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錦:中國經濟的着眼點、立足點,都應轉到結構性潛能上
這是與以往金融或經濟危機的不同之處。經濟恢復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疫情持續時間,二是生產能力受損程度。
如果疫情持續時間不長,生產能力受損有限,疫情過後可出現V型反彈;如果疫情持續時間較長,或生產能力受損嚴重,反彈就不那麼容易。
除了儘快控制住疫情之外,儘可能減輕生產能力受損,保護生產力,是短期政策的重點。
其次,穩增長重點是穩消費。
以往遇到經濟下滑,我們首先想到的是花錢搞投資,特別是搞基建投資,這與當時的增長階段和經濟結構有關。
2008年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實施四萬億元刺激計劃,當年支出法GDP增量中,投資所佔比重為62.8%,消費比重為42.5%。
到了2019年,支出法GDP增量中,投資比重已經降為17.2%,消費比重則上升到66.9%,居民消費比重為49.5%。
這組數據表明,現階段要穩增長,重點是穩消費,尤其是居民消費。這個大頭穩不住,經濟整體就穩不住。投資尤其是基建投資已經成了小頭,靠小頭穩不住大局。
再次,第二波衝擊大概率大於且長於第一波衝擊。
預計海外疫情對中國進出口影響加大,將會成為對中國經濟的第二波衝擊。
有關研究推測,中國進出口全年將會出現15%-20%的下滑,其中服務貿易降幅更大。
有一種觀點認為,由於淨出口在GDP中的佔比較低,只要淨出口不出現大的負增長,對國內增長影響有限。這在正常增長情況下是對的,但如果出口短期內下滑幅度過大,導致大批出口企業停工停產,將會直接影響到國內的消費、投資和就業。
通過投入產出分析可以看出,出口下降一個百分點,將會影響到0.2個百分點左右的GDP。近期有關信息顯示,外貿企業訂單斷崖式下跌的情況已經出現。
第二波衝擊何時緩解,直接取決於國際疫情走勢,而國際疫情有三個很大的不確定性。
第一,美歐日等國一段時間後出現拐點,但在現有管控模式下,可能難以像中國一樣短期內清零,會出現一個相當長的尾部;
第二,印度、非洲等發展中國家尚未進入暴發期;
第三,疫情是否會跨年度甚至長期存在。
在此背景下,第二波衝擊在時間上將會大大長於第一波衝擊,帶來的增長減值也大概率超過前者。
最後,經濟恢復和發展主要靠結構性潛能而非宏觀刺激政策。
中國經濟遠高於發達經濟體的增速,主要靠的是結構性潛能。這種結構性潛能,就是經濟學上所説的後發優勢,通俗地説,是作為一個後發經濟體,在技術進步、產業結構和消費結構升級、城市化進程等方面的發展潛能。
現階段的中國經濟,不論是短期內應對疫情衝擊穩增長,還是未來一個時期保持中速增長,着眼點、立足點都應轉到結構性潛能。任何時候都會有宏觀經濟政策,但在促進增長意義上,這類政策仍是短期和相對次要的,且應與結構性潛能相配合。
(作者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户端 | 作者 劉世錦
編輯:袁昕
流程編輯:王夢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