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很多中小團隊會死在今年

導語

人生五十年,與天地長久相較,如夢又似幻。

20年初-21年中旬這段時間在我看來大概算是中國遊戲圈最好、最有生機的一年半,因為除了普遍認知的大廠外,很多中小團隊在這段時間獲得了過去難以想象的關注與曝光。

拿投資,擴招,做產品,搞商業遊戲與獨立遊戲的要多少有多少,一夜之間中國遊戲企業如雨後春筍般突然迎來了大量新鮮血液,可以想象,如果這些產品中大部分都能夠順利面世的話,不説百花齊放,總歸能結出比以往更多、更可口的果實。

可惜事與願違,我上面説的這個猜想建立在沒有2021下半年一系列事件發生的前提下,事實情況是不少吃到了2020-2021中旬紅利的中小團隊很大概率押不過幾年了,而諷刺的是在半年多以前他們還是紅利的受益者,轉眼間他們就由“受益”變成了“受害”。

我覺得,很多中小團隊會死在今年

身份調換,有時候就是一瞬間的事。

01

沒人投的第二輪

數額在200-500萬之間,團隊不超過10個人,項目完成度可能不到30%,2020年初開始拿到投資的中小團隊裏,同時符合以上這三個條件的團隊佔了很大的一部分。在我看來,資本泡沫散去之後,首當其衝的就是這類的團隊,身在成都的“少年”就是其中之一。

“少年”覺得自己押不過今年了,他是一位單機遊戲製作人,在2020的11月份拿了一筆上市大廠的投資,200萬+預付,當時他覺得這筆錢足夠他把項目做出來。現在,1年半時間已經過去,項目倒是出來了,但產品的底層邏輯與當初拿投資時候的版本已經是天差地別,玩家認這個,但距離正式上線顯然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去打磨。

壞消息是,團隊當時拿的200萬已經花去一大半,其中大部分用於人力支出上。他新招了程序與美術,哪怕是在成都這樣相對沒那麼卷的地方,一年多的成本加起來也已經超過百萬。

我覺得,很多中小團隊會死在今年

“不夠用,這麼下去肯定撐不到上線”,“少年”想盡快為團隊爭取第二輪融資,在去年11月開始就努力與資方進行接觸,但得到的結果卻是四處碰壁。“少年”甚至願意拿出超過第一輪的股權給之前投他們的資方,價格也很實誠,但對方仍然委婉拒絕了,而這在“少年”這裏已經是下策。

事實上,去年下半年開始像“少年”這種積極尋求第二輪融資真的太多,但最終能夠拿到的可能只佔其中的10%不到。一位關係很好的投資經理阿古告訴我,去年下半年的事情發生後,很多當初熱衷看國內團隊的公司基本上已經不看國內了,現在的主流方向肯定是優先海外團隊或者有全球研發、發行能力的中型團隊。

我覺得,很多中小團隊會死在今年

“除非你有大廠出來的title或者產品特別牛逼,不然基本沒戲”,阿古認為這在當前的情況下基本上成了行業的必然,在版號以及相關政策正式出來之前會一直持續下去。

一大波團隊面臨危險是肯定的,但某種意義上也算“優勝劣汰”,雖然手段與方式有些過於殘忍。

02

死刑緩期而已

同樣是中小團隊,在頭部大廠打拼10年、擔任過某王牌項目製作人的“狂徒”心裏其實也不踏實。

“狂徒”的創業項目是過去兩年在資本市場炙手可熱的二次元遊戲,他在去年七月份選擇出來創業,因為有着大廠光環,他出來的時候雖然沒有帶團隊,但那家大廠跟他熟悉的投資負責人卻一心想要投進去。

10%的股份,最瘋狂的時候他收到過4000萬的答覆,這個價格與體量放眼整個2020-2021,在國內都可以算作一個天價。當然,“狂徒”最後沒有拿這筆錢,而是在當時選擇了一家開價不算高但是氣質與團隊風格更契合的另一家大廠,但金額仍然超過了8位數。

20號人左右,做一個二次元項目,在2022年Q3開始小範圍測試,順利的話能夠在2023年Q2上線,“狂徒”一開始給公司的規劃本身沒什麼問題,但版號以及薛定諤的二次元風向,讓“狂徒”不敢輕舉妄動,

我覺得,很多中小團隊會死在今年

“主要是擔心兩個問題。一個是整體的世界觀、美術,如果政策有變,那麼你要麼出海要麼就改,這兩個都需要錢。第二個,現在的二次元市場太捲了,尤其是2D基本上已經卷上了天,全面All in美術資源需要更多的錢,幾千萬其實很快也就燒沒了”。

“狂徒”笑稱自己的情況大概叫“死刑緩期”,而我告訴他這算什麼,市面上比你更慘的大有人在。他有點後悔當初沒拿老東家的錢,但好消息是“狂徒”屬於前面提到的"10%",老東家對他還是非常友好,至少他暫時不用為活不下去而發愁。

但我很瞭解”狂徒“的為人,他帶着曾經的老朋友出來做新項目,聚散流沙,肯定不甘心就這麼迎來結局,只不過情況已經不是他能夠掌握的範疇了。

03

誤判與後果

2年前我寫過一篇名為《二次元遊戲下半場》的文章,裏面聊到了二次元市場的幾個趨勢,其中就提出國內的很多大廠都積極會切入二次元這個賽道,而隨着大廠們集體佈局二次元,國內的二次元遊戲將迎來一波噴發。

現在我得馬後炮一下為當初我下的這個結論道歉,因為大廠們集體搞二次元目前看來確實勉強了,沒有基因就是沒有基因,一味的堆錢堆資源遇上難伺候的二次元遊戲還就得做好大概率吃癟的準備。

我覺得,很多中小團隊會死在今年

前段時間被爆出砍項目的莉莉絲其實某種意義上説明了這一點,不是受到政策影響,而是業務方向上出了問題,而現在認為當初業務方向出了問題需要重新整理與評估的大廠又越來越多,這一點可以從一些人氣畫師的微博啥的就能看出一些端倪,越來越多的畫師在微博上發自己項目被砍的消息。

我覺得,很多中小團隊會死在今年

做了3年的《伊甸啓示錄》

我覺得,很多中小團隊會死在今年

杭州某大廠的二次元項目被砍

更可怕的是,這僅僅只是內部遭殃,還不算外在波及的其他團隊。要知道,過去兩年國內遊戲投資市場上最受關注的之一就是二次元項目,這其中大部分也在資本狂熱中拿到了投資,但現在很多大廠已經不再像兩年前那樣把二次元作為自己的核心賽道佈局,甚至在投資上也已經不再搭理,變臉比翻車還快。

一位出海大廠的投資負責人告訴我,對於他們目前已經投了的二次元項目,除了個別內部評估很高的產品,其他大部分他們都不會再繼續跟下一輪。

類似的情況也在某休閒遊戲大廠上出現。阿梓本是一家休閒遊戲大廠的製作人,2020年母公司想在二次元賽道上做嘗試,本身對二次元有着極高興趣的阿梓便跟母公司合夥成立了一家新公司,他拿60%的股份,一款有着強競技屬性的二次元卡牌遊戲就這麼誕生。

我覺得,很多中小團隊會死在今年

沒錯,這也是阿梓(霧)

2021年Q3季度,阿梓的遊戲完成度已經到了可以公測的水平,只差驗證遊戲的商業模式,如果版號順利能夠趕在2022年Q1上線。結果,2021年的市場變故讓他斷了這個念頭,更慘的是這次動盪也讓母公司自身難保。

母公司拿不出錢繼續養他們這支團隊了,一夜之間他們就從公司的寵兒變成了棄子。阿梓撐不下去,他找到我的時候母公司已經兩個月沒管過他們,他甚至已經願意讓別的公司把他們全部收編,哪怕不做二次元、放棄現在的項目也行。我幫阿梓聯繫了很多人,但結果並不理想。

我覺得,很多中小團隊會死在今年

好在,不願服輸的阿梓最後還是找到了投資。壞消息是,他做不成二次元而且要單獨出來,新項目可能是個單機,前途未卜。

END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上文裏聊到的這些案例實際上只是行業的冰山一角,真實情況、比之更惡劣的遠遠不止這些,但我相信在現在的環境下,他們的心情與文章裏提到的幾位肯定差不了太多,你説樂觀那肯定是樂觀不起來,要麼忙着死,要麼忙着活。

我覺得,很多中小團隊會死在今年

如今的國內遊戲圈這麼敏感是有道理的,沒人想整天自己嚇自己玩兒,聽着一點風聲草動與謠言就當真,確實是真的不想像4年前那次再來一遍,不然肯定摔的更狠。

你問我這是誰的鍋。

是“變臉比翻車還快、始亂終棄”的大廠們?

是可能沒認識到自己實力的中小團隊?

亦或者,那股資本熱潮本不應該出現?

都是泡沫。就這樣吧,今年還長着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77 字。

轉載請註明: 我覺得,很多中小團隊會死在今年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