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首次打新,併購買業績虧損的股票:價值投資還管用嗎
硅谷雲計算服務公司Snowflake在美國紐交所上市,這家公司上市可不簡單,連破以價值投資聞名的巴菲特三道命門。
伯克希爾·哈撒韋在Snowflake上市時直接購買2.5億美元的股票,巴菲特還將從Snowflake的一位投資人手中再購買價值超3.2億美元的股票。
伯克希爾·哈撒韋罕見地以IPO價格購買股票。
眾所周知,巴菲特以遠離IPO股票而聞名,這是他55年來首次打新。
而這家公司,也是巴菲特經常説看不懂的科技公司,雖然是雲計算服務領域的有力競爭者,但也不是行業龍頭。
更讓人看不懂的是,這家公司並沒有盈利,而是業績虧損的股票,僅上半年就虧損1.71億美元。
按照新華社某記者的説法,不能炒差啊,沒有業績支撐的股票就是垃圾股,要買業績優秀的股票,那才是價值投資。
看來,價值投資發明人巴菲特,狠狠地打了新華社某記者的臉——誰説業績虧損就是垃圾股,我看你才是垃圾。
連巴菲特都買業績虧損的科技股了,在2020年,還有什麼不可能發生的?
巴菲特購買這家公司股票,符合他的價值投資理論嗎?
我們先來回顧下,巴菲特的投資理念吧。
影響巴菲特一生的三個男人,他老爸霍華德·巴菲特,他老師本傑明·格雷厄姆,他拍檔查理·芒格。
下面我們一個個來説。
先説霍華德·巴菲特。
霍華德是一位職業的股票經紀人,不過他更大的興趣是政治。
霍華德還曾經一度在華盛頓擔任了國會議的職務,但是為人正直的霍華德也因此得罪了很多人,在仕途上並沒有特別高的成就。
另外作為股票經紀人,霍華德也沒有取得很大的成績,所以巴菲特並不是“富二代”,他沒有從父親那裏繼承到財產。
但是霍華德卻給巴菲特留下了一種無價的財富:“內部記分卡”。
內部記分卡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先來解釋一下它的反義詞,“外部記分卡”,這個詞更好理解一點。
按常理,人是社會動物,做什麼事的時候會站在別人的視角來審視一下,非常重視外部的世界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這就是典型的按照外部記分卡行事的人。
那麼內部記分卡就正好相反,一個人從不關注外部世界是如何評價自己,而是根據自己的內在標準和價值觀行事,不會受到外界干擾和權威的影響。
簡而言之,一個按照內部記分卡做事情的人,他就是獨立思考、有主見的人。
這個寶貴的品質使得巴菲特在漫長的投資生涯中,能夠做到不受外界的干擾,獨立而理性地思考,在做重大金融決策的時候不會搖擺不定,在金融市場動盪的時候依然能夠堅持自己的投資準則。
為了闡述清楚內部記分卡對於自己的投資生涯的重要作用,巴菲特用一道選擇題來説明,他問:你是想被當作世界最偉大,但實際上卻是全世界最糟糕的投資者,還是願意被認為是全世界最無能,而實際上卻是最優秀的投資者呢?
很顯然,巴菲特用實際行動給出了他的答案。
1999年互聯網風起雲湧,IT產業爆發性的成長不僅誕生了很多世界級的富豪,而且讓所有人都沉浸在瘋狂上漲的股票市場中。
巴菲特卻在這個時候“不合時宜”地批評了互聯網產業,他認為這些公司的產品對未來的依賴太重了,公司的價值都在不確定的未來,他不看好IT產業。
結果大家都知道了,進入新千年科技股泡沫破滅,大部分IT新貴都煙消雲散,很多投資人都破產倒閉,巴菲特和他的伯克希爾·哈撒韋毫髮無損。
巴菲特在長達幾十年的投資生涯裏,經歷了多次股災,卻依然能夠保持卓越的投資收益,和他在關鍵時刻能夠堅持內部記分卡、不盲從、相信自己的判斷是密不可分的。
巴菲特總是願意把他自己的成功歸結於好運氣,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他出生在一個環境良好的家庭,他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巴菲特認為,父母是自己在世界上最大的財富,雖然他從來沒有從父母那裏繼承任何財產。
1999年,巴菲特不看好科技股,2020年,巴菲特買入業績虧損的科技公司,你説巴菲特變了嗎?
或許巴菲特只是在堅持他的內部記分卡,不去聽他人怎麼評價,只相信自己的判斷。
對巴菲特人生產生重大影響的第二個男人:本傑明·格雷厄姆。
巴菲特去哥倫比亞大學上學的時候,就已經是一位在當地小有名氣的商人了。
在哥倫比亞大學,他遇到了一位帶領自己走上職業投資人道路的老師,這個人就是格雷厄姆。
格雷厄姆在當時被譽為“華爾街教父”,是一位非常資深的股票投資人,他1949年出版了《聰明的投資者》這本書,用一種老百姓都能看得懂的方式闡述了股票市場的運行規律,展示了他是如何用理性和數學方法對股票進行估值的。
在格雷厄姆之前,沒有人能講清楚股票市場到底是怎麼運行的,投資也沒有系統性,更像是賭博。
巴菲特的大學室友回憶,巴菲特讀《聰明的投資者》這本書,就像是找到了上帝一樣激動。
巴菲特除了從格雷厄姆這裏學到了科學系統地分析股票市場的方法之外,還學習了非常重要的投資理念——“煙蒂”
所謂煙蒂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香煙吸到最後,剩下的那個小煙頭,也有人俗稱叫煙屁股。
煙蒂,就是格雷厄姆最重要的投資理念之一。
在格雷厄姆看來,便宜又不受寵的股票,就像是被隨手丟在地上的、被碾碎的煙蒂一樣,這些都是別人看來有些骯髒的垃圾。
但是格雷厄姆非常擅長找到這些煙蒂,並且點燃它們,然後滿滿吸上一口,榨取最後一點價值。
聽上去很簡單,但是並不是人人都可以輕易地找到煙蒂。
因為大量的煙蒂都是骯髒的垃圾,只有很少的煙蒂值得投資。
為此,格雷厄姆研究了一整套投資煙蒂公司的方法,其中的一個核心關鍵點就是如何把風險控制在安全範圍之內。
這個關鍵點説起來也很簡單。任何一家企業都會有屬於自己的資產,當然也有負債,當賣掉所有的資產並支付債務之後,如果還有剩餘,那麼就是股東權益,也叫淨資產。
格雷厄姆的邏輯是,這些公司儘管處於低迷甚至虧損的狀態,很有可能是因為外部環境所導致的,一旦環境好轉,股票價格就會上漲,那麼在冬天買便宜的股票,就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情,而且,就算最差的結果——破產清算出現,也能賺一筆。
所以格雷厄姆的投資策略就是在資本市場尋找那些價格低迷、無人問津的股票,然後從這些股票裏尋找出公司實際價值大於股票價值的煙蒂公司進行投資。
在跟隨格雷厄姆學習投資的時間裏,巴菲特接受了成為一流專業投資人的系統性培訓。
他熟練地掌握了格雷厄姆煙蒂投資的精髓,併成功地在市場上進行實踐。
在巴菲特早年投資歲月裏,大部分公司的股票都價格便宜,他就像彎腰撿無人問津的煙蒂一樣,把股票一把一把地積攢在一起。
而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些煙蒂都在日後為巴菲特帶來了巨大的財富。
你看,其實巴菲特早年間也買過業績虧損的股票,也是靠“炒小炒差”的垃圾股起家的。
第三位對巴菲特影響深遠的男人:大名鼎鼎的查理·芒格。
查理·芒格是巴菲特多年的好搭檔,可以説,是兩個人一起合夥打造了伯克希爾·哈撒韋帝國,創造了有史以來最優異的投記紀錄。
在巴菲特和芒格漫長的合作生涯中,兩人都是互相影響,吸收對方的長處。
兩人自從1959年在朋友組織的午餐上認識之後,就一見如故,熱烈的交談從那時候開始持續到今天,已經將近六十年,他們之間的友誼也是金融世界裏的一段佳話。
雖然在外人看來,巴菲特名氣更大一些,但是芒格的粉絲也不少。
芒格為巴菲特帶來了很多新的投資理念,也幫助巴菲特完善了自己的投資哲學。
比如巴菲特就常常提到芒格的“鞋釦理論”,並表示這個理論給了他很深的啓發。
所謂鞋釦,就是過去老式皮鞋上的金屬釦子,可以固定鞋帶的小玩意兒。
鞋釦理論來自於芒格一個同學的父親。
這位同學的父親有一個朋友,計劃在鞋釦市場囤積居奇。
因為鞋釦市場非常小,所以這個人最後佔據了整個鞋釦市場,也因此沾沾自喜,壟斷鞋釦市場讓他感覺良好,自認為是各個方面的全能專家,對所有事情都高談闊論、指手畫腳。
芒格認為這個方式是大錯特錯的。
芒格也是一個好為人師的人,喜歡佈道,但是他始終對自己不熟悉的領域保持謹慎,從不在這些領域發表看法,時刻提醒自己不要成為鞋釦的受害者。
受到芒格鞋釦理論的影響,巴菲特也為自己圈定了一個能力範圍,他總結自己只能做好能力範圍之內的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錢,第二件事情是投資和第三件事情是自己的生活。
除此以外的事情,巴菲特既不感興趣,也不會隨便指手畫腳。
這一點在巴菲特的投資策略裏表現得非常突出,那就是巴菲特對自己不熟悉的領域堅決不投。
即使是面對自己的忘年交好友,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的強力推薦,讓他去買微軟公司的股票,巴菲特依然選擇拒絕,因為他自己首先對 IT 行業不瞭解,第二也沒有興趣瞭解。
此外,芒格還為巴菲特的投資理論注入了很多新的想法,完善了巴菲特的投資哲學,比如讓巴菲特重新思考煙蒂投資策略。
在巴菲特投資生涯的前期,他都遵循着格雷厄姆的煙蒂原則,買的都是非常便宜的股票。
格雷厄姆的這套投資方法,本質上講,就是用量化的辦法對每隻股票進行分析,雖然是一個笨辦法,但是隻要理性地執行,把風險控制在安全範圍以內,投資時時刻謹記,買入就是為了賣出,絕對不要貪戀的原則,就可以保證賺到錢。
巴菲特就是通過投資煙蒂公司完成了資金的原始積累。
但是巴菲特並沒有意識到,格雷厄姆的煙蒂理論存在着一個致命的缺陷。
格雷厄姆是經歷過1929年大蕭條的投資人,他的投資理論不可避免地帶有悲觀色彩,始終保持着對金融災難的警惕,這種悲觀主義導致的結果就是格雷厄姆的投資始終停留在非常辛苦地彎腰撿煙蒂,然後吸上一口的苦差事上,賺辛苦錢。
這個理論在經濟低迷、資本市場不成熟的時候,非常奏效,因為市場上有很多被低估的股票。
但是隨着經濟的好轉,越來越多的人進入股票市場,這樣整體的股票價格就會被推高,便宜的股票也會越來越少,而且過熱的市場會引發垃圾股票的價格都被熱炒,不理性的市場不適合煙蒂投資的邏輯。
但是巴菲特仍然沒有放棄煙蒂投資,畢竟他曾經通過這個策略賺到了錢,人的習慣是不容易改變的,連巴菲特也不例外。
受到巴菲特的影響,芒格也在採用煙蒂原則尋找好的投資機會,但是芒格的尋找標準不一樣,他喜歡做大生意。
芒格不滿足於巴菲特只盯着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來考察公司,他認為這些研究報告只能反映公司的部分問題,他更關注的是這家公司的無形資產方面的內容:它的經營管理水平、品牌的持久性、商業模式、以及行業前景等等。
與此同時,巴菲特在進行煙蒂投資的時候也遇到了瓶頸。
一方面,股票市場蓬勃發展,便宜的煙蒂公司已經很難尋覓;另一方面巴菲特這個時候已經是百萬富翁,他的合夥人公司可以調動的資金高達數千萬美元,他已經不是股票市場上的散户了。
巴菲特需要思考的是,如何為這麼大規模的資金找到合適的投資渠道,花錢購買已經被高估的煙蒂公司,肯定是一件非常不明智的事情。
芒格的投資策略為巴菲特打開了思路,也讓巴菲特重新審視自己的投資策略。
巴菲特後來總結:以合理的價格買一個好公司要遠遠勝過以一個好價格買一個合理的公司,也就是説以貴一點的價格買一個管理制度完善、公司經營者具有良好口碑、有信譽的公司,遠比以便宜的價格買一個各方面都有瑕疵的公司要划算。
巴菲特還誠懇地表示,好的投資就是尋找有一流管理的一流生意,這一點芒格很早就理解了,而自己是一個遲鈍的學習者。
從這之後,巴菲特開始逐步脱離自己投資生涯的第一個階段,就是用盡可能少的錢購買儘可能便宜的股票,拋棄了“買入就是為了賣出”短期投機策略。
他開始進入自己投資生涯的成熟期,他更多地關注公司的商業模式、未來發展、管理層的水平等等更為抽象的問題,只有優秀的公司才能進入巴菲特的法眼。
從這個時候起,巴菲特開始逐步形成長期投資的“價值投資”策略。
回顧巴菲特一生中最重要的三個男人,我們會知道,巴菲特投資從來只相信的自己判斷,至於外界質疑的聲音,從來不去盲從。
還有,巴菲特是靠“炒小炒差”起的家,那個呼籲中國投資者堅持價值投資的新華社某記者,不知道有沒有看過巴菲特的起家史。
巴菲特轉為價值投資,是因為巴菲特已經不是散户了,手握鉅額資金的他必須轉型。
哪怕是現在的巴菲特,掌控的資金也不是都投向所謂的業績優質股,小部分資金也會做短線,比如今年做砸的航空股,還有這次打新業績虧損的IPO。
當然,巴菲特的小部分資金,都是按幾十億美元算的。
巴菲特是價值投資者嗎?
是的,但如果你沒巴菲特資金,就別想着靠價值投資發財。
巴菲特大部分資金是買公司,是去做大股東的,自己就是最大的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