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車巨頭,特斯拉在中國每46秒就賣出一輛汽車。隨着新能源汽車銷量表現越來越亮眼,汽車巨頭們對鋰電池的需求也愈加旺盛,處於上游環節的電池巨頭、礦產巨頭紛紛開始佈局鋰礦。
10月14日最新消息顯示,在短短几周時間裏,中企就在阿根廷斬獲了3個鋰礦的開發權,總計耗資16.9億加元(約合人民幣87億元)。其中,紫金礦業、贛鋒鋰業分別拿下了Tres Quebradas、Mariana兩大項目;寧德時代則通過收購Millennial持有Pastos Grandes項目。
據悉,紫金礦業拿下的鋰礦項目未來35年內,每年的電池級碳酸鋰產能達2萬噸;贛鋒鋰業的項目預計每年可生產2萬噸氯化鋰;寧德時代項目年產能達2.4萬噸,為期40年。也就是説,收購完成後,中企將提前把未來35年的224萬噸鋰礦資源拿到手。
要知道,阿根廷、智利、玻利維亞等南美三國,坐擁全球近60%的鋰礦儲量。其中阿根廷的鹽湖鋰資源項目數量全球最多,開發潛力也最大。而空有寶山的阿根廷卻一直因能力不足,鋰資源的開發進度遠遠落後於智利和澳大利亞,當前正計劃通過減税等優惠政策吸引投資。
此外,阿根廷鋰礦的開發成本較低,約為3500美元/噸,也引起了中企的注意。中信證券預計,2021-2022年,阿根廷鋰資源項目或將迎來中企投資的高峯期。據統計,包括正在開發、在建的項目,阿根廷總計有超60個鹽湖鋰項目。
隨着在全球佈局的加深,中企有望在鋰礦供應市場中佔據主導地位,進而避免步鐵礦石對外依賴過高的後塵。
文 | 呂佳敏 題 | 黃紫鎵圖 | 盧文祥 審 | 黃紫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