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歐班列集貨疏運” 助長三角地區貨物通達歐亞

由 尉遲長喜 發佈於 財經

據浙江義烏海關消息,截至5月25日,浙江、上海、江蘇等省市通過“中歐班列集貨疏運”模式,在義烏海關的監管通關下,共有2118.93噸郵件通過(義烏—馬拉舍維奇)和(義烏—維爾紐斯)兩條中國郵政國際郵件運輸線路運送至目的國後,被分撥至西班牙、丹麥、瑞士、法國等36個歐洲國家。

受疫情影響,境外往返國內的國際航班大量停航、減班,航班運力大幅下降,對出口國際郵件運輸造成巨大影響,郵件積壓嚴重。3月23日,杭州海關啓動出口國際郵件“中歐班列集貨疏運”模式。該模式下,出境郵件在啓運地國際郵件互換局完成監管後,轉關運輸至義烏國際郵件互換局(交換站)並通過中歐班列運輸出境,有效降低疫情期間歐洲方向國際航空郵路不暢影響。

“疫情發生後,國際航空運郵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但這也恰巧成為了中歐班列的機遇。”義烏海關監管二科工作人員商春燕説。

針對這一變化,杭州海關立即根據海關總署推出的支持中歐班列發展措施,開拓中歐班列樞紐功能和多式聯運功能,增加中歐班列覆蓋面。同時,深入郵政企業進行調研,瞭解郵政復產復工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並加班加點制定《疫情期間出境郵件轉關監管聯繫配合辦法》。此外,積極主動與南京、上海、烏魯木齊等海關做好對接協調工作。

義烏海關則積極服務中國郵政專列運行,建立郵政企業、班列運營方聯絡員制度,在義烏現場設置“運郵專窗”,確保郵件中轉“零延遲”無障礙通關。

“中歐班列本身物流成本比較穩定,運輸時間穩定,物流優勢非常明顯。”義烏郵政分公司國際業務負責人表示,“再加上海關的一系列通關保障和‘集貨疏運’模式的推行,中歐班列成為了疫情後部分企業復工復產出口的重要選擇。”

據統計,1月1日~5月25日,“義新歐”班列共開行180列,共發運14958標箱,同比增長61.2%。

文/記者 奚金燕

編輯/董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