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上半年中國系統性金融風險呈現下降趨勢

22日,《2021上半年系統性金融風險報告》在2021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發佈,“中國2021年上半年系統性金融風險的指數呈現下降的趨勢,沒有觸及重要的風險警戒線。”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周皓表示。

報告顯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宏觀槓桿率的上升雖使得金融體系的巨災風險指標出現小幅波動,但金融體系整體韌性的增強、經濟強大的修復力、“以我為主”的宏觀經濟結構性政策均促使風險從快速發散轉為逐步收斂。

“分行業看,我國系統性金融風險的重點防範對象仍然是銀行業。”報告提到,測算表明,疫情對國有行資產質量衝擊顯著,加之淨息差收窄、讓利實體經濟力度加大等因素影響,其風險覆蓋能力有所降低。

另外,“不容忽視的是,金融週期與經濟週期往往不完全同步,金融風險暴露存在一定的滯後期。後疫情時代,風險從企業部門向金融部門過快和過多傳遞將產生新的隱患。”報告指出,延後暴露不良貸款的規模是否可控、融資平台破產清算風險、產業債無序違約風險、弱資質房企風險、產能過剩行業風險均值得關注。

如何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報告認為,當前階段穩住或漸進的降低實體經濟槓桿率是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發生的內在要求,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對於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的重要性也愈加凸顯。

央行副行長李波在談及健全貨幣政策與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框架時也提到,在宏觀審慎政策方面,充分發揮宏觀審慎政策結構性靶向調控的作用,針對房地產金融、跨境資本流動、債券市場等特定領域的潛在風險,及時採取宏觀審慎措施,防範系統性風險。

為提高宏觀審慎政策執行的效率和有效性,李波表示,將建立全覆蓋的金融風險監測預警體系,重點加強對加槓桿行為、債務及金融週期的監測,有針對性的創設政策工具,做好重點領域的宏觀審慎管理,逐步將主要的、重要的、有系統性影響的金融活動、金融機構、金融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納入宏觀審慎管理。(記者 謝藝觀)

編輯/田野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792 字。

轉載請註明: 報告:上半年中國系統性金融風險呈現下降趨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