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再上“風口”!項目建設將加速推進,哪些公司有望受益?
10月21日,風電概念股集體飆漲。截止收盤,振江股份漲停,新強聯、天能重工、海力風電、大金重工、金雷股份等紛紛跟漲。
此番風電板塊因何漲停?目前整個風電產業鏈是什麼格局?又有哪個環節是盈利較為穩定的?
業績催化板塊行情
此番風電板塊的大漲離不開業績的支撐,近期多家風電企業公佈前三季度業績預告或前三季度報告,均為預增。
其中三峽能源前三季度業績快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74.06億元,同比增加48.27%;歸母淨利潤61.70億元,同比增加36.53%。
大連重工,預計今年前三季度實現歸母淨利2.2億元-2.50億元,同比增長138.44%-170.96%。
因物料搬運設備產品及冶金設備產品中的環保智能焦爐機械產品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明顯,帶動公司整體產品銷售利潤上升。
還有湘電股份預計歸母淨利潤將同比增長141.3%到175.58%;金開新能實現歸母淨利潤6.44億元,同比增加75.87%。
這些風電企業的業績表現亮眼與原材料價格下調不無關係。今年上半年,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行業裝機需求下滑以及產品銷售單價下降,使得風電零部件企業盈利能力普遍承壓。
但今年下半年以來,國際大宗商品持續大幅回調,銅、鐵、鋁等價格均重挫30%左右,使得風電板塊盈利能力改善。
產業鏈需求有望快速提升
風電板塊的大漲,與裝機需求高企也是關係密切。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等因素的影響,風電裝機量表現平平,尤其是7、8月份。據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今年1-8月風電累計新增裝機16.8GW,同比增長14.63%;7月、8月份裝機量分別僅為2GW和1.2GW。
與同為綠色能源的光伏行業相比,遠不及光伏的新增裝機量。數據顯示,光伏1-8月累計新增裝機規模44.78GW,同比增長106.4%
不過,從招標情況來看,上半年風電招標需求強勁,下半年裝機有望高增。
數據顯示,截止9月末,今年國內風電裝機量累計公開招標了67.6GW,同比增長118%,這也就意味着風電企業已經積壓了大量的訂單。
按照歷史經驗來看,我國風電裝機量歷來也是以下半年尤其是年底為主,在今年招標需求超標需求超出預期的情況下,下半年裝機有望高增,全年裝機併網有望創新高。
有機構預測指出,今年風電招標規模有望超過100GW,按70%—80%的項目於明年落地,預計2023年裝機規模有望達80GW左右,將出現大幅的補償性增長。
另外,近期還有多個海上風電項目進展公佈。
10月20日晚間,海力風電披露,擬10億元投建高端海上風電設備項目,實現北部區域市場佈局。10月13日,我國自主研製的金風科技13.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在福建三峽海上風電國際產業園下線。
在雙碳戰略與能耗雙控背景下,近年來國內各省市積極響應國家戰略決策,“十四五”期間預計國內新增海上風電併網裝機量有望超過60GW。
近日,海南正積極正積極推進海上風電項目開發建設,大唐海南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儋州12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申能海南CZ2海上風電示範項目接連獲批。
風電板塊有哪些機會?
機構普遍認為,下半年將迎來風電的密集交付期,產業鏈需求有望快速提升。
中銀證券就指出,長期來看,海風成本下降經濟性提升有望超預期,各地海風規劃陸續落地進一步夯實海風高景氣度。
國泰君安研報則認為,海風加速落地,設備廠商充分受益,2023-2030全球海風裝機高景氣,利好出口型企業。
風電的產業鏈上下游可分為零部件製造商、中游整機制造及配套商、下游風電運營商。那麼風電產業鏈有哪個環節是盈利較為穩定的呢?
從成本分佈上看,粗略上是40%的風機(含零部件),11%的塔筒,10%的海纜,20%的施工費用。未來隨着深海化的發展,海纜和塔筒樁基的初始投資比例有望提高,其他各環節都有降低成本的空間。
從國產化程度看,除主軸軸承外,其他環節基本實現國產化,而主軸、輪轂等鑄鍛件已實現優質企業出口。
更需要指出的是,海上風電比起陸上風電更具發展潛力。相較於陸上風電,海上風電被認為具有風機利用率更高、單機容量更大等顯著優勢。
平安證券建議,關注海上風電以及陸上風電兩條主線,海上風電有望迎來國內外需求共振;陸上風電受益於分散式風電等應用場景的打開,風機及零部件供需格局有望改善。
中泰證券指出,政策加持下中長期看風電新增裝機量將保持快速增長,短期看成本預期下降,預計上游零部件企業出貨有望在下半年快速釋放,業績環比改善。建議重點關注東方電纜、新強聯、大金重工、天順風能、恆潤股份、明陽智能、金風科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