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銀行的高利息存款,有沒有風險
最近留意了某寶的存款產品,利息在下降,以往常常能看到利息5%左右的產品,現在利息超過4%的都比較少了,存期超過1年的,還有一款4.5%利息的產品,3-6個月短期的產品,利息一般是3%左右。是不是可以説,在央行釋放流動性以後,再加上基準利率的下調,銀行已經不需要用高利息來吸引儲户的存款了。貨幣基金的收益率也在大幅下滑,很多朋友都在吐槽説,餘額寶的收益趕不上定期存款,這也是市場間流動性充裕的一個證據。
我國的銀行體系,有很典型的梯隊。首先是國有六大行,也叫做國有商業銀行,由國家(財政部、中央匯金公司)直接管控的綜合性大型商業銀行,就是我們熟悉的:工、農、中、建、交,加後來的郵政儲蓄銀行。第二梯隊是股份制商業銀行,在我國現有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以招商銀行、平安銀行為代表。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地方性的商業銀行,比如常説的城商行、農商行。第三梯隊是民營銀行,自從2014年3月試點以來,截止到2019年12月,已經有19家民營銀行。比較有代表性的如:前海微眾銀行、浙江網商銀行。
銀行有很多獲得資金的方式,比如在資本市場發行債券,或者用持有的國債、票據進行銀行間資金拆借,甚至還可以向企業大客户協商短期通知存款。不過,相比大銀行,小的民營銀行和小的城商行,資金實力沒那麼雄厚,融資方式也沒那麼豐富。小銀行最常依賴的是向大銀行借錢,這也是為什麼説銀行間風險會傳導。如果小銀行出現資金問題,背後可能也會引發大銀行的壞賬。另一方面,通過高利息向普通儲户攬儲,也是小銀行在需要資金時,常用的一種方式。所以,在市場資金緊張的時候,小銀行會有利息比較高的存款產品。小銀行出於推廣、提高知名度之類的目的,也會發行一些高利息的存款產品。
理論上説,因為有存款保險法兜底,不管是大銀行還是小銀行,只要確定是商業銀行發行的存款產品,就會受到銀保監會監管,50萬以內的存款,有國家保險制度提供本息保障。也就是風險極低極低,除非整個國家的金融系統都出現了問題,保險制度都沒有辦法兜底。這種概率自然是極小極小的,相當於是和國家主權信用一個級別的。
那買這類存款產品需要注意的是什麼呢?
首先,知名度太低的銀行,或者業內口碑比較差的銀行還是不要去碰為好。
民營銀行背後是私營企業,有可能會存在用銀行的資金,去支持企業運營這種情況。那一旦真出現了銀行破產風險,或者流動性風險,即便有保險法兜底,處理這類事情也會麻煩,也不知道會需要等待多長時間,同樣會有資金成本。不出事皆大歡喜,一旦出事那可能損失的利息更多。
再説,遺留的信用社 ,農商行,小的城商行,與全國性銀行相比,在內部控制、監管方面,可能會有需要繼續完善和加強的環節。尤其是,早期信用社股權結構也比較特殊,往往是自然人和當地一些法人單位發起成立的,為滿足當地的發展需要。改制後的農商行,股權結構會有一些變化,但還是會保留自然人和法人單位的股權,那這部分股權就可能會頻繁地轉讓,給農商行的經營帶來不可預知的風險。
其次,一定要確定真的是存款產品。
購買這類產品的途徑最常見的是通過一些金融服務平台,或者是銀行自己的App,那在確定要購買的時候,一定要仔細留意一下產品的詳細介紹,要確定就是存款產品,而不是變相的理財產品或者保險產品之類的。只有存款才受保險法保障,理財產品、結構性產品都是不行的。
總的來説,“存款”也可能有風險,不要被高利息矇騙,一定要確定真的是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