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再度多點散發,為緩解對實體經濟的衝擊,各金融機構在一系列的金融紓困服務上表現出滿滿誠意,其中,跑在細分賽道上的持牌消金機構也不例外。6月14日,北京商報記者多方採訪瞭解到,面對疫情衝擊等因素影響,有機構力推線上消費貸款業務,穩步推進產品優化和開放獲客,也有機構在嘗試還款抵扣券、紅包、臨時價格優惠等方式,開展常態化的客户減費讓利活動,此外還有機構陸續推出一系列還款展期、徵信修復等紓困措施,支持客户輕裝上陣投入復工復產中……
加大消費信貸投放
當前疫情形勢下,如何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尤其在加大消費信貸投放,全力促進消費復甦方面,做好復工復產的金融支持保障,是多家持牌消金共同思考的問題,但怎麼推?如何放?各家機構方式又有不同。
中銀消金相關負責人告訴了北京商報記者實踐路徑,其目前重點是推動線上消費貸款業務,瞄準人羣為廣大消費者和個體工商户等羣體。一方面,穩步推進產品優化和開放獲客,通過數字化轉型加大信貸投放規模;另一方面,也會圍繞外部市場形勢,加強與優質互聯網頭部平台的合作,加大消費類信貸投放力度,提高客户消費金融服務覆蓋面。
招聯消金也有相應舉措。該公司人員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為了有效應對疫情影響,招聯消金專門發起 “微光計劃”,向累計500萬信用良好的復工大軍,提供提額、借款降息等多重優惠和專項貸款,幫助其緩解疫情壓力,改善生活質量,助力復工和消費復甦。
今年3月以來,全國疫情多點散發,招聯消金前述人員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作為一家線上運營的金融機構,也在嘗試藉助遠程辦公模式,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了線下辦公到遠程作業的“無縫對接”,確保員工健康安全的同時,保障了客户服務的“不斷線”。
事實上,通過線上作業實現金融服務不斷線,這也是多家消金機構都在努力的方向。6月14日,興業消費金融同樣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為確保金融服務不中斷,在應對國內疫情防控、極端天氣等特殊情況上,公司已經充分利用好數字化工具、遠程辦公、視頻核訪等科技手段,及時優化服務方式,確保疫情期間能提供不間斷的金融支持。特別是上海、泉州等受疫情影響的地區,也發動了一線客户經理通過線上視頻展業方式,為客户提供金融服務。
“疫情推動下,大眾的消費習慣和生活習慣更加適應線上化,並有可能帶來質的變化。”零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評價道,在消費金融業務中,未來數字化和線上化業務面臨更大的發展機遇,技術實力和風控能力強的公司會脱穎而出。整體上,疫情也會加速行業內部公司的優勝劣汰。
常態化減費讓利
除了加大消費信貸投放外,如何響應政策做好減費讓利,是更多消金機構在推進的重點。
北京商報記者在採訪過程中發現,截至目前,已經有招聯消金、中銀消金、螞蟻消金、馬上消金、興業消金、中信消金、小米消金等多家消金公司推出了一系列減費讓利舉措,包括針對受疫情影響還款遇到困難的用户提供延期免息補貼、暫停催收等,也有機構通過利息折扣券、還款抵扣券、紅包、臨時價格優惠等方式,開展常態化的客户減費讓利活動。
可以通過數據來感受下消金機構的誠意。6月14日,螞蟻消金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2020年上半年,花唄已為超過30萬受疫情影響的中小攤主、低收入人羣以及醫護人員進行了延期還款和免息,累計免掉了數千萬元;馬上消金則告知,自2021年至今,已為受疫情影響出現困難的用户減免息費4.77億元,促進的商品及服務交易涵蓋家居、裝修、數碼等重點消費領域;小米消金也透露,延期減免方案上,截至5月底已累計為23位用户進行降息減息,共計減免20餘萬元,另在調整訴訟策略上,截至6月10日共計調解結案18例,涉及18名用户219.44萬元債權;此外中信消金也提到,針對多個管控區用户制定延期還款、息費減免、徵信保護等系列措施,已幫助百餘名用户緩解燃眉之急。
“受疫情影響,依賴於線下教育、旅遊、醫美、裝修等消費場景在疫情期間會受到較大沖擊,實際上對消費金融公司經營和客户還款能力都產生較大影響。”於百程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消費金融的部分借款人客羣面臨償債能力下降的情況,消費金融公司採取適當的優惠應對措施,給有壓力的借款人以緩衝,一方面是社會責任的體現,另一方面也是在維持借款人的黏性,更利於長久的客户積累。
在他看來,消費金融公司應該根據借款人客羣的情況、資產質量表現,調整風控和催款策略,做出平衡性安排。
如何做好風險控制
不過,北京商報記者在採訪過程中也發現,對消費金融公司來説,要走穩“讓利”“盈利”平衡木並不容易,最大的挑戰或是,如何在讓利的過程中做好風險管控。
正如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金天所説,從當前市場環境看,一方面是潛在優質客户的有效需求不足,另一方面是進入賽道的機構越來越多,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在這種情況下,擴大消費信貸投放,要麼是面向優質客羣降低定價(該人羣一般具有銀行等更多低成本渠道選擇,獲客成本較高,且在多頭授信情況下一旦出現資金鍊問題,會首先逾期在消金、小貸機構的貸款而非銀行貸款),要麼是下沉到更多相對次級的人羣(該人羣的基礎信用信息不足,偽冒、欺詐及信用風險較高),而這均對消金機構的獲客和風險定價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因此,部分消金機構在實際操作中既要依靠廣泛宣傳進行‘鋪面’、吸引更多羣體關注,又在審貸環節高度審慎、並未將其宣傳的種種實惠覆蓋至各類人羣,從而引發用户在流程體驗上的各類問題。”金天一語中的。
事實上,近幾日北京商報記者也接到一些消金用户反饋,雖然不少機構推出減費讓利、延期還款等政策,但在實際操作中還是困難重重,例如不受理、評估慢等,“最後都逾期了也等不來一個答覆”。
對此,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分析師蘇筱芮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消金機構也會面臨如何平衡讓利與守住風險的問題。機構一方面需要藉助線上科技、線下調研等手段切實瞭解中小微主體存在的實際困難,為擁有實際經營行為的相應主體“精準滴灌”,但另一方面也需要注意相關規則的制定與主體資質的識別,避免被別有用心之人鑽空子。
在蘇筱芮看來,後續消金機構在金融紓困上要改進多個方向,一是主動設計並告知相應的紓困服務及產品;二是儘量採取線上化模式,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同時,使得羣眾“少跑路”;三是暢通溝通、投訴機制,總結提煉紓困工作中存在的共性及高頻問題,及時、高效地改進與處理,從而改善消費者體驗。
金天則進一步指出,要破解此類難題,還是建議相關機構從場景拓展和經營出發,把控有真實消費背景和可靠還款能力的消費需求,構建自身在垂直領域的競爭優勢,繼而可通過內部優化實現降本增效,增強用户端對擴大信貸投放和減費讓利的感知。
北京商報記者 劉四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