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户端】;
10日上午,國家統計局發佈1月份CPI數據,同比下降0.3%,開年首月由漲轉降,這樣的數據在釋放怎樣的信息?而今年的春節與以往也不同,人員流動減少,留在當地過年的人數增加,這個春節,物價能穩定嗎?供應跟得上嗎?促消費會有效果嗎?《新聞1+1》今日連線國家發改委市場與價格研究所主任郭麗巖,共同關注:就地過年,“過”出了怎樣的新消費?
春節將至 買年貨成為首要選擇
今天(11日)上午10點,北京市大興區天宮院街道融匯社區等5個封控社區,解除封閉管控,買年貨、理頭髮成為了大家的首要選擇;而在全國各地的超市、市場裏,市民挑選商品,滿載而歸;今天(11日)上午國家統計局公佈了2021年1月份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1月份CPI為何出現負增長?春節錯月是主因
國家發改委市場與價格研究所主任 郭麗巖: 去年春節是在1月中下旬,今年春節是在2月中旬,去年春節前的購物、出行、旅遊主要消費集中爆發在1月份,所以那個時候消費起來了,價格起來了,對比基數就高了。今年春節相應的一些消費是分散在1月份和2月份上旬來進行的。由於去年1月份對比基數高,今年消費又分散在兩個月,所以相對而言今年的價格漲幅沒有去年高,所以CPI當中的新漲價因素對CPI的支撐就沒有去年那麼明顯,這個就是受春節錯月因素的影響。CPI不是我們某種商品的絕對價格,它是一個價格漲幅的概念。如同大家所看到的,這個月CPI可能是在零上下小幅波動的走勢,我們看CPI不能單看一個月的數值,還要看一個長期的趨勢。大家都記得物價從去年1月份的5.4%,持續降到了現在零左右,我認為説明了物價調控,重點商品民生保供穩價方面,其實做了大量工作,物價已經回落到平穩區間了,我認為物價是穩住了。
蔬菜價格上漲10.9%,主要受寒潮等極端天氣因素影響
國家發改委市場與價格研究所主任 郭麗巖: 在去年底今年初,我們基本上在全國比較大的範圍,經歷了前後兩波比較明顯的寒潮等極端天氣。在蔬菜當中,尤其是綠葉菜,受極端天氣影響,它的生產、調運,其實都會產生影響,這就讓局部市場的供應量趨於緊張,所以支撐了價格在往上走。極端天氣也好,還有當前疫情散發對於個別地區交通的影響,都在逐步退去。蔬菜尤其是綠葉菜,它的生養週期相對比較短,在極端天氣過後,主要的大城市和蔬菜主產地也是極力在恢復蔬菜種植,優先保證主要城鄉人羣的蔬菜供應。不斷檔,不脱銷的基礎之上,進一步通過壓實各個地方“菜藍子”工程的作用,通過平價商店投放一些低於市場價的蔬菜儲備等來穩定市場,平抑市場價格。就我們近期1月底、2月初對於蔬菜市場高頻數據的觀測,部分蔬菜品種的價格已經穩住了,有的已經是穩步向下調整的一個趨勢了。
如何看待豬肉價格同比下降3.9%?
國家發改委市場與價格研究所主任 郭麗巖: 豬肉價格下降3.9%,它其實是CPI當中豬肉價格同比的一個降幅,它是今年1月份和去年1月份相比的降幅,是相對的概念。我們要看的是豬肉的一個絕對價格,現在老百姓買的市場上的零售精瘦肉的價格,大概在29元左右,那麼2月份可能比1月份的高點下來一兩塊錢了。豬肉之前價格的上漲,其實跟前年,非洲豬瘟相關的疫情是關聯的,我們從非洲豬瘟疫情恢復之後,持續了一年多各個部門在激勵生豬產能不斷地恢復。據目前可看到的數據來講,去年底今年初,主要生豬產能恢復的水平,已經接近正常年份的90%了,上游生豬市場產能的恢復,就為下游我們豬肉市場有效供應量的增加,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支撐。豬肉是春節老百姓餐桌上最重要的一類過年的當家菜,它的價格恢復,其實對於我們穩住所有的重點民生商品的走勢而言,是具有標杆意義的。
春節將至,如何穩物價、促消費?
春節將至,在“就地過年”的倡議下,不少人留在城市過年,各地都在加大貨源組織和調運力度。針對“就地過年”帶來的消費需求增長,市場供應是否已經做好準備?價格又是否符合居民期待?
怎麼看待1月份CPI數據體現出來的消費疲軟?
國家發改委市場與價格研究所主任 郭麗巖: 當前消費的一個新的特徵,就是因為受到疫情散發等相關影響,原來更多接觸式的、集聚式的消費,變成現在更多是無接觸式的,通過網絡線上的消費在擴大。在出行旅遊消費下降的同時,我們也觀測到,自1月20號網上“年貨節”啓動以來,全國網絡零售額已經超過7000億的規模。尤其是網上餐飲消費,與去年同期相比是50%的增速,説明消費的形式和模式在當前發生了變化。今年新年新消費的最大特徵就是網絡線上消費替代了傳統消費,支撐起了今年節日性的消費。所以從整個消費來看,我們考慮到它形式模式的轉變,整個消費的規模其實應該是沒有降特別多的。
消費形式受限下,如何促消費?
國家發改委市場與價格研究所主任 郭麗巖: 消費的形式受限,但是消費的渠道和方式在不斷拓展,我們觀測到傳統的線下實體商家,在把它的商品服務轉到線上,提供一籃子的模式。原來餐飲我們外出就餐,現在可能是打包年貨套餐,打包年夜飯的形式,通過外賣配送到家庭。還有一類現在的商家,他們其實更多的挖掘不同年齡層次的人在過年期間不同的消費偏好,緊緊抓住商機,打健康牌,文化娛樂牌,網上年味的牌。像在這些方面,商家抓住商機之後,其實我們能夠觀測到,今年對於某些善於轉型,抓住商機,把線下品牌做到線上的,其實反倒是一個化危為機,不斷提升自己的一個很好的契機。
物價統計,消費類別納入新的消費形式,意味着什麼?
國家發改委市場與價格研究所主任 郭麗巖: CPI其實是離老百姓最近的宏觀物價指數之一,CPI根據居民消費支出結構,每五年調整一次,今年剛好又是基期輪換的這一年,從這個月開始調整。這次調整之後,我們的CPI典型商品籃子裏邊,加了更多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相關的消費,把這五年來居民消費支出當中,佔比較高、新凸顯出來的商品和消費納入到CPI的籃子當中,就是一個目的,使得我們CPI能夠更好地接近居民消費支出的結構,體現當前的消費物價真正的運行態勢。
在“就地過年”的倡導下
更多外地人羣加入本地春節消費
這個春節的整體消費情況
將會迎來巨大的增長
今天(11日)是除夕
祝大家過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