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開局,廣東重磅推出“粵貿全球”線上展覽平台,助力企業數字化出海。實習生 李曉 攝
“We are here confirming the order(我們來確認訂單)。”當來自迪拜的採購商在線上回覆這句話時,佛山市粵金鴻貿易有限公司外貿經理Sunny和團隊成員有點激動,客户終於確認下單了。這個跨越6000多公里的跨國買賣,是在“粵貿全球”線上展覽平台上達成的。
僅今年上半年,像這樣的“雲”上貿易展會預計將達69場。這是“十四五”開局,廣東重磅推出的“粵貿全球”線上展覽平台。它不僅整合了全球各大行業優質採購商的平台資源,還提供保姆式的展會服務,對參展企業也有展位費補貼,推動企業數字化出海。
海關數據顯示,“十三五”時期,廣東外貿進出口總值達34.52萬億元,較“十二五”時期增長8.2%。“展望‘十四五’,廣東更要依靠轉型升級帶來外貿增長,這樣才是含金量高、可持續性強的發展。”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説,“粵貿全球”線上展覽平台幫助外貿企業低成本接入數字化商業生態,是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的結合,有助於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助力外貿企業數字化轉型。
“保姆式”服務護航線上出海
“我們在線上展會後台收到100家客户推薦、7份報價詢單和24個買家詢盤,憑藉其中一份報價詢單的契機,展會服務人員和我們通力合作,最終達成交易。”在Sunny看來,全球疫情持續蔓延,傳統線下國際貿易和交流活動受到嚴重阻礙,有效利用互聯網推動跨國溝通交流,成為當前的重要解困途徑。
然而,線上展會作為新生事物,與傳統線下展覽有較大區別。如何解決買賣雙方的信任問題,是最大的痛點。而“粵貿全球”線上展覽平台,則通過政府和展覽平台的資源整合,給了買賣雙方“信用身份證”。
去年下半年,廣東省商務廳通過委託第三方機構的方式,公開向全國遴選了一批具備線上展覽能力的會展企業、電商平台等組展單位,最終共有11家機構入選。這些機構都有主辦國際展會的豐富經驗。其中,既有像米奧會展這樣的中國會展第一股,也有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等知名行業商會,更有香港貿易發展局這樣的境外機構。
“我們的數字展會面向全球多個地區的126萬採購商,涵蓋美洲、中東、非洲大陸、中東歐地區以及RCEP國家。”米奧會展對外合作中心總經理章敏卿説,5年前,公司已開始搭建線上展會的平台,作為線下展會的補充,“以跟進展會結束後買賣雙方的對接洽談,更好地促成線下交易。”
突如其來的疫情,不僅讓線上展會的需求量大增,也對展會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大多數線上展覽平台都具備直播路演、主動查找買家、後台推送買家等功能,但如何將這些功能的實現落到實處,則考驗着平台的服務能力。
“過去展會線下服務才是核心,線上平台是配角,在疫情下變成主角了。但從線下到線上,服務場景是完全不一樣的。”章敏卿説,去年11月起,公司全新組建了數字商洽團隊,為每場視頻會議的買賣雙方配備2名外貿助理和1名翻譯。
“在參展過程中,米奧會展的服務人員都會從細節處指導展商如何有效利用線上展的每項功能。特別是平台的全球市場分析,通過搜索關鍵詞,就可以瞭解全球市場概況、出口趨勢、買家情況,對我們分析目標市場幫助很大。”Sunny説。
此外,無論是線上展會還是線下展會,如何精準匹配買賣資源最為重要。“根據參展企業的產品類別,我們會有針對性地向國外商協會、專業行業組織的採購商發出邀約。商會的行業專家也會審核雙方需求,來進行精準匹配,確保展會開展前雙方有初步瞭解,供需對應。”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相關負責人李寧燕説。
外貿企業擁抱數字化轉型
“這是我從業20年來沒有經歷過的。”廣州薈創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彬(化名)説,受疫情影響,很多客户都沒法近距離可視化溝通,往往只能通過微信等社交工具和郵件聯繫,溝通並不深入。“通過線上展覽平台可視化的方式,客户一邊看視頻,一邊諮詢更多更深入的產品信息和需求,也讓我們更好了解對方市場的變化和當前的供需狀態。”
過去,張彬認為,線上展會只是因為疫情影響,是一個臨時的過渡手段。但隨着使用體驗越來越深,他對線上展會也有了全新的認知。“過去我們是集中某個時間去國外參加實體展,在展會上等客户找我們。或者是客户定期飛來中國,到工廠談產品開發和設計。從需求到產品落地,時間間隔比較長,比較被動。”
“而通過線上展會平台,我們不僅開發了現有市場的新客户,如中東地區、獨聯體國家和中南美洲地區,還開拓了東南亞等新市場的客户,有的客户甚至都沒來過中國。”張彬説。
不少外貿企業從業人員都深深地體會到,線上展會是革命性的,改變了過去客户找產品、找工廠,企業找客户、推產品和研究市場的方式。張彬認為,通過一對一的線上商洽,能即時瞭解客户的需求變化,“碎片化的時間集合起來量非常大,這對線下展會是很好的補充。”
而對於更多傳統外貿企業來説,在適應展會的線上轉型之外,企業自身的數字化轉型升級也迫在眉睫。
“疫情下與國外客户的穩固聯繫是非常重要的,通過線上展覽平台,我們順利地對接到現有市場和新市場的客户需求。同時我們自己也在藉助數字化技術,進行線上轉型。”廣東愛禾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營銷總監陳妍説,去年疫情下,7月前企業都在奮力保訂單,7月後則開始求變,“我們直接成立了電商部門,新增了20多名員工。”
線上做生意和線下做生意也截然不同。“傳統外貿企業更多是線下渠道為主,面對的是B端,交易是訂單式的,更多的是製造思維。線上做生意,我們不僅要有庫存管理能力,還要面對大量的C端客户,對產品服務、數據分析能力等都有不同的要求。”陳妍説,更重要的是,數字化轉型,也有利於企業利用國內電商平台和跨境電商平台,搶抓國內國際兩個市場。“過去我們的內銷佔比只有15%,今年已經提升到35%了。”
在陳妍看來,“粵貿全球”線上展覽平台是對廣交會的有效補充。“廣交會的覆蓋面更廣,線上平台也是24小時不間斷直播,展期更為集中。而‘粵貿全球’線上展覽平台選擇範圍廣,針對不同地區的細分市場,企業可以有選擇地參與。”
“數字經濟的發展,包括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粵貿全球’計劃則推動了這‘兩化’的結合。一方面推動生產端的外貿企業數字轉型,另一方面也促進數字展會平台做大做強,是很好的結合點。”白明説,接下來要更精準對接企業和採購商,提升線上展會平台的服務能力,助力穩外貿。
●南方日報記者 昌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