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
16日上午,國家統計局公佈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後,不少人驚呼,“增速真高啊!”“牛啊!”
且慢!
這個18.3%可不能簡單直觀地看。受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去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同比下降6.8%。今年一季度的18.3%,受到這個較低基數,以及今年春節員工就地過年工作日有所增加等不可比因素影響。
那麼,怎麼看待中國經濟一季度的運行情況呢?作為“十四五”開局之年的首個季報,一季度經濟運行都有哪些亮點?還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麻辣姐這就給您逐一梳理。
經濟恢復的態勢在持續,積極因素在累積增多
儘管不能對18.3%的增速盲目樂觀,但按可比價計算,今年一季度經濟增速比2020年四季度環比增長0.6%,比2019年一季度增長10.3%,兩年平均增長5.0%。總體上看,我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開局良好。
“今年同比增速呈現出和往年不同的趨勢。我們在判斷經濟形勢時需要從多個角度進行判斷。”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表示,今年一季度,面對冬春疫情考驗和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得到了鞏固和拓展。
生產需求持續改善。在市場需求逐步恢復、上年基數較低、就地過年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今年一季度主要指標都呈現了兩位數的增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4.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3.9%,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6%,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長29.2%。從季度環比看,一季度規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四季度環比增長2.01%,社零總額環比增長1.86%,固定資產投資環比增長2.06%。從兩年平均的增速看,一季度規上工業增加值兩年平均增長6.8%,社零總額兩年平均增長4.2%,固定資產投資兩年平均增長2.9%,貨物進出口總額兩年平均增速也接近10%。“綜合這些指標來判斷,經濟總體處於穩定恢復的狀態中。”劉愛華説。
就業物價總體穩定。一季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4%,同比下降0.4個百分點。其中3月份為5.3%,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比2月下降0.2個百分點。一季度全國城鎮新增就業297萬人,完成了全年預定目標任務的27%。從物價看,一季度居民消費價格同比持平,其中3月份由上月的下降0.2%轉為上漲0.4%,漲勢比較温和。
新動能快速成長。一季度,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同比增長31.2%,兩年平均增長12.3%;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9.9%,兩年平均增長9.7%,均快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整體增速。一季度,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37.3%,兩年平均增長9.9%,快於全部投資7個百分點。此外,一季度,智能低碳產品產量快速增長,像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微型計算機設備產量同比分別增長了3.1倍、1.1倍,73.6%,兩年平均增速都超過兩位數。
質量效益穩步提高。看企業,1—2月份,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79倍,兩年平均增長31.2%;規上服務業企業扭虧為盈,實現利潤總額達到了1690億元。居民收入繼續增加,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實際增長13.7%,兩年平均增長4.5%;農村居民收入增長快於城鎮居民。單位GDP能耗繼續下降,初步核算,一季度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同比下降了3.1%。
市場預期穩中向好。3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為51.9%,比上月上升1.3個百分點,連續13個月位於景氣區間;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6.3%,上升4.9個百分點;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5.3%,上升3.7個百分點。
“從以上五個方面來看,今年一季度經濟恢復的態勢在持續,積極的因素在累積增多。”劉愛華説。
消費市場快速恢復,製造業投資還沒有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作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消費數據最受關注。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3.9%,兩年平均增長4.2%,呈現恢復性較快增長。
商品零售保持較快增長。一季度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30.4%,兩年平均增長4.8%。其中,限額以上單位全部18個類別商品零售額增速均超過10%。
網上銷售增長勢頭良好。一季度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兩年平均增長15.4%,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比達到21.9%。
接觸性消費快速恢復。3月份,餐飲收入兩年平均增長達到0.9%,從2020年以來首次月度規模高於2019年同期。從線下消費看,一季度限額以上零售業實體店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42.2%,兩年平均增長4.5%,比1—2月份加快0.4個百分點。餐飲、線下消費等前期受到制約的消費領域正快速恢復。
剛剛過去的清明假期更證明了消費市場在快速恢復。小長假期間,全國國內旅遊出遊人數達到1.02億人次,恢復到疫情前同期的94.5%;全國鐵路旅客發送量比2020年同期增長225.8%,恢復至2019年的92.4%;清明假期三天電影總票房突破8億,刷新了歷史同期票房最高紀錄。
“上年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下降了19%,在這樣一個低基數的基礎上,目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表現出30%以上的比較高的增長。還有一方面,消費環境持續改善帶來居民信心的增強;居民收入的回升帶來消費能力穩步提升;擴內需促消費政策的帶動,帶來重要商品的銷售保持增長,這都是推動一季度消費市場呈現快速恢復的原因。”劉愛華説。
下一階段消費市場可能會呈現什麼樣的恢復態勢?
劉愛華分析,總體上來看,從去年以來,消費市場經受住了疫情衝擊的嚴峻考驗,超大規模市場的優勢明顯,消費升級的態勢也沒有改變。從未來看,隨着經濟的穩步恢復,居民就業收入將繼續改善,有利於進一步增強消費能力。我國應對疫情的能力提升,精準防控做得更加到位,也有利於消費環境的改善。擴內需促消費的政策效應也在不斷顯現,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都有利於促進消費市場的穩定復甦。
在整體需求快速恢復過程中,也有一些領域還沒有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這就包括製造業投資。
一季度,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9.8%,但兩年平均下降2%。“這就意味着目前製造業投資的水平相當於疫情前的96%左右,説明製造業投資還沒有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劉愛華分析,一方面,企業的生產經營面臨比較多的困難,投資仍然有一定的顧慮。另一方面,投資主體對整體市場也在觀察之中。“有利於製造業投資恢復的因素在慢慢累積和增加,比如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利潤同比大幅增長,增長了1.79倍,兩年平均增長達到了31.2%。可以説,企業的效益在提升。”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一些重大的工程項目都在安排之中,在“兩新一重”、傳統產業改造、新興產業等領域,都有大量的投資空間。“隨着經濟整體恢復的推進、企業效益的好轉,企業的信心會慢慢得到增強,製造業提升的空間還是很大的,我們對製造業投資的恢復還是很有信心的。”劉愛華説。
國際社會調高中國經濟預期,中國經濟有能力保持穩中向好的態勢
最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2021年全年的經濟增速進行了修訂,把中國全年的經濟增速預期提高到了8.4%。
“預測結果的調整顯示了國際社會對中國全年經濟發展的信心和期望。中國經濟全年有望保持穩中加固、穩中向好的態勢。”劉愛華説。
內生動力在持續增強。看消費,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4.2%,比1—2月份加快了0.4個百分點。看投資,一季度高技術投資和社會領域投資兩年平均分別增長9.9%和9.6%,投資結構繼續優化,且隨着政策、項目、資金等各項要素支持的逐步落地,投資有望保持穩步恢復的態勢。看進口,3月份當月進口同比增長27.7%,是今年以來首次高於出口增速,説明內需恢復勢頭是在不斷鞏固增強的。
供給質量在持續提升。產業結構轉型在持續推進,剛才介紹的數據中,高技術產業生產和投資都是高於平均增速的;產能利用率在不斷提高,一季度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達到了77.2%,比上年同期提高了9.9個百分點,而且77.2%的水平也是2013年以來同期的最高值。服務業穩步恢復,一季度服務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8.3%,高於第二產業21.1個百分點。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50.9%,繼續發揮着增長主動力的作用。
市場的活力在持續釋放。今年以來,宏觀政策繼續為市場主體紓困,保持必要的支持力度。優化和落實減税政策,幫助市場主體恢復元氣、增強活力。市場主體快速增長,日均新設市場主體呈現了兩位數增長。企業預期也是穩中向好。3月份,製造業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預期指數、非製造業企業的業務活動預期指數都在60%上下,都保持了比較高的水平。
“這些領域的恢復態勢和中國經濟長期擁有的物質基礎雄厚、產業體系完整、人力資源豐富等長期優勢結合在一起,中國經濟全年延續穩中加固、穩中向好的態勢是有基礎有條件的。”劉愛華説,目前全球疫情、經濟環境仍然存在比較強的不確定不穩定性,我們對這些方面的因素要保持清醒;國內恢復的基礎還不太牢固,部分服務業、小微企業增長仍然偏慢。面對經濟恢復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我們還是要按照政府工作報告的部署,持續鞏固“穩”的基礎,積蓄“進”的力量,守住“保”的底線,促進全年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麻辣財經工作室 )
作者:陸婭楠
來源:人民日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