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忙碌的券商營業部:北交所賬户“應開盡開” 爭搶機構及高淨值客户

由 湯生 發佈於 財經

  北交所的設立進一步完善了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而作為重要中介機構的券商正積極參與其中,着力推進北交所相關業務。

  日前,記者走訪了北京幾家券商營業部,多位券商人士向記者表示,“營業部採取‘應開盡開’的原則,對每一位符合條件的投資者都做到了信息的及時觸達。由於北交所的交易權限可以由原來的新三板精選層交易權限直接劃轉,來營業部辦理的客户不多;新開户投資者也可以完全實現線上辦理,如今券商線上化流程很完善。同時,機構客户較為積極。”

  採取“應開盡開”原則 信息及時觸達投資者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券商已配合完成北交所開市前的第二次全網測試。各項測試任務順利完成,參測機構技術系統運行平穩。同時,北交所還將在開市前聯合各參測機構進行通關測試。至此,距離北交所正式開市交易更近一步,投資者也躍躍欲試。

  走訪中,記者在一家頭部券商某營業部看到,現場開户、諮詢的投資者並不多,當記者諮詢北交所業務後,一位客户經理介紹稱:“公司總部通過官方網站、公眾號、APP、直播等渠道全方位向合格投資者宣傳並解讀北交所相關業務規則,合格投資者可以通過APP提交權限開通申請,預約開通的權限在北交所開市後即可正式交易,並不需要來營業部。”

  在另一家券商營業部,前台員工向記者介紹:“目前來營業部辦理北交所開户的,大多為老年人,他們更喜歡面對面詢問業務細節。”

  該前台員工還告訴記者:“我們營業部採取‘應開盡開’的原則,對每一位符合條件的投資者都做到了信息的及時觸達,並對投資者的具體疑問或者顧慮做詳細解釋。以客户的自主意願為前提,協助客户進行線上或臨櫃開通。”

  在當前競爭激勵的證券業,各家券商都特別珍惜機構及高淨值客户。一家中型券商營業部經理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我們會對高淨值、符合風險承受能力要求的客户,有針對性地通知他們開通新三板精選層交易權限。”

  上述頭部券商客户經理也介紹:“針對一些風險匹配合格,或者之前詢問過北交所開户的客户,我們都會有針對性地進行聯繫,但也要保持適當性。”

  中銀證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則表示,“公司已迅速制定了業務營銷方案,面對合格的北交所潛在投資者,有針對性地開展業務宣傳及業務辦理提醒,並進一步加大了線上線下的業務宣傳力度”。

  從機構開户流程來看,機構投資者准入雖不設資金門檻,但仍需北交所股票交易知識測評。

  開源證券中小盤首席分析師任浪表示:“伴隨着北交所投資機會的顯現,存量投資者的活躍度也將進一步提升。新增投資者的入場,疊加存量投資者活躍度提升,將大幅提升北交所和整體新三板的流動性和定價能力。”

  挖掘北交所設立帶來的投資機會

  北交所宣佈成立後,新三板的投資熱情也被點燃。“從9月2日宣佈設立北交所,到9月3日北交所公司完成工商註冊,再到9月5日至9月10日就多項基本業務規則徵求意見,北交所籌建速度可謂迅速。在政策利好提振之下,新三板市場連續上漲,精選層表現亮眼。”粵開證券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李興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李興認為:“可以從兩個方面挖掘北交所設立帶來的投資機會。首先,關注轉板預期較高的優質新三板企業;其二,關注新三板專精特新概念標的。根據工信部披露的專精特新小巨人培育企業名單,其中370家為新三板企業,包括10家精選層企業,同時還有超過4000家未上市掛牌企業,北交所設立的目標之一就是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預計後續將有更多專精特新企業掛牌新三板,登陸北交所。專精特新企業具備核心業務相對集中、盈利水平橫向領先、現金流健康和研發驅動力較強等優勢,建議持續關注新三板專精特新概念標的。”

  據記者瞭解,目前券商線上、線下開通北交所合格投資者權限的相關業務大部分都已準備就緒,可隨時配合交易所要求正式上線。不少券商通過線上、線下聯動方式,進行員工培訓,開展北交所業務學習及培訓。

  業界普遍認為,券商也將因北交所開市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李興表示:“北交所設立將直接利好券商,特別是券商投行和財富管理等核心業務條線。北交所將總體平移精選層各項制度,上市公司由創新層公司產生,同步試點證券發行註冊制,有利於拓寬券商投行業務賽道,特別是那些此前大力佈局新三板業務的中小券商,北交所上市公司業務或將為其帶來彎道超車的機遇。”

  在走訪中記者瞭解到,對於北交所,投資者仍然有很多疑問,例如“北交所與其他交易所的區別、北交所開户條件、交易規則、市場前景、以及新股發行上市的申購規則”等。

  上述中銀證券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積極開展投資者教育工作,通過手機APP、微信公眾號及線下投資者教育活動等多種形式,及時向投資者傳遞北交所相關制度要求、市場特徵、未來發展、業務辦理、交易規則等方面的專業信息,提升投資者對北交所的投資認知和業務熟悉程度。”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