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真的復甦了?經濟股市反彈幾乎靠新發貨幣支撐,一切還在危機邊緣,美國民眾即將面臨現金懸崖
説到最近最熱門的話題,那肯定是非A股牛市莫屬。但是在牛市狂歡了幾日後,越來越多人開始質疑這輪牛市的健康程度。但其實在如今這個敏感動盪的時期,任何的好消息都會被拿出來反覆咀嚼和研究。這不,美國經濟最近剛剛顯現的復甦痕跡又被人質疑了。
越來越多人開始認為,美國經濟目前的反彈幾乎都是靠新發的貨幣支撐,一切還在危機邊緣。
不僅如此,還有人擔心如果市場還沒準備好迎接接下來的貨幣供應熱潮,目前暫時企穩的經濟秩序會不會再受到顛覆式的打擊,通脹和通縮都是預期之一。
01一切還在危機邊緣
從近期的經濟數據,或美股表現來看,不難發現復甦的跡象已開始顯現(美國總統特朗普早已喊出美國曆史上最偉大復甦的口號)。然而,如果你關注金十參考頁面最近的經濟分析類文章,你卻很可能得出一個相反的結論——未來的經濟反彈之路可能會很艱難。
或許有人會覺得這種現象似乎前後矛盾,但其實這並不奇怪。在貨幣超發的背景下,一切資產都能獲得足夠的資金支持,一切在斷崖邊緣的領域和行業能用刺激方案支撐起來。
沒錯。雖然很多“表面數據”變好看了,但一切還在危機邊緣,其中最值得關注的三大危機就是:就業危機、銀行業資本危機、以及美國民眾即將面臨的現金懸崖。
在這幾個危機中,大家最熟悉的無疑是就業危機了,畢竟每個月會經歷大小非農,初請失業金人數等多個就業數據的“騷擾”。
上週四的大小非農就業報告又傳遞了更多的好消息,但也同時展示出這場疫情對美國勞動力市場已經造成了多大的“永久性”損害。
數據顯示,4月永久失業人數增加了54.4萬人,5月增加了29.5萬人,6月增加了58.8萬人,3個月總計新增142.7萬永久失業。
換句話説,就業人數增長自然是件好事,但更重要的是就業增長的速度。因為隨着勞動力市場萎靡的時間越來越長,永久性失業人數將越來越多,未來也就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恢復到預期的效果。
從目前的情況看,相對於下跌的速度,就業市場的反彈速度並不理想,且受到的創傷已經相當嚴重,舊金山聯儲主席Mary Daly甚至直言,在疫情結束後,美國的就業市場和整體經濟狀況可能需要5年才能恢復正常。
下面我們將説到的第二個是全球央行曾經的噩夢——銀行業資本危機。
可能有人會疑惑,很明顯,和2008年的金融危機相比,如今的銀行業似乎相當靠譜。
在監管機構的長期努力(危機後,監管機構提高了銀行資本的透明度,並定期對其進行壓力測試)下,如今的銀行業不再是一列將全球經濟拖下懸崖的失控列車,而是一個明顯的穩定引擎。銀行們不僅沒有倒閉,他們積極承擔了發放貸款,保護存款等職責。
但在這種讓人安心的表象背後,新的麻煩可能正在醖釀之中。隨着時間的推移和監管機構為銀行業頒佈更多減壓政策,多年來約束着銀行們的壓力測試似乎有所放鬆,曾經嚴格要求的風險水平也變得不那麼透明,越來越多人開始擔心一切會“重蹈覆轍”(此評論來自前聯邦存款保險公司董事長Sheila Bair和Thomas Hoenig)。
這種猜想真實嗎?或許你可以參考下橋水基金創始人達里奧的這段話:
市場已經變得如此荒謬,市場不再是自由的,而只是央行的玩物。美聯儲釋放的大量現金掩蓋了銀行業和其他領域的許多問題,也使得在史上最嚴重的危機之一中,美股卻仍接近歷史高位,信貸市場也在平穩運行。
最後一個危機,也是最普遍、危害最廣的一個危機,即美國民眾即將面臨的現金懸崖。
在過去幾個月,突如其來的疫情造成了大量失業,相當大一部分美國民眾幾乎説完全依賴着救濟生活。然而,相當一部分資助將在短時間內到期,或受到威脅,例如:
每週600美元的失業保險將於7月31日到期。2900億美元的刺激支票中,2700億美元已發完。薪資保護計劃(PPP)的資助規模沒有進一步擴大。 “抗疫法案”向州和地方政府分配了1500億美元,但政府收入危機還在加劇。
正式考慮到這個問題,近日153名“左傾”經濟學家聯名致信,呼籲美國政策制定者繼續直接向美國人發放現金,直至經濟好轉。他們在信中寫道:
“第一輪直接發放的現金是幫助一些人度過幾個星期難關的救命錢。即便在企業重新開業、就業形勢開始回升之後,經濟仍將受到重大影響。如果人們沒有錢可供消費,需求仍會繼續停滯。”
02預言:美國還沒準備好迎接貨幣供應熱潮
上面的這段話也很好地解釋了“美聯儲和美國政府接下來該怎麼做” 。如今,各路觀察人士已經達成共識。要想繼續撬動“復甦”,藥不能停,美聯儲和美國政府的這場雙簧戲還得繼續唱下去:
政府得繼續發錢,給市場補充稀缺的流動性。美聯儲得繼續印錢,填補前者挖出的大坑。
顯然,在危機的壓迫下,無論是財政,貨幣和審慎政策已經轉向提振就業和經濟的方向,而不再是以反通脹,反赤字為指導,貨幣的高增長狀況可能會持續下去。
也正是因此,越來越多人開始擔心如果市場還沒準備好迎接接下來的貨幣供應熱潮,目前暫時企穩的經濟秩序會不會再受到顛覆式的打擊。
目前在各位交易員和經濟學家的預期中,最熱門的話題或許就是,在疫情帶來的經濟衝擊和隨之而來的貨幣和財政刺激措施的雙重影響下,未來幾個季度我們將看到惡性通脹、還是通縮?下面我們簡單看看。
預言一:通脹
會有部分投資者支持惡性通脹的預期似乎不難理解,以下就是他們最常提及的幾個論據。
1. 在某些行業,疫情帶來的供應衝擊也不容忽視。
2. 在寬鬆週期的影響下,全球各國的公共和私人債務呈上升趨勢,尤其是美國。
3. 疫情可能衝擊全球化進程、民粹主義增多,加大國際經貿摩擦。從結構上講,這是一個通脹驅動因素。
4. 如果生產率下降,企業利潤率將受到擠壓。為了抵消這一影響,企業可能會選擇主動提高價格。
5. 除了美國財政補償方案等明顯支持通脹走高的政策外,每週的失業救濟金也高於低收入人羣的中位數。從理論上講,相對較高的福利應該會導致低收入工人在重新受僱時要求更高的工資。
這一觀點的支持者還認為,美聯儲無限制的量化寬鬆會導致其資產負債表激增,基礎貨幣的增加會引發通脹,尤其是對資產價格而言,其中美股牛市就是最好的例子。
預言二:通縮
而對於支持通縮預期的人來説,乍一看,目前的基本面確實有許多支持通脹的因素,但其中很多實際上是無效的。
以最受熱議的印鈔行動為例。通縮預期的支持者反駁道,當美聯儲實施量化寬鬆政策時,資產購買是通過貸記新形成的銀行準備金進行的。但是,這只是增加了基礎貨幣,不是直接增加了貨幣供應量,而後者才是貨幣/現金真正被創造出來的地方。
實際上,在通貨緊縮的衰退期間,貨幣供應的激增並不罕見,但是較高的貨幣供應往往容易被貨幣流通速度的崩潰所抵消。換句話説,除非貨幣週轉率至少企穩,否則惡性通脹是不可能發生的。
顯然,在當前需求大幅下降的環境下,這種假設是不現實的。
除了貨幣供應,他們還給出了另外一些支持通縮的原因。
1. 首先,油價或長期處於低位,而能源在美國CPI籃子中佔6.3%的權重。因此,油價的下跌除了會影響長期通脹預期外,對整體CPI的直接拖累將是巨大的。
2. 未錨定的通脹預期會拖累現貨通脹。儘管長期通脹預期在3月中旬崩潰後有所恢復,但1.75%左右的水平實際上仍意味着長期平均將比目標低0.25%。
3. 經濟活動的崩潰進而導致產出大幅下降,勞動力市場大出血,這將對產能利用以及價格構成下行壓力。
4. 工資增速疲軟。美聯儲4月份的褐皮書或NFIB小企業調查顯示,沒有一個地區報告工資有上漲壓力。相反,大多數經紀人認為工資會走軟和減薪。
5. 工資通常與受衝擊最嚴重的服務業掛鈎。因此,在未來幾個季度,佔CPI籃子約75%的服務可能會“取代商品的作用”,成為抑制通脹的力量。
6. 最後,他們認為未來將出現一些結構性的反通脹趨勢。其中包括人口增長放緩、非生產性債務增加(危機後半期,財政緊縮政策的影響)等。
其實對於未來走向何處,沒有人能真正看清楚。疫情的衝擊也沉重打擊了市場的信心,這也是為何任何好消息都能被反向解讀的主要原因之一。
那麼在你眼裏,美國經濟能迅速反彈嗎?最近的好轉跡象能不能代表美國經濟的實際情況?
來源:金十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