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浪潮跌宕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黑板洞察(ID:heibandongcha),創業邦經授權發佈。

導語

從零到一,從無到有,是個艱辛的過程,大學生創業即是最好的詮釋。近幾年,其也愈發受到社會重點關注。就在近日,浙江省人社廳明確表示,“高校畢業生到浙江創業,可申請貸款 10 萬到 50 萬。如果創業失敗,貸款 10 萬以下的由政府代償,貸款 10 萬以上的部分,由政府代償 80%”。政策一出,便引發廣泛熱討,再次為大學生創業領域加了把“乾柴”。

顯而易見,創業已成為大學生正常擇業之外的新選項,更多學生畢業後選擇自起爐灶,甚至部分學生在校內就開始接觸一些創業性質的項目。那麼,創業對剛走出象牙塔初出茅廬的大學生而言,究竟有多大吸引力,整體環境又有多大空間供學生施展拳腳呢?

01 就業倒逼&政策扶持,創業不再是黃粱一夢

客觀來講,促使大學生萌生創業念頭除主觀意願外,很大程度上與我國當下的就業形勢密不可分。數據顯示,我國的應屆畢業生數量每年都在攀升,2014 年,當時我國應屆畢業生為 727 萬人,2015 年上漲到 749 萬人。而近五年,我國應屆畢業生已經連續突破 800 萬以及 900 萬大關。其中,2018 年為 820 萬人,2021 年這一數字則突破 900 萬,達到了 909 萬。

應屆畢業生數量越來越多,使得原本稀缺的崗位更加緊張,薪資待遇較為不錯的職位往往一搶而空。激烈的競爭壓力下,更多大學生選擇另闢蹊徑,邁向了自主創業之路。中國人民大學曾做過一項調查,通過對全國 31 個省自治區市、1767 所高校 43 萬多名在校或剛畢業大學生的問卷調查發現,調查樣本中,有 89.8% 的在校大學生曾經考慮過創業;18.2% 的學生有強烈的創業意向;有 12 萬名大學生正在創業或曾有過創業經歷,佔調查總人數的 28%。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表示,2015 年以來,教育部會同中央有關部門推動大學生創新創業,舉辦了七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累計共吸引 603 萬個團隊 2533 萬名大學生參賽,培養了一大批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青春力量,成功孵化了一批高質量創新創業項目。可見,創業已逐漸走到台前,不再是一場看不見摸不着的“白日夢”,與大學生青澀、稚嫩形象的違和度越來越低,儼然成為許多學生面對現實解決就業問題的途徑之一。

大學生創業浪潮跌宕

創業浪潮澎湃與我國大力鼓勵大學生創業的政策密不可分。早在 2012 年 8 月,教育部為進一步推進高校創業工作,出台了具有標誌性意義的《普通本科學校創業教育教學基本要求(試行)》,將創業教育作為高校必修課,並系統性地提出了高校創業教育教學大綱。

2015 年 5 月,《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出台,明確了推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目的、方式方法以及目標;次年 5 月,國務院又發佈《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建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的實施意見》,推動中國的創新創業教育向綜合性、實效性發展。

尤其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相關利好消息層出不窮,扶持力度越來越大,大學生創業有了新的平台和契機。去年 10 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據悉,該《意見》由教育部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 15 個部門共同研製,是史上第一次由國務院出台的專門針對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政策文件,具體對 18 項具體任務逐項明確了責任部門,督促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各項政策的落實。

02 創意、資本、恆心…大學生創業長路漫漫

創業並非易事,對初入社會乳臭未乾的大學生更是如此,一切都是白手起家。目前我國大學生創業整體而言成功率較低,基本只在 20% 左右甚至更低。創業能否成功也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前文提及的政治因素以及經濟、社會、文化等等。回到具體實施環節上,我們可簡單劃分為早期創意想法(做什麼)、中前期資本投入(誰來支持)、長期意願態度(怎麼做)。

首先,針對早期創意,大學生很容易陷入設想簡單、脱離實際的陷阱,對創業的理解只停留在美好的想法與創意上。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喜歡別出心裁用一些看似新奇的創意來博人眼球,以達到招商引資的目的。採取行動之前天馬行空固然沒錯,創業重點也在於“創”字,但脱離實際的創新反而會成為枷鎖徒增成本,最終“輸”在起跑線上。

資金則是影響大學生創業的又一先決條件,一些前景很不錯的項目,最終因為資金斷裂胎死腹中的比比皆是。因此,對大學生而言,如何能在創業早期融到啓動金至關重要。一般而言,大學生創業的資金主要來源 4 種方式途徑。

大學生創業浪潮跌宕

其一,自有資金,據麥可思數據顯示,父母、個人儲蓄和親友贊助是大學生創業的主要資金來源,佔到了總來源的 80% 以上;其二,大學生創業貸款,隨着國家對大學生創業的日益支持和重視,各級政府出台了許多針對大學生創業的貸款優惠政策;其三,創業扶植資金,相關金融機構出台的一些有針對大學生創業資金扶持政策;其四,風險投資,年輕人創業最為青睞的資金來源,最大優勢在於即使失敗,也不會背上債務。

無論哪種融資方式,都需要自身強大且堅定的信念決心,堅持長期主義。創業過程中,一定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挫折和失敗,大學生由於社會經驗不足,很難形成良好的心理準備和解決方法。一遇挫折就沮喪消沉,感到無力茫然屢見不鮮,許多早期夭折乃至中後期無疾而終的項目即是如此,這也是大學生參與創業的一大劣勢。

紙上得來終覺淺,急於求成心理的驅使,市場意識及商業管理經驗的相對缺乏,大學生即使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但真正實踐起來往往卻是另外一回事。

03 沉着思考冷靜研判,創業絕非説幹就幹

目前大學生在進行創新創業過程中,面臨着各種各樣的問題。雖然我國正在力推大學生自主創業,但制約創業成功的因素除了政府政策支持、創意創新、金融背景等等外,還包括疫情這種不可抗力因素。

受疫情影響,這兩年大學生的創業熱情有所消退。在慢就業、不就業、穩就業的背景下,許多大學畢業生的創業意願幾乎被消耗殆盡,寧願選擇一些待遇一般但穩定的工作,也不想涉足創業“雷池”半步。同時,伴隨就業心態的變化以及研究生、公考等人才招錄的擴招,大學生的創業熱度也開始分散,逐漸歸於理性保守。

大學生創業浪潮跌宕


針對大環境面臨的一系列挑戰,國家也在積極尋找解決措施。最新發布《關於進一步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的明確提出,要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優化大學生創新創業環境、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服務平台建設、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成果轉化、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信息服務,同時規定畢業後創業的大學生可按規定繳納“五險一金”。

尤其在資金扶持環節,《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大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財税扶持和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包括落實落細減税降費政策,做好納税服務,強化精準支持;鼓勵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商業可持續原則對大學生創業項目提供金融服務,解決大學生創業融資難題;引導創新創業平台投資基金和社會資本參與大學生創業項目早期投資與投智等。

具體到地方,除浙江省外,像湖北這樣的省份將創業扶持資金額度,由 2-20 萬元提高至 5-50 萬元。並幫助提升創業能力,將創業培訓補貼標準按培訓類別調整為 300 元、1200 元、1500 元,進一步促進技能就業,將職業技能提升補貼性培訓對象擴大到畢業年度畢業生。

總的來看,國家及地方的扶持力度在不斷加大,大學生創業的後顧之憂在持續減少。同時,我們也應泰然面對現實,當下我國已經度過大學生創業最火熱的時間節點,尤其就業環境下行、疫情反覆的光景下,大學生創業需冷靜下來反覆揣摩。

結語

在社會大環境為創業提供良好發展機遇的今天,大學生進行創業活動已十分普遍。短期來看,中國需要更多的創業項目及創業公司來吞吐日益嚴峻的就業壓力;長遠來看,中國更需大批創新型人才促進國家向前發展。不論大學生創業成功與否,對個體而言都是一次很好的試煉,對國家而言則是一項關係社會長足穩定發展的民生工程。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289 字。

轉載請註明: 大學生創業浪潮跌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