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來了,一倉難求。
4月18日,全國保障物流暢通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電視電話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要求,要着力穩定產業鏈供應鏈,通過2000億元科技創新再貸款和用於交通物流領域的1000億元再貸款撬動1萬億元資金。
上週,仲量聯行發佈2022年1-3月上海房地產市場報告。其中,在各種房地產細分門類中,一季度的物流地產表現最佳,淨吸納量錄得8.4萬平方米,非保税物流倉儲市場的空置率從9.7%下降至8.5%。
越來越多的房企進入物流地產。
物流地產屬於工業地產的範疇,指投資商投資開發的物流設施,比如物流倉庫、配送中心、分撥中心等。目前,中國物流地產行業目前呈現“一超多強”局面,專業物流地產企業包括洛斯、萬緯等,電商企業包括京東、阿里等,零售企業入局的則有百聯集團、東百集團等。克而瑞研究中心將房企佈局物流地產分為四種模式。
第一種由房企主導運營,通過設立獨立的物流地產板塊開發運營物流地產。如萬科集團推出的獨立物流品牌——萬緯物流。
第二種房企通過收購參股物流企業,佈局物流地產。如2021年6月,遠洋資本通過關聯公司從紅星美凱龍手中收購了7家物流子公司。
第三種是房企與物流企業合作,如中集集團引入碧桂園作為產城業務戰略投資者。
第四種則是房企與電商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如榮盛發展與菜鳥網絡達成戰略合作。
業內人士認為,傳統房地產企業入局物流地產,有三方面原因。其一,物流地產或成新“藍海”,國家紅利政策頻出,冷鏈物流成為國家重點支持方向。例如,2021年,國家發改委發佈《國家物流樞紐網絡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年)》,方案指出,將穩步推進120個左右國家物流樞紐佈局建設,支持城市羣內國家物流樞紐共建共享共用和一體化銜接;《“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曾提出,到2025年佈局建設100個左右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
其二,物流地產本身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電商和第三方物流的發展拉物流地產需求持續走高。相關資料指出,中國目前人均倉儲面積為0.4平方米/人,遠低於日本的4.0平方米/人和美國的5.4平方米/人。
其三,房企開始注重自身業務多元化拓展,將目光聚焦到物流地產,部分房企進入物流地產領域抱有投機心態。
物流地產優勢明顯,一方面,物流地產收入豐富,不僅有出租業務、服務管理業務、項目投資業務產出收益,還有土地增值以及其他來源收益;另一方面,物流地產利潤回報可觀,資料顯示,一線城市物流地產回報率達到6%-8%。
在住宅市場面臨不確定性,商業辦公地產又因疫情遇到市場轉折的背景下,物流地產重要性凸顯,但物流地產又是一個與整體經濟環境緊密相關的行業,並不適合短期投資。入局者越來越偏愛物流地產行業,該賽道是否還有機會。
遠洋資本董事總經理張煜華認為,物流地產是個小江湖,是細分的、比較窄的小眾市場。擁抱資本,才能一路相隨相伴;目標明確,才可互利共贏。
克而瑞研究中心的研究報告則指出,雖然物流地產需求旺盛,未來發展前景寬闊,收益回報可觀,還能夠實現資本閉環,但對於房企龐大的業務收入而言,仍難以起到支撐作用。
文章來源:樂居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