動銀行板塊復甦。
截至8月29日,平安銀行股價報12.42元/股,今年累計下跌近40%,市淨率不足1倍、市盈率5.47,可以説頗具“性價比”了。
節點財經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節點財經不對因使用本文章所採取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