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的寒冬已經來了,但躺平的只是極少數。
“新冠催化下醫療健康賽道依舊火熱,只是一些短期泡沫將在接下來被一一擠破,之後會迎來更值得期待創新拐點。”
近日,在創新工場的醫療創新趨勢分享會上,創新工場合夥人武凱表示,資本市場正處於擠泡沫階段,並認為,“此時,正是投資機構錨定下一批高成長企業的最佳時機。”
大浪淘沙,只是資本對企業的甄選標準會愈發趨嚴。
武凱表示,在目前的經濟調整期,資本和企業都在自省:在現階段資本和企業該做些什麼?公司核心競爭力在哪?資本更看重醫療健康賽道企業的哪些特質?
新冠助推“醫療+AI”,而非“AI+醫療”醫療健康領域由於投入大、產業鏈多、研發週期長且“事關人命”,一向以“慢熱”著稱。但過去的十幾年,醫療技術的創新速度有了大幅提升。
以疫苗研發為例:
2003年SARS病毒流行,從發現病毒到疫苗進入臨牀花了整整20個月;
而在兩年前新冠爆發後,僅65天就傳出好消息:中國的腺病毒載體疫苗和美國的mRNA疫苗幾乎同時宣佈進入了臨牀試驗。
武凱表示,在新冠的助推下,醫療健康剛剛經歷了一波爆發式增長。
過去兩年,二級市場有大量醫療科技企業上市,一級市場上賽道里也湧入大量資金,這當中不僅有傳統的醫療基金,還有很多新興基金,以及傳統的TMT基金。
武凱給出兩個數據。
第一,2021年中美兩國在醫療賽道募集的資金數量。
2021年,美國VC和PE的募資共197億美金,達歷史新高。中國雖在醫療募集的資金稍弱於美國,但2021年大幅增長至180億美金,相當接近美國規模。
這説明,即便醫療市場存在泡沫,但兩國在一級市場的資金都是充裕的,甚至未來三到四年依舊保持充裕水平。
第二,在市場並不樂觀的情況下,中國企業在醫療賽道的上市數量為21家,居所有行業之首。
另外,據清科調研數據,2022年Q1,醫療健康賽道不僅繼續位列一季度投資的前三熱門行業,同時在IPO退出公司數量中,位列第一。
作為回報週期長,投入高、風險高、科技密集等特點的醫療健康行業,在近三年展示出了穿越歷史週期的特點,甚至在市場並不樂觀的情況下,醫療行業迎來了更多的產業機會。
表面上,引發資本火熱進場的直接因素無疑來自數次疫情的催化,而更本質的邏輯,是過去數十年間技術的積累與沉澱,只是被疫情爆發下產生的巨大需求所激活。
尤其是疫情期間湧現出來的醫療健康企業,他們更加關注“醫療+AI”,而非過去交了無數次學費的“AI+醫療”。
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形容,“在科技交叉越來越頻繁的當下,AI和自動化已經成為了底層的數字基建。”
換句話説,AI是醫療產業化的動力,而非醫療產業化本身。
尤其是對於生物科技行業來説,研發具有一定特殊性,週期長,資金投入大,一旦全面押注AI產業化,資本市場轉冷,將會直接影響到生物科技企業後續的研發投入,進而加速整個生物科技行業寒冬到來。
武凱表示,無論市場的冷熱,顛覆性技術創新永遠是資本的心頭好。而醫療健康致力於滿足健康這一永續性需求的領域,“醫療+AI”正是打開醫療需求閥門的鑰匙。
疫情中,最先衝出“醫療+AI”領域的醫療創新企業,也更容易成為整個投資市場的寵兒。
此次新冠疫情中大放異彩的Moderna,僅新冠一疫後就變成了位列全球top20的藥企。
隨後更是憑藉新冠mRNA疫苗,2021年營收高達185億美元,躋身全球藥企總營收top20 ,併入選2022年《時代週刊》全球100大最具影響力公司。
此外,單細胞測序巨頭10xGenomics、癌症早篩企業ExactSciences,也都在新冠期間取得了近十年間最大的商業成功。
押注“醫療+X”,重學科交叉和跨界人才“醫療+X”,將成為未來十年生命科學的創新增長新範式。
武凱表示,“未來,跨界交叉和融合創新是行業發展的大方向,也將是面對市場低谷,投資機構甄選標的最看重的一項特質。”
過去幾十年的人工智能、量子計算、新材料、集成電路、傳感器、生物化學、光電等技術與跨界人才紛紛進入醫療健康領域,迅速推動了“醫療+X”交叉創新的發展。
越來越多的交叉創新項目創始團隊有非常複合型的管理背景。
例如人工智能和新藥研發結合誕生了AI製藥,傳感器與醫療診斷交叉產生了可穿戴醫療器械,又或者合成生物學技術團隊和化工行業的專家團隊搭配,集成電路技術結合和體外診斷技術催生了分子芯片。
醫療+X方向上,醫療+信息技術、醫療+自動化技術、醫療+材料科學、醫療+可穿戴設備幾方面給人的想象空間最大。
武凱表示,順着這一思路,創新工場投資佈局集中5大賽道:
AI智能化醫療技術、自動化設備、生命科學基礎設施、預防醫學和服務、新一代療法科技。
賽道一:AI智能化醫療技術。
在新冠中,美國這三年發展非常快速的行業就是數字化臨牀CRO。原因是很多病人被隔離,醫院無法獲得病人就診數據,藥企也無法獲取病人的臨牀數據。
受疫情影響,美國FDA在積極推動遠程臨牀CRO的發展,並開始認可遠程臨牀數據、可穿戴設備採集的健康數據,從而促使數字化臨牀CRO公司飛速發展。
武凱指出,AI有潛在應用價值的細分醫療領域,具備兩個關鍵特徵:海量結構化金標準標註的閉環數據,並且找到符合行業規律且有商業價值的落地場景。
隨着醫療流程的信息化和海量數據的積累,在不少醫療細分領域,AI開始利用高質量數據並找到切實可行的落地場景。
由於國內醫療產業數據規模更大,可獲取性更強,中國企業站在全球創新的一線,新的應用場景不斷拓展,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不斷湧現。
在這一賽道,創新工場重點關注計算生物學(AI驅動的新藥研發,基因組分析,蛋白質組學,單細胞分析等)、數字化臨牀CRO、醫學影像相關(AI超聲,病理檢測等)等細分賽道。
賽道二:自動化設備。
智能自動化服務在測序、質譜、合成生物學、農業育種等應用場景也有着廣泛的應用潛力。
實驗室自動化技術解決了製藥領域高通量篩選、疫情防控大規模核酸檢測等對效率、準確性的要求。
創新工場重點關注手術機器人、檢驗分析自動化、生物生產自動化、自動化生命科學實驗室等細分賽道的創新技術。
創新工場重注投資的鎂伽機器人,研發了鎂伽高通量自動化核酸檢測系統,助力一線抗疫。這也是在國內首次將機器人應用於大規模核酸檢測。
另外一家投資的手術機器人公司企業鑫君特,ORTHBOT®手術機器人於2021年2月正式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是中國首個獲批的導航+自動執行的骨科智能手術系統,已經開始迅速的商業化落地中。
賽道三:生命科學基礎設施。
創新工場不僅關注跨界融合技術的突破,同時也關注“專精特新”領域的發展。
生命科學基礎設施行業伴隨下游生物醫藥行業高速成長,近年來本土企業加速發展,從去年開始一直是資本追捧的熱點。新興技術和療法的應用發展,也拓寬了CXO 公司的服務領域,打開了行業的天花板。
創新工場重點關注生命科學工具(實驗試劑,實驗動物,實驗設備等)、生命科學上游產業鏈(設備,耗材,原料以及服務等)、和中游產業鏈(新型CRO和CDMO)等細分賽道。
創新工場在生命科學上游產業鏈去年 pre-A 輪獨家投資了中博瑞康。
多年來,該公司持續專注細胞與基因治療領域的國產工具研究和開發,是能夠提供細胞製備工具整體解決方案的頭部國產品牌企業,今年量產以來發展極為迅速。
在中游CRO領域,創新工場在今年和幾家頭部機構一起領投的聖方醫藥。
這是一家科技型全功能臨牀CRO,為製藥企業提供技術驅動的高質效臨牀研究解決方案,助力新藥快速上市。業務能力涵蓋BE、I-IV期臨牀試驗、真實世界研究以及最終的申報註冊。
賽道四:預防醫學和服務。
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突破性生物技術、全民健康意識提高、商業健康險的加速等因素,推動了預防醫學和服務領域的快速發展。
創新工場重點關注其中的早癌早篩技術、consumer device(可穿戴設備,CGM等)、疫苗(mRNA疫苗,傳統疫苗技術)和新型服務等細分領域。
在這個領域,創新工場投資的兩家企業鎂信健康和致善生物,也是各自賽道里面的絕對領先企業。
鎂信健康是行業領軍的創新型醫療健康服務平台,公司為超過60家中外頭部藥械企業提供藥械產品全生命週期解決方案,同時合作超過70家保險公司,累計服務患者數超100萬,服務總保單量超1億張。
致善生物是分子檢測領域的頭部企業之一,也是國家工信部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已經擁有全球最齊全的結核診斷產品線,同時還具備腫瘤、遺傳性疾病等不同領域的產品矩陣。
賽道五:新一代療法科技。
在新一代療法科技中,細胞治療、基因治療、核酸藥物這三大前沿技術是最受關注的新興領域,融資額都在迅速攀升。
並且,隨着創新藥國際合作增多,專利引進(license-in)和出海(license-out)讓企業更具活力。
其中,核酸藥物、細胞和基因療法、微生物組學和其他新興療法(腫瘤電場治療等)是創新工場希望早期去持續介入的方向。
創新工場去年投資的瑞風生物,是國內利用基因編輯技術開發基因療法的第一梯隊企業。
最近由瑞風生物作為藥物研發機構參與的地貧基因治療臨牀研究,幫助一位廣西18歲重型地貧患者擺脱輸血依賴,成為我國基因編輯技術首次用於治療成人重型β地貧的成功案例。
企業要關注技術驅動力,但不能拿着錘子找釘子就擁有創新技術的企業而言,首先要確定企業定位。
“對於具有先天的全球化視野,或是瞄準一些“卡脖子”領域的企業,對投資機構來説是一個難得的加分項。”武凱表示。
但中國創新藥企近期的出海失利,顯示出中國藥企的全球化之路並不好走。
中國企業渴求美國的市場,國外一些由中國科學家成立的企業,也同樣希望將好的產品“送回”國內。
今年2月,信達生物PD-1信迪利單抗出海受阻,FDA腫瘤藥物專家委員會(ODAC)的審評會議中,會議以14:1的投票結果要求信達生物補充額外的臨牀試驗,不被建議直接獲批。
5月,和黃醫藥也發佈公告稱,FDA已就索凡替尼治療胰腺和非胰腺神經內分泌瘤的新藥上市申請給出了回覆。FDA認為當前基於兩項成功的中國III期研究以及一項美國橋接研究的數據包尚不足以支持藥品在美國獲批。
在創新工場的圓桌會上,創勝集團董事長趙奕寧將這種“雙向出海”稱之為“圍城”。
中國的企業想要到美國,走的卻是“內銷轉出口;國外的公司想回到國內,走的是“出口轉內銷”。身份搞錯了,規矩也搞錯了。
趙奕寧認為,想走好出海這條路,要用當地的團隊、文化來打造企業文化和運營模式。
事實上,中國的長項在於效率和速度,即大面積市場推廣上的羣體效應,而美國市場的特性則是創新、質量和精準。如果中國的出海公司在美國市場拼速度,就會導致水土不服。
除了企業定位,醫療技術落地也是一大難題。
通常,技術創業者都已經有自己非常熟悉的技術,想拿出來造福大眾,但其實很多時候是“拿着錘子找釘子”。
例如當下火熱的合成生物學領域。
武凱介紹,醫療+X疊加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合成生物學從去年開始發酵併成為一項趨勢。但行業火了容易出現大量跟風,造成行業競爭加劇。一些以往跟合成生物學沒什麼關係的公司,包裝成合成生物學,拿到市場融資。
武凱表示,“我們做一級投資有一個笑話,很多公司甚至是“to VC”模型,完全是自己造出的風口。”
一些原本優秀的企業,苦於業務認知和場景落地,被迫淪為“劣幣驅逐良幣”的淘汰者。
“實際上,很多合成生物團隊有很強的理論基礎和技術,但不懂醫療產業,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場景。他們可以做很多事,但多數情況下是拿着錘子找釘子,成為市場中的fast follower。”武凱表示。
直到近幾年,行業中才出現了更合理的組合——懂醫療產業的企業家與懂AI算法的科學家共同組建公司。而這些企業不該只滿足於此,還應該更早的與產業巨頭聯動,融入這些頭部企業的生態圈。
“簡單來説,如果你做AI影像、AI超聲,一開始就應該學會怎麼去跟GE、西門子、飛利浦這樣的公司合作,綁定他們的硬件一起去賣;如果你做AI藥物研發,你一開始應該有非常資深的醫藥行業的專家接入,幫助你更好的對接資源。這些領軍企業和專家手中有現成的客户和渠道,他們有這樣的資源和生態。”武凱説。
總體來看,針對疫情以來的醫療投資變化,類似創新工場的投資機構表現得並不悲觀。反而在醫療的新發展趨勢下,生命科學賽道的企業、資本在暴露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尋找符合行業規律、且有商業價值的落地場景。
雷峯網雷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