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也要搞“一帶一路”,還想與中國抗衡?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中國網評論員 樂水

據外媒報道,3月26日,美國總統拜登在與英國首相約翰遜通電話時主張,美國和其盟友應該建立一個由“民主國家”牽頭的基礎設施建設計劃,以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相抗衡。但是該項提議似乎過於異想天開,英國政府沒有表現出太大興趣,在披露的電話會晤公告中對此隻字未提。不僅如此,德國總理默克爾最近也在接受採訪時説,“歐盟在中國的利益與美國不完全一致,有着自己的方向”。此番言論似乎在有意無意地給拜登的提議潑冷水。

儘管美版“一帶一路”遭受冷遇,但也不難理解這項建議背後的動機。拜登政府上台之後,在對華關係上相對於特朗普時期的咄咄逼人已有收斂,但卻時刻不忘強調中國是美國“最嚴峻的競爭對手”。而且與前任所奉行的單邊主義不同,拜登政府更重視重塑與傳統盟友的關係,在意識形態領域對中國發起圍堵。於是,就出現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近期接連在涉港、涉疆等問題上向中國發難,粗暴干涉中國內政。甚至在“一帶一路”問題上,拜登政府也不忘意識形態掛帥,企圖以所謂“民主國家”的名義來與中國唱對台戲。

拜登也要搞“一帶一路”,還想與中國抗衡?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卻很骨感。美版“一帶一路”計劃恐怕最終也只能是紙上談兵,根本無法落地實施,其原因有二。

第一,中國之所以能夠推動“一帶一路”這樣宏大的項目,主要依賴於中國完善的工業化體系和強大的基建能力。同時,“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恰好具有對基礎設施建設的強烈需求。中國的一流基建供給能力與沿線國家的發展需求形成了有效銜接,這是“一帶一路”能夠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相比而言,美國主要聚焦於高端製造業和金融業,中低端製造業早已轉移到海外。這導致美國的基建能力較中國遜色很多。白宮新聞秘書薩普基前幾天在接受電視採訪時更是直言不諱地承認:“我們的基建能力只排在世界第13位”。

第二,中國的“一帶一路”項目是以互利共贏為原則的,該倡議不是一個“會員俱樂部”,而是廣泛參與的“朋友圈”。中國願意通過共建“一帶一路”與其他國家分享自己的發展經驗,與沿線國家共建美好未來。但美版“一帶一路”的提議卻帶有強烈的政治目的,提議並不是為了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而是為了遏制中國的全球影響力。這就決定了其行之不遠。

3月31日,拜登在匹茲堡的演講中宣佈,他將推出一項總額達2.2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建設一攬子計劃,旨在改善美國國內老舊的基礎設施。但關於這項計劃的提案恐怕難逃流產的命運。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報道,共和黨反對繼續加税,而民主黨則指責該計劃的目標不夠遠大,因此該計劃在國會通過的可能性極低。美國國內的基建計劃尚且面臨重重阻力,又如何能幫助世界解決問題?

其實,在全球產業鏈分工的大背景下,中美兩國完全可以在各自優勢領域內實現產業互補。但拜登政府卻欲意在基建領域與中國一決高下,其背後仍然是冷戰思維作祟。但是中國並無意做美國的對手。中國的發展目標是不斷超越自己,而不是與任何國家爭奪霸權。美國把中國當成假想敵,實際上是一種戰略錯位。

儘管拜登政府正面臨着恢復經濟、疫苗接種、彌合社會分裂等國內議題的巨大壓力,但在聯合抗疫、經貿合作、氣候變化等領域,中美卻存在廣闊的合作空間。因此,美國除了要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解決國內問題上,還要與世界各國進行良性互動,重塑美國的大國形象。而不是“自己生病讓別人吃藥”,無端把矛頭對準中國,誇大所謂的“中國挑戰”。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55 字。

轉載請註明: 拜登也要搞“一帶一路”,還想與中國抗衡?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