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隨着疫情防控“二十條”、“新十條”的落實,多地調整優化防疫措施。疫情的陰霾將逐漸淡去,加快經濟全面恢復成為社會共識。各行各業的復甦前景如何?成長彈性有多大?不同業態又是否會出現新的分化……帶着這些疑問,證券時報即日起推出“行業風向標|韌性•潛力•活力”系列報道,聚焦旅遊、零售、餐飲等行業的疫後新風向。
週末,在深圳東門步行街,一家小吃店的門店排起了長隊。“終於看到久違的排隊。”在深圳東門步行街經商的陳先生很是感慨,“很久沒看到這樣的情景,希望這樣的煙火氣可以延續。”
近期,全國多地進一步優化疫情防控政策,在疫情防控政策優化後,城市煙火氣也在快速恢復。之前,餐飲等消費行業受到疫情的衝擊可謂最為明顯。在疫情防控措施優化後,餐飲行業出現了哪些積極變化?對於提振餐飲業和促進消費,業界又有哪些呼聲?
現場人氣有所復甦
“這幾天,特別是週末的人流,相較於幾個月前明顯增多,我們的生意大概能恢復到疫情前的三分之二。”在東門町小吃街經商的陳先生告訴記者,“由於疫情的原因,東門步行街此前偶爾會被封控,每次封控都需要好幾個星期才能逐漸恢復人氣,但往往人氣還沒恢復卻又被封控。這樣非常影響做生意。我們做餐飲最需要的就是人氣,類似小吃外賣也不好做,當時真的感覺挺彷徨。”
大型餐飲企業的客流也有回升。
在港股上市的餐飲企業九毛九相關人士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12月開放堂食以來,九毛九西北菜、太二酸菜魚、慫重慶火鍋廠、那未大叔是大廚、賴美麗眉山藤椒烤魚的客流量均有回升,市場顯著回暖。值得一提的是,多店出現了排隊現象,部分門店的高峯等位達數百號,而慫火鍋三家新門店在12月5日-7日進行了開業活動,其中兩家門店的排隊數更是過千號,東方寶泰店單日取號數超過3000。截至12月7日,在廣州佈局的10家門店累計接待人數已突破3萬。
大型上市餐飲企業海底撈也向證券時報記者透露了疫情防控措施優化後部分門店的大致情況,比如恢復堂食的首個週末,海底撈廣州佳 兆業廣場店迎來了一波就餐高峯期。
奈雪的茶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得益於深圳長期科學精準防疫防控,11月以來奈雪在深圳門店營運受疫情影響較小。自深圳調整優化防疫措施後,奈雪在深圳門店的訂單量稍有提升,堂食顧客較以往明顯增多。公司還表示,目前在深圳有150多家門店,本市的開店計劃正積極推進中。
在此之前,餐飲企業總體經營狀況不佳,普通餐飲小店和大型餐飲連鎖企業經營均受到較大沖擊。
以在中國市場擁有肯德基、必勝客、塔可鍾獨家運營和授權經營權的百勝中國為例,根據公司發佈的公告數據,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同店銷售額已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但仍低於2019年疫情暴發前的水平。按月來看,同店銷售額在7月和8月相較二季度環比復甦,並在8月超過去年同期水平,這主要是由於去年同期德爾塔變異毒株疫情的出現。然而,由於防疫措施在9月收緊,當月的同店銷售額出現同比下滑。9月,百勝中國平均約有900家門店暫時停業或只提供外賣和外帶服務,而7月與8月平均約有400家門店受此影響。進入第四季度,隨著全國疫情的反覆,感染病例在10月持續增加。10月,百勝中國有約1400家門店暫時停業或只提供外賣和外帶服務。
另一家上市餐飲企業味千(中國)發佈的公告顯示,2022年第三季度集團同店銷售同比下降11.1%,快速休閒餐廳業務銷售同比下降14.7%。
如何更好地促消費?
如今,在大多數的購物中心當中,餐飲已經成為主力商户。早在2020年,多地通過發放消費券、撥付穩崗返還資金等方式,活躍消費市場、釋放消費潛力,幫助各類企業和商户復工復產、恢復經營。包括深圳在內,此前多個城市曾推出針對餐飲外賣行業的消費券。
那麼,商家和消費者實際感受如何?記者對多位使用過深圳餐飲消費券的消費者進行採訪,消費者也對這種“真金白銀”式的消費券喜聞樂見。不過,也有消費者和商家表示,有些消費券需要“抽”,有時候也難以抽中,本應該是參與的人越多越好。而且,一些餐飲消費券設定了消費金額門檻或者套餐內容,影響了消費體驗。
無論如何,隨着疫情防控措施優化,市場機構對包括餐飲在內的消費行業復甦普遍持樂觀態度。安信證券近日的研究觀點認為,隨着疫情管控逐步放鬆,餐飲穩步復甦,餐飲供應鏈相關企業收入端彈性可期,同時今年以來的行業性成本承壓已有逐步緩解的趨勢,業績端修復在途。
德邦證券近日的研究觀點認為,展望未來餐飲行業的復甦路徑,有望實現三因素共振下的增長。一是當前頭部餐飲公司藉助上市優勢,獲得較大規模融資。在有明確疫情反轉信號的情況下,上市公司有望擴大資本開支計劃。有望調高未來數年開店目標;二是上市公司同店收入有望隨線下客流逐漸修復。餐飲公司多數具有較高經營槓桿,同店收入端修復將伴隨門店利潤彈性的釋放;三是由於疫情擾動,港股餐飲板塊標的存在較大跌幅,隨着上市公司業績的逐步企穩回升,港股餐飲賽道整體存在估值修復的機會。
從整個消費行業來看,各地如何更好地促消費?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與現代產業研究所副所長餘凌曲表示,“可以從需求側和供給側同時發力,在需求方面,之前有效開展的消費券活動可以繼續開展,適度提高額度、擴大範圍,熱點消費如新能源汽車消費獎補政策進一步延續;在供給方面,針對前期受損較大的商鋪給予定向支持,通過運營補貼、房租減免、貸款貼息等方式鼓勵大量商鋪儘快重新開業。另外,還需要提高防疫政策的透明性和可預期性,儘可能避免消費場所臨時管控等情況,增強商家和消費者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