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 》(記者 陳美)訊,近日,一篇《IR募資,重新回到個人LP的酒桌上》的文章,引發了業內對GP募資難的關注。
隔日,在某機構的內部會議上,記者獲悉,業內人士均認為,一級市場GP募集難的問題沒有改,有人甚至用“披荊斬棘”來容易。
國資成主流LP
10月21日,某中部創投機構在面對記者這一問題時表示:“募資這塊,是合夥人在負責。我只是看項目,有好的項目,我這邊立項,然後走流程。“
在交談中,該位投資經理稱,“最近我們合夥人確實在組建新的基金,專投實體、技術類的。但也沒有聽到他説,有碰壁什麼的。”
但在廣州,一位在VC行業幹過的投資人告訴記者:這幾年的市場環境在變。“以前基本不拿國資的錢,什麼國資、母基金根本沒有這麼一説。但最近三五年來,市場開始是流行引導基金,募集的風向也就變了。”
與此同時,滬上一IR人士也對記者表示,目前國內的LP分很多種。“具體需求都不一樣,GP要一下子找到合適的LP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在該位IR人士看來,現在國內,國資和財政資金投資的持續性會長一點,但會進行一些窗口指導。“去拜訪的話,除了找對人,還需要滿足這些長期資金的需求。”
同時,該IR人士認為,現在產業資本是一個上升的趨勢。“越來越多的企業在上市之後,有了創新佈局的需求。因此,會自己做LP,與此同時一些企業會反哺GP。“
記者看到,2014年曹毅離開紅杉中國後,創立了源碼資本,首期募集1億美金。其中,字節跳動的張一鳴就是LP。而在字節跳動成立早期,源碼資本曹毅的對其進行了數百萬的天使輪風險投資。如今看來,也算是“投桃報李”。
此外,小鵬企業成功上市後,何小鵬在當年的“2020-2021財富最快成長50人”榜單上,以超過900%的增幅高居榜首。實現財富自由後,何小鵬也成為了非凡母基金、亦聯資本、晨興資本、昆仲資本、變量資本等的LP。而這些資本,在其創業時,均幫助過他。
至於個人LP,上述IR人士則表示,“前幾年這些高淨值人羣會投一些白馬類基金,但現在已經有轉向黑馬基金的趨勢”。
LP和GP究竟如何才能“配對”?
市場風向變了,但無論是國資的出現,還是產業資本的“冒尖”,甚至是個人LP的訴求,記者發現,作為LP們,要找到合適的GP,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一些LP甚至直言:“投之前是甲方,但投完後,可能就變成乙方了。”
與此同時,LP與GP之間可能也存在博弈。“如果被投基金,業績一般,那麼信任度就會變得比較薄弱。一旦踩到不好的行業,LP更是着急。”有LP人士稱,因此一些LP希望被投的GP信息披露更透明。要不然,一些基金在5到6年到期後,LP就撤退了。這時,GP也很難受。
總之,在現有的風向下,多位人士認為,GP和LP是相互成就的關係,如果GP投的好,那LP也會有更多錢投給GP。
而在現實中,LP已開始GP化。比如寧德時代,在二級市場上募了很多錢後,還是轉投到一級市場。“此外,也有一些上市公司也開始和各地政府,和金融機構合作進行投資。”有LP觀察人士稱。
不過,另外創投圈人士認為,同質化一般只會出現在C級GP中,而A級GP是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他們有敏鋭地預判的能力。這也是一個行業有頭部GP與腰部GP的區別。
但無論如何,在LP和GP的“配對”的過程中,投資回報仍是不可避免的話題。
記者瞭解到,在一些LP的投資準則中,投資週期和投資回報,都有詳細規定。“比如,一些LP希望4-5年可以回本,這樣投資回報曲線會更快一些。而一些LP則更現實,要求3年左右就有較好的收益呈現。但一些基金步子邁得較大,過了幾年,收益體現都比較慢,這也是造成GP不容易拿到錢的原因。”上述LP觀察人士説道。
因此,在募集難的背景下,GP究竟如何能把自己“立”起來?有觀察人士建議,GP們可以先找一個國資的基石投資人,作為底倉。然後,邊投邊募資。“總之,先把自己立起來,把儲備的項目投進入,然後再將產業引進來,做出業績之後,會是一個較大的加分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