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力 攝
在經歷了銀行股起起伏伏、整體表現不盡如人意的2021年後,展望2022年,多家機構認為,商業銀行基本面保持良好,銀行股投資機會大於風險。
面對複雜多變的經濟環境和疫情,2022年銀行業將會迎來怎樣的發展?市場對於銀行業充滿信心,預計銀行盈利能力將持續向好,淨息差壓力最大的階段已經過去。
多家機構預測,2022年商業銀行淨利潤同比增速有望保持在6%左右,非息收入佔比將會進一步提高。同時,對於投資者而言,1月份的銀行股應當把握機會。
1
淨利潤增速穩健增長
總體來看,淨利潤增速在經歷疫情衝擊的波動後將重回穩健增長的軌道,且增速高於2020年-2021年兩年複合增速。
隨着新冠疫情得到進一步控制,中國宏觀經濟運行穩中向好,2022年銀行業淨利潤增速加快,淨息差企穩回升。
中金公司預計,2022年和2023年覆蓋銀行淨利潤增速或為7.2%和7.7%,主要由於資產投放穩中有升、淨息差企穩、信用成本穩中略降、手續費收入繼續回升。總體來看,淨利潤增速在經歷疫情衝擊的波動後將重回穩健增長的軌道,且增速高於2020年-2021年兩年複合增速。
中國銀行研究院發佈的《2022年經濟金融展望報告》預計,2022年我國商業銀行淨利潤同比增速接近6%,2021年商業銀行淨利潤同比增速將在10%左右。2021年年末,商業銀行面臨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到期的壓力,但由於風險防控手段相對成熟,不良處置方式相對豐富,預計並不會對資產質量產生較大影響,2022年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將保持在1.75%左右。
2021年以來,商業銀行淨息差水平相對平穩,市場預計淨息差壓力最大的階段已過,2022年或將小幅收窄。“在利息收入方面,預計銀行業淨息差將企穩回升。”中銀研究所所長陳衞東認為,隨着疫情逐步好轉,商業銀行讓利實體經濟更加註重質量,貸款業務恢復到疫情之前的常態經營模式,加之存款利率報價機制調整充分發揮作用,商業銀行利息收入將繼續保持增長勢頭。
光大銀行宏觀分析師周茂華告訴記者,整體看,國內銀行業經受住疫情考驗,經濟“至暗時刻”已經過去,國內經濟穩步恢復,銀行經營狀況持續改善,國內持續防範化解風險,撥備維持高位,銀行業整體風險可控。
但需要注意的是,仍有不少方面需要銀行業警惕。周茂華指出,海外防疫與經濟復甦存在不確定性,國內經濟復甦不平衡,部分行業企業面臨原材料投入成本過高、供應鏈中斷等問題挑戰,國內銀行需要對潛在不良風險保持警惕,繼續加大風險防範與處置力度。
同時他表示:“去年不少銀行領了罰單,這反映出國內部分銀行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內部治理,提升經營與風控能力,增加優質服務產品供給,提升市場競爭力。”
2
開發貸有望結束負增長
預計2022年銀行對房地產領域信貸投放力度會邊際加大,開發貸有望結束2021年二季度以來的負增長態勢,按揭貸款將出現恢復性增長。
在信貸投放方面,綠色、普惠、基建和高新技術製造業仍將成為重點。光大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峯認為,2022年銀行信貸投放結構將是穩地產、強基建、促製造、扶綠色、擴小微。
“優化銀行資產負債結構,根據國內宏觀經濟形勢與經濟發展戰略,加大小微民營企業、製造業等重點新興領域支持力度。同時,拓寬融資渠道等。”周茂華指出。
其中,房地產和基建領域是銀行擴大信貸投放的重要抓手。“房地產貸款適度邊際‘鬆綁’,優先重點支持住房按揭貸款,開發貸增速轉正。預計2022年銀行對房地產領域信貸投放力度會邊際加大,開發貸有望結束2021年二季度以來的負增長態勢,按揭貸款將出現恢復性增長”。
在政策推動下,銀行將加大對小微企業、綠色發展、製造業等領域的信貸投放力度。光大證券預計,2022年製造業貸款增速仍將維持雙位數水平,但結構分化依然延續。其中,高科技製造業領域信貸投放明顯快於傳統行業。普惠小微貸款實現“量增、價降”,同時綠色貸款有望進一步增量。初步判斷,2021年-2022年碳減排支持工具或共釋放資金5000億-9000億元。
3
財富管理轉型提速
隨着理財業務淨值化轉型收官,存量產品轉型壓力釋放完成,2022年理財業務收入貢獻將繼續提升。
居民財富不斷增厚和財富管理意識不斷提升,疊加“房住不炒”背景下,居民資產從不動產向金融資產轉移趨勢增強。麥肯錫測算,未來5年中國財富管理市場年複合增長率仍將維持10%左右,預計2025年有望突破330萬億元。
因此,2022年財富管理將是銀行爭相佈局的激烈賽道,理財業務收入貢獻將繼續提升,非息收入佔比進一步擴大。
目前,有29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獲批籌建,包括25家銀行理財公司和4家中外合資理財公司,其中22家已獲批開業。其中,國有六大行理財子公司均已開業;12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中,除浙商銀行外,剩下銀行理財子公司均已開業或正在籌建。
“2021年國內理財產品淨值化轉型收官,理財子公司運行基本平穩。從趨勢看,居民收入穩步增加,財富不斷積累,投資理財需求呈現多元化、個性化發展特徵,擁有客户、信息等優勢的銀行在資管方面的角逐將趨於激烈。”周茂華指出。
中國銀行研究院日前發佈的報告認為,隨着理財業務淨值化轉型收官,存量產品轉型壓力釋放完成,2022年理財業務收入貢獻將繼續提升。此外,隨着國內資本市場的不斷完善,投資者越來越多地通過購買基金、理財等投資產品參與其中,國內市場基金規模不斷擴大。商業銀行作為基金代銷的重要渠道,未來在代理業務方面收入的提升也將助推盈利水平提高。整體來看,2022年非息收入規模將維持增長,非息收入佔比進一步擴大。
周茂華表示,2021年初見端倪,部分銀行零售業發展較快,對銀行經營業績貢獻率有所提升;預計2022年銀行將更注重零售業務發展,銀行將重視內部潛力挖掘,提升服務質量,優化客户服務體驗,增強客户粘性;科技對金融服務的影響大而深遠,銀行更加重視數字技術應用與金融科技發展,助力零售業轉型發展;各銀行將積極尋求財富管理業務的差異化發展路徑,提升市場競爭力。
4
銀行股 否極泰來?
隨着理財業務淨值化轉型收官,存量產品轉型壓力釋放完成,2022年理財業務收入貢獻將繼續提升。
在經歷了銀行股起起伏伏,整體表現不盡如人意的2021年後,展望2022年,多家機構認為,商業銀行基本面保持良好,銀行股投資機會大於風險。
中金公司表示,看好2022年銀行股表現。2018年以來行業估值壓縮有望得到修復,優質銀行經歷“窮則思變”後,財富管理和科技賦能潛力釋放,迎來“否極泰來”。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穩增長政策發力見效,部分問題資產以重組方式化解,行業指標保持穩定,其中,頭部機構保持報表健康狀態,其他加速確認、去化問題資產。二是疫情衝擊後盈利重回穩健增長軌道,淨息差企穩和高增手續費收入帶動PPOP(撥備前利潤)增速走高,優質銀行淨利潤潛力釋放。三是估值繼續調整的空間和幅度有限,估值和倉位所反映的過於悲觀的市場預期有望得到修正。
對於投資者而言,隨着房地產市場悲觀情緒得到修復,前期受房地產市場衝擊較為明顯的上市銀行經過前期調整,股價底部態勢較為明顯,未來有望獲得超額收益。
光大證券認為,1月份銀行股相對收益或更優,從近五年銀行板塊表現看,1月份銀行板塊漲幅排名均位於各行業板塊前五,分別跑贏滬深300指數2.1、6.4、1.9、2.8個百分點(pct),相對收益表現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