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基金會分為A類和C類,這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相信很多初次接觸基金的小白對此會有諸多疑問。不僅如此,即便是混跡基金市場多年的“老油條”,也不一定能夠完全搞明白其中的道理。那麼,買哪類基金比較好?如何買最划算?……下面,我們就談一談這個話題。
A與C的含義不同
不同類型的基金產品如A類、C類,代表不同的含義。
對於基金而言,A類通常是指“前端收費份額”,也就是説申購時直接扣除申購費用。C類則代表“銷售服務費模式”,也就是説能夠免申購費、贖回費,實行按日提取銷售服務費模式。
首家實行分類收費的基金是成立於2002年10月的華夏債券基金。該基金設置了前端收費模式(A類)和後端收費模式(B類)兩種分類方式。其中,前端收費在申購時收取申購費的模式,後端收費是指申購時暫不收取申購費,這筆費用可以延遲至贖回時再收,並且與贖回費一樣持有時間越長費用越低。但由於B類收費模式並不受基金公司歡迎,因而逐步被邊緣化,故近年來新發產品很少看到B類產品。
在2006年4月,華夏債券C類份額的推出,使得“C類”份額由此正式誕生。在此之前,類似於現在的C類模式產品已經出現,即2006年3月成立的南方多利中短債,其開創性地引入了計提“持續銷售費”的收費模式,不再收取傳統的申購贖回費,而是每天收取一定比例的費用。這筆費用會從基金淨值中扣除,由於A類不用扣“持續銷售費”,所以A類的單位淨值要略高於C類。
在第一隻C類基金出現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只有債券型基金才有C類模式,這種情形一直持續到2013年才得以改變,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也現了C類份額。當然,並非所有產品都設置了C類份額,A類還是最主流的模式。
不過,相比傳統的A類模式而言,由於C類在申購階段不收取任何費用,持有較短期限後就不收取贖回費,有效降低了基民短期持有的成本,讓C類模式得到了廣大基民的認可。
到底買哪類
到底是選A還是C?相信很多基民對此會有疑問。其實,這需要根據持有時間的長度來具體分析。
為了能夠更為直觀地説明問題,我們選取匯添富旗下的一款債券基金A/C來進行説明。目前,A份額與C份額的管理費均為0.7%/年,同時託管費也均為0.2%/年,區別在於申購費率與贖回費率及銷售服務費率。最為關鍵的是,因為隨着持有時間的不同,贖回費率也不同,所以下面主要根據不同的持有天數來進行測算。
該基金的A份額、C份額投資運作相同,兩者主要區別是費率結構不同。如果持有50天,A類申購費0.01%,對應贖回費0.10%,合計0.11%,C類需扣繳的銷售服務費為0.4%×50/365=0.0548%,顯然C類比A類划算;以此類推,持有時間達到100天,A類與C類的費用差不多,100天以上時,A類才會在成本上顯現出優勢。
如果是購買股票型或偏股型基金,標準申購費為1.5%,持有30天~1年的贖回費為0.5%,持有1~2年的贖回費率為0.25%,2年以上免收贖回費。在費率不打折的情況下,需要持有3.75年以上,A類才比C類合算。目前,除銀行渠道外,大部分第三方渠道和券商渠道都有申購費1折的優惠,基金直銷渠道有0.1折優惠,甚至有免申購費的公司,對應C類合算的時長均為1年(1年內贖回費太貴)。
另外,如果趕上基金淨值上升期,C類扣繳的銷售服務費更高,對應比A類合算的時間更短。這一點在股票型或偏股型基金上,表現得更明顯。
(文章來源:理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