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務貿易平穩開局

  運輸出口增長93.9% 貿易逆差下降77.2%

  中國服務貿易平穩開局

  □記者 孟 妮

  得益於運輸出口的大幅增長,1-2月我國服務出口顯現出較強的增長勢頭,進而拉動服務貿易平穩開局。

  在近日舉行的商務部例行發佈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峯發佈的1-2月我國服務貿易數據顯示,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值7139.8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3.6%,服務出口表現明顯好於進口,貿易逆差減少,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佔比提高。與2019年同期相比,服務進出口下降14.7%,其中,出口增長14.7%,進口下降30.5%。

  對此,中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鄭偉表示,從數據看,雖然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不利因素疊加的影響,2021年我國服務貿易開局走勢良好,特別是在服務出口方面增長顯著,為全年服務貿易高質量、均衡發展奠定了基礎。

  商務部的數據顯示,1-2月,我國服務出口3353.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9%;進口3786.3億元人民幣,下降18.6%。服務出口增幅大於進口40.5個百分點,帶動服務貿易逆差下降77.2%至432.8億元,同比減少1468.8億元。其中,出口增長最快的領域是運輸,增幅達到了93.9%。

  “運輸服務進出口與貨物貿易緊密相關,隨着疫情在我國得到有效控制,外貿企業已全面實現復工復產,貨物貿易呈現強力反彈之勢。根據海關總署發佈的數據,1-2月我國貨物貿易同比大幅增長32.2%,這是運輸服務出口實現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鄭偉如是説。

  與運輸服務大幅增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1-2月,我國旅行服務進出口1280.9億元,下降50%,其中出口下降54.1%,進口下降49.6%,是導致今年1-2月服務進出口總體下降的主要因素。剔除旅行服務,1-2月我國服務進出口增長21.1%,其中出口增長29.1%,進口增長12.4%。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以來,全球旅行服務進出口受到較大影響。我國也不例外。近期,多國嘗試通過“疫苗護照”的方式開放邊境,吸引境外人員入境,但目前來看還收效甚微。

  鄭偉認為,在當前疫情仍在全球持續蔓延的背景下,“疫苗護照”的推行無疑會對促進全球旅行服務復甦起到積極作用,但短期內的效果有限。原因一是疫苗在世界範圍內的接種率仍然較低,能否達到大規模促進人員往來的預期效果仍未可知;二是國際社會對疫苗護照在安全性、隱私保護等方面存在較大爭議,國際社會對此能否達成一致仍存疑;三是疫情導致國際旅行服務驟停,經過漫長的停滯期後,重啓國際旅行服務也需要較長的緩衝時間。鑑於此,1-2月我國旅行服務進出口大幅下滑也在意料之中。

  值得關注的是,1-2月,我國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出口3241.6億元,增長17.2%,佔服務進出口總額的比重達到了45.4%,提升了12.7個百分點。其中,知識密集型服務出口1826.1億元,增長14.7%,佔服務出口總額的比重為54.5%;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口1415.4億元,增長20.6%,佔服務進口總額的比重為37.4%。

  “這一方面是由於我國服務貿易創新、升級發展已取得了明顯成效,並呈現出高質量發展之勢;另一方面,我國在知識密集型服務領域已具有較強的比較優勢,部分知識密集型服務產業已經進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環節,未來,以知識、技術密集型服務為代表的高端服務出口在我國服務貿易中的份額有望進一步提升。”鄭偉分析道。

  談及接下來我國服務貿易發展,鄭偉表示,有四個趨勢值得關注:

  一是貿易結構更趨均衡。受疫情等因素影響,2021年我國服務貿易發展仍面臨較大挑戰。預計服務出口有望持續增長,服貿逆差將進一步收窄,進出口結構更趨均衡。

  二是行業結構更趨優化。隨着貨物貿易逐步復甦,運輸服務等傳統服務貿易有望恢復增長動能。新興服務行業以及知識、技術密集型服務行業貿易額將進一步增加。受數字產業快速發展帶動,數字貿易特別是數字服務出口有望成為發展的新亮點。

  三是市場結構更趨多元。發達經濟體服務市場受疫情影響較大,與我國的服務貿易往來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但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興市場國家、發展中國家的服務貿易往來有望得到進一步拓展。此外,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帶動下,我國與各成員國之間的服務貿易潛力將被進一步激發。

  四是開放力度不斷加大。我國將出台“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有望帶動跨境交付、境外消費、自然人流動三種模式的服務貿易加速發展。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925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服務貿易平穩開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