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森林會是下一個農夫山泉嗎?

編者按:本文系專欄作者投稿,來源螳螂財經,作者圖霖。

在剛剛結束的雙十一里,成立僅四年的元氣森林顯得一點也不“低調”。

不僅一舉拿下天貓京東兩大平台水飲類銷量冠軍,在天貓平台,元氣森林的成交額更是37分鐘突破1000w,42分鐘就突破去年全天銷售總額,較去年整體增長344%。

今年以來,元氣森林一直備受關注。近日,據企查查APP顯示,由元氣森林全資持股的老猛了飲料有限公司成立。同時,元氣森林還新增了多條“你可真行”商標,國際分類包含食品、啤酒飲料等。

顯然,增長迅猛的元氣森林似乎沒有拘泥於眼前的成績,開始為自己謀劃新的發展路徑了。

不可否認,作為新消費品牌,元氣森林的第一仗打得十分漂亮。但想在競爭激烈的軟飲市場站穩腳跟,現在的元氣森林可以説還太“年輕”了。

急於掙脱“網紅”標籤的元氣森林,究竟是會成為下一個農夫山泉,還是會被另一個更新的品牌替代呢?

新消費浪潮裏走出的“氣泡水”

元氣森林的成功,離不開兩個“偶然”。

第一個是趕上了新消費浪潮。數據顯示,中國消費佔GDP的比例已由10年前的35%提升至55%以上,而未來十年,消費佔GDP的比例估計將達到70%左右。

對於元氣森林這樣的新品牌而言,無疑是趕上了好時代。這也是為什麼在年初疫情市場遇冷的情況下,國民消費熱情依舊不減,不少品牌仍能維持姣好銷量的重要原因。

最近幾年,以95後、00後為代表的Z世代人羣得到了消費市場的關注。不同於以往的消費人羣,頂着“個性”、“小眾”標籤的Z世代人羣對健康生活的訴求有了極大提升,做健康茶飲、營養代餐的品牌迎來了新的“風口”。

而這正是元氣森林的第二個偶然,它依靠“無糖+氣泡”的概念成功在競爭激烈的軟飲市場找到了突破口。

無糖的概念其實並不新鮮。前兩年可口可樂和雪碧等大品牌都相繼推出了無糖系列,儘管它們確實給部分追求健康的消費者帶去了心理慰藉,但也難逃被詬病“口感差”的命運。

至於氣泡水,從口感上來説,其實和碳酸飲料相近,而做碳酸飲料的軟飲品牌就更多了,要“出圈”更不容易。

為了在保證口感的前提下迎合“健康低卡”的消費理念,元氣森林0糖0脂0卡的無糖氣泡水誕生了。消費者既能獲得碳酸飲料帶來的愉悦,又不用承擔糖分帶來的“長胖危機”,還有清新的白桃和卡曼橘等水果味加成。

可以説,元氣森林找到一條最適合自己的產品路徑,並且成功俘獲了大批消費者的芳心。在元氣森林的天貓旗艦店,按綜合指數來看,排名靠前的除了牛乳茶,幾乎全是氣泡水了。

元氣森林會是下一個農夫山泉嗎?

但這並不意味着元氣森林的已經在氣泡水市場站穩了腳跟,因為緊隨其後的追趕者不在少數。

一批是以可口可樂為代表的大品牌。早在2017年,可口可樂就以2.2億美元從罐裝公司Arca Continental手中買下了墨西哥氣泡水品牌Topo Chico。而在今年3月,可口可樂正式發佈旗下新品牌AHA,其主打的正是低熱量氣泡水。

還有一批是以喜茶為代表的奶茶品牌。此前喜茶就曾嘗試過將汽水口味融合進茶裏面,但口感欠佳。而最新上市的“喜小瓶”系列選擇去茶凸顯果香的同時,還降低了甜度,很快就得到了部分消費者的肯定。

近日,在抖音、小紅書等平台,已經能陸續看到“喜小瓶”的推廣了。

元氣森林會是下一個農夫山泉嗎?

氣泡水這一產品本就不存在什麼技術壁壘,元氣森林雖然較早得佔領了市場,但面對諸多競爭者,其接下去能否維持住銷量增長的局面,目前來看仍舊是未知的。

下一個農夫山泉?

爆品發展面臨威脅,對於元氣森林來説,或許是時候思考新的問題了:未來是繼續快速迭代造爆品,還是轉向沉澱做品牌?

從元氣森林近期的動作來看,其似乎有做品牌之意。

近日,元氣森林首次升級了品牌Logo,將面市以來備受爭議的“気”字變為漢字“氣”,官方稱新Logo將會陸續應用到所有產品線中。

因為Logo中“気”字的存在,元氣森林一度被貼上“偽日系”的標籤,如今“気”字被更換,可見其不想再借日系的東風,想好好做本土品牌了。

如果做品牌,就免不了要和大牌對標。而元氣森林在部分決策上,似乎正在向農夫山泉靠攏。

首先是營銷打法。元氣森林倡導的“0糖0卡0脂”與農夫山泉的“有點甜”都有點從概念上“鑽空子”。前者使用的代糖赤蘚糖醇長期食用其實並不健康,而後者的“有點甜”也很難從味覺上直接感知到。

其次是生產基地。據農夫山泉官網顯示,其目前已有137條自動化生產線投入使用,其中包括106條飲用水生產線及31條飲料生產線。

而眾所周知,元氣森林此前一直是在“民族飲料第一品牌”健力寶旗下代工。就在今年7月份,元氣森林第一個生產基地落户安徽滁州,基地擁有三條生產線,預計落成後年產量將達到4.5億瓶。

元氣森林會是下一個農夫山泉嗎?

據元氣森林相關負責人表示,其今年還有3個自建工廠落地,分別是滁州基地二期、廣東生產基地以及天津新工廠。

不難發現,繼“偽日系”之後,“代工品牌”將成為元氣森林下一個要撕掉的標籤。

最後是在品牌營銷方面,二者不約而同將重心放在了“公益活動”上。

農夫山泉自2001年起就啓動了“一分錢工程”。2017年,農夫山泉和英國著名喜劇救濟基金會的“紅鼻子節”達成IP合作,為中國貧困山區的孩子們送上25萬份免費午餐。

年初疫情爆發後,農夫山泉更是積極參與志願工作,與經銷商一起向全國各地的醫務人員、軍警及主要醫院的救濟機構捐贈及派送包裝飲用水產品。

元氣森林方面,6月中旬,北京新冠疫情再度爆發,元氣森林為北京安定醫院組建的外派隊伍捐贈了數箱飲料。

11月14日,由元氣森林主辦的“元氣森林守護美麗鄉村攝影展”在湖南長沙謝子龍影像藝術館開幕。據悉,今年以來,元氣森林對湖南、新疆等10個美麗鄉村進行針對性的守護和捐贈。

元氣森林會是下一個農夫山泉嗎?

當然,僅憑這些相似之處,就得出“元氣森林有希望成為下一個農夫山泉”的結論多少有些勉強。和這家1996年就成立的飲料龍頭企業相比,元氣森林的劣勢其實更明顯。

①主產品無競爭優勢:農夫山泉的礦泉水系列屬於剛需,而元氣森林旗下的幾款主產品都不屬於剛需,難以在和前者的競爭中取得優勢;

②生產依賴大牌代工:雖然也在佈局自建基地,但短時間內趕超農夫山泉幾乎是不可能的;

③產品尚未形成矩陣:現有的爆品“牛乳茶”、“氣泡水”無明顯技術壁壘,很容易被成熟品牌復刻甚至超越;

④銷售渠道無大優勢:從便利店走出來的元氣森林,儘管已經開始進軍線上,但和深耕渠道多年的農夫山泉相比,顯然沒有太大優勢;

⑤品牌聲量弱且負面:“偽日系”、“偽健康”、“代工品牌”……品牌聲量本就不大的元氣森林身上,負面標籤並不少,要想全部撕完估計沒那麼快。

顯然,與農夫山泉比,二者並不是一個量級,元氣森林任重道遠。

“網紅”標籤難撕,爆品和品牌都得抓

進一步來看,元氣森林想放棄“網紅”身份去專攻品牌似乎也沒那麼容易。畢竟從產品銷量來看,現階段還是得依靠氣泡水、牛乳茶這些“爆品們”賺錢。

品牌的成長是需要爆品的。例如農夫山泉旗下除了礦泉水,還有東方樹葉、茶π、維他命水等一眾爆款軟飲。

而我們熟知的大牌飲料幾乎也都沒有忽視過“爆品”的打造。像是可口可樂旗下曾風靡一時的“酷兒”、娃哈哈旗下一度賣到斷貨的營養快線、啤兒茶爽等。

但僅憑爆品卻很難成就品牌。曾在中國乳酸菌行業佔據“龍頭”地位的太子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太子奶於1997年正式面市,彼時的中國乳酸菌市場還不似今日這般飽和,憑藉着酸酸甜甜的口感,太子奶乳酸菌成功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喜歡。2001年,太子奶營收5000萬,2007年就達到了20億元,足足翻了40倍。

然而這個曾經如此成功的品牌如今卻幾乎銷聲匿跡了。2010年4月,太子奶集團宣佈破產。儘管最近幾年,一直有消息稱新華聯和三元集團將共同參與太子奶集團的“重整”,但顯然這於太子奶而言已經回天乏術了。

太子奶走向沒落的原因很多:籤“高風險”的對賭協議、瘋狂擴張生產基地……但其中有一個原因一定不可忽視——產品線單一。

發展到巔峯時期的太子奶集團,沒有在“太子奶”之後繼續更迭產品,而是投入大額資金建造生產基地,同時不斷向食品、童裝、傳媒、房地產等其他領域擴張。

靠着僅有的“爆品”就想讓品牌站穩腳跟,太子奶的如意算盤顯然打錯了。可以説,其走向沒落是必然的。

“爆品”和“品牌”之間屬於相輔相成的關係,企業的重心不論向哪一處過度傾斜,都有可能帶來無法挽回的後果。

因此,對於元氣森林而言,與其説是要在“造爆品”和“做品牌”中選定一條路,不如説是要在這二者之間找到平衡。

結語

乘着新消費的東風,我們見證了完美日記、元氣森林、三頓半等一眾國產品牌的崛起,但就品牌成長路徑而言,它們還只是走好了“0到1”的第一階段,接下去的階段才是檢驗品牌能否長紅的關鍵。

掙扎在“爆品”與“品牌”之間的元氣森林究竟能否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我們只能拭目以待了。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550 字。

轉載請註明: 元氣森林會是下一個農夫山泉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