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A股表現低迷,但難以阻擋醫藥板塊繼續爆發,輔助生殖、醫療美容、免疫治療、流感、病毒防治等相關板塊霸屏漲幅榜,醫藥主題基金盤中估值再度大漲。
截至4月26日,3月16日以來115只醫藥醫療主題的主動權益基金(各份額合併統計,下同)平均淨值增長率達14.14%,幾乎所有基金均斬獲正收益。其中,東吳智慧醫療量化策略A以27.23%的階段收益率領漲。
對於後市,大部分基金經理一致看好醫藥板塊的發展情景和投資價值。作為目前公募基金持倉市值較大的板塊,醫藥仍是價值投資的主賽道。
醫藥主題基金一枝獨秀
截至4月26日,3月16日以來115只醫藥醫療主題的主動權益基金(各份額合併統計,下同)平均淨值增長率達14.14%,幾乎所有基金均斬獲正收益。其中,東吳智慧醫療量化策略A以27.23%的階段收益率領漲。
總體看,超7成的主動權益類醫藥主題基金近一個多月以來取得10%以上的漲幅。
值得一提的是,春節後截至3月上旬核心資產經歷一波迅猛回調,醫藥板塊整體表現不佳,內部估值較高的細分賽道遭遇了較大回撤,相關主題基金受此拖累同樣淨值大跌。2月18日至3月15日,主動權益類醫藥主題基金平均跌幅達18.26%。
對於後市,大部分基金經理一致看好醫藥板塊的發展情景和投資價值。東吳智慧醫療量化基金經理趙梅玲認為,醫藥行業發展日新月異,短期可能會因為政策擔憂或者市場系統性調整而帶來板塊整體回調,但中長期看,醫藥行業始終存在需求強勁、業績持續增長的高景氣細分行業和發展方向,每次行業調整都可能帶來配置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多位知名基金經理今年一季度增持了醫藥股。據統計,包括張坤、劉彥春、謝治宇、劉格菘等在內的多位“頂流”基金經理都將醫藥醫療板塊作為挖掘投資機會的重要方向,佈局相關個股。
就醫藥主題基金而言,大多總體維持了高倉位的運作,在基金經理長期看好的創新藥產業鏈、醫療服務、高質量仿製藥的龍頭企業等方向進行了着重佈局。
公募人士認為,當前醫藥板塊估值壓力正被逐漸消化,行業主要公司基本面情況仍長期向好。作為目前公募基金持倉市值較大的板塊,醫藥仍是價值投資的主賽道。
落袋為安還是繼續持有?
有人將近期醫藥板塊的表現歸結為印度疫情大爆發。其實,把時間拉長,醫藥板塊已默默漲了一段時間。
醫藥是一個幾萬億的市場,同時細分領域特別多,而且每一個細分領域的節奏是不一樣的,都有自身的一些特點。所以不用太過擔心醫藥未來沒有機會。相反,在今年這種行情下,醫藥基金跑出來或更有希望。
鑑於目前醫藥板塊已經反彈了一段時間,醫藥主題基金也已經回本了,不少投資者開始糾結要落袋為安嗎?
實際上,醫藥行業長期回報非常高,據統計,醫藥主題基金近3年和近5年的平均回報率分別高達96.9%、141%。其中,不少績優產品的收益率更是遠遠超過行業平均水平。
醫藥作為剛性消費行業,不論在A股市場還是海外市場,均是長期走牛的行業。從長期視角看,醫藥行業是誕生牛股最多的板塊。
醫藥、醫療賽道在短期調整、又快速反彈之後,估值水平仍然處於較高估狀態。一些倉位較重、累計收益較高、有所回血的小夥伴,需要注意止盈或者止損,確保自己輕裝上陣。別心裏包袱很大,很容易被顛下車。
其次,對倉位合適的小夥伴,可以暫停定投,或者跟想買醫藥基金的投資者一樣,慢節奏的定投。
總之,基金回血要不要賣,需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能力,不能人云亦云。投資首先要自己舒服,假如因為投資總讓自己擔驚受怕還不如不投資。在保證自己投資舒服的情況下,再來做投資心態自然就好了很多,對於基金的買賣拿捏得會更加準確。
葛蘭、趙蓓、吳興武等你pick誰?
對於想要上車的投資者,該怎麼選醫藥主題基金呢?
首先,對於選擇被動指數基金還是主動管理基金,因為醫藥行業細分行業比較多(創新藥,仿製藥,原料藥等),投資邏輯差異比較大,而且也業績分化比較大。主動基金能夠通過選股,構建一定偏離度的組合來戰勝指數,主動管理能力突出的醫藥主題基金往往能夠通過精選個股,獲得更高的超額收益。所以建議選擇優秀基金經理管理的醫藥主題基金進行投資。
很多投資者會説,基金投資並不難,醫療中歐找葛蘭。
當然,除了葛蘭以外,還有很多醫藥領域的投資專家,比如趙蓓,葛晨,李佳存,樓慧源,蔣秀蕾,吳興武,楊楨宵等。這幾位都是市場上表現比較好的醫藥行業主題基金經理。
葛蘭:管理中歐醫療健康混合、中歐醫療創新股票等,重點佈局在創新藥產業鏈,換手率比較低,但管理規模較大。
趙蓓:管理工銀前沿醫療股票、工銀醫療保健股票,一方面關注個股的景氣度情況。另一方面,關注行業長期發展趨勢的優質成長個股,看好創新藥及創新藥產業鏈、創新醫療器械、醫療服務和不受醫藥控費影響的特色專科藥和器械。
葛晨:管理博時醫療保健行業混合,精選個股和細分行業,充分考慮疫情這個變量對公司的影響,換手率較高。
李佳存:管理招商醫藥健康產業股票,基金重點配置了創新藥產業鏈、疫苗、醫療器械、零售藥店等細分領域,換手率較低。
樓慧源:管理交銀醫藥創新股票,重點佈局創新藥和創新器械,醫療服務和醫療消費,以及醫藥研發和生產外包服務,換手率相對較高。該基金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會對股票類資產的佔比進行微調,有時候會低於90%,而其他幾隻基金一般股票佔比都在90%以上。
吳興武:管理廣發醫療保健股票,尋找護城河深、賽道長、具備進化能力的企業進行長期持有,伴隨優秀企業發展,換手率較低。
這幾隻基金過往表現都不錯,都非常優秀。作為行業基金,基金經理對行業都有深刻的理解和認知,配置方向總體趨同,不過,還是各有特點,短期的業績應該也是趨同的,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還是會表現出較大差異。
對比來看,任職年限最長的是趙蓓、葛蘭、楊楨宵,任職時間都超過5年。對比來看,葛蘭的管理規模和數量是最多的,其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混合最新規模超400億;趙蓓在幾何平均年化收益、任職以來的年化回報率等都比較穩定。三人都具備對應的醫學專業背景。趙蓓比葛蘭更穩健一些,而葛蘭的進攻性會更強。
任職低於五年的基金經理中,任職以來年化收益最高的是吳興武,其次是皮勁松,這兩人任職時間剛好是2018年熊市的最低點。能漲但不抗跌的是吳興武、樓慧源和蔣秀蕾。能漲抗跌的是譚冬寒,比較能抗跌的是劉瀟、皮勁松。
沒有所謂的完美的基金經理,要想收益高,必然是屬於進攻型,防守肯定是弱一點;防守強一點抗跌吧,那麼進攻性又沒那麼強。
吳興武、葛蘭則是典型的進攻型選手,兩人都是名聲在外,管理規模巨大,管理數量也很多。後起之秀當中的樓慧源、劉瀟、各有特點,一個偏進攻,一個偏防守。大家可以根據各自的風險偏好選擇適合自己的。
(文章整理自財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