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視覺中國
文|《財經》記者 嚴沁雯 張穎馨
編輯| 袁滿
9年老牌網貸平台、“車貸一哥”……這是美股上市P2P平台微貸網(NYSE:WEI)
身上的標籤。正是因為這些標籤,微貸網的倒下引發行業一片唏噓。
7月4日晚間,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區分局通過官方微博發佈警方通告稱,依法對微貸(杭州)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微貸網”平台)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立案偵查。目前,案件正在依法偵辦中。
緊接着的7月5日晚間,上市公司漢鼎宇佑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300300.SZ)發佈公告稱,其通過全資子公司漢鼎宇佑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漢鼎宇佑”)持有微貸網14.13%股權,此次立案調查可能導致公司金融資產存在較大金額的公允價值變動的風險。
《財經》記者通過電話及微信聯繫微貸網多名高管,截至發稿前,均未回覆。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微貸網被立案的前一個月(5月31日),其曾發佈公告稱,將於2020年6月30日前退出網貸行業,不再經營網貸信息中介業務。
對於微貸網在選擇退出後被警方立案,有接近地方監管的人士向《財經》記者透露,部分網貸平台在宣佈退出時,沒有做好充分準備,有的在後續開展兑付工作的過程中陷入危機,無法拿出資金或可處理的資產進行兑付。在這種情況下,大量投資人報案,並提供了平台涉嫌犯罪的相關線索,警方肯定得采取相關措施。
部分業內人士直言,對微貸網倒下並不意外。“一方面網貸行業當前以清退為主旋律,另一方面,以微貸網為代表的大部分車貸平台,新的轉型路徑不明,還要面對前期瘋狂擴張業務的遺留風險,疊加經濟下行週期、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倒下亦在情理之中。”
或臨退市風險,待收逾85億元
讓警方深夜發佈通告的“微貸網”已是上線9年的老牌網貸平台,並被業內人士稱為“車貸一哥”。
官網顯示,微貸網於2011年7月8日上線運營,“打造了車貸垂直市場的標準化發展模式,為中小微企業與個人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務。”截至2020年2月底,微貸網累計借貸金額2986.63億元,借貸餘額85.83億元,借貸餘額筆數為33.66萬筆。
微貸網運營主體為微貸(杭州)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根據天眼查,後者第一大股東和實控人為姚宏(同時是微貸網的創始人),第二大股東為漢鼎宇佑。
2018年11月16日,微貸網迎來發展的“高光時刻”,登陸美國紐交所。開盤當日,股價收於10美元/股。不過,微貸網股價自2019年2月達到歷史最高值13.6美元,之後便一路下跌。截至發稿,微貸網市值約為0.94億美元,股價1.33美元,較歷史最高值已跌去逾90%。
事實上,微貸網所面臨的風險此前已逐步顯現。今年2月,微貸網宣佈暫停部分產品利息兑付。彼時,姚宏稱,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出借用户的出借能力和出借意願已經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用户投資信心不足,導致原先X智投工具撮合的債權無法正常轉讓,對應出借用户資金無法正常退出。
“剩餘X智投沒到期的產品預計會在近期陸續打開,利息部分暫時不進行兑付的原因也是為了儘可能保障廣大出借人的權益。公司的正常運作有固定的成本,包括人力成本,辦公成本等,目前情況來看,尚在可控範圍內,但我們需要對全部的出借人負責,需要做充足的準備和最壞的打算,借款人回收的利息部分除了用於固定成本,會補充到儲備現金中,用於壞賬部分對應用户的資金墊付。”姚宏説。
此後,微貸網披露公告稱,自2020年2月18日起,將工作重心轉移到貸後催收,全力回收資金,保障出借人本金按時回款。據此前披露運營數據,平台已完成3月18日-4月26日期間所有散標到期本金按時回款,兑付金額8.81億元。從2月18日-4月26日期間,累計兑付金額17.07億元。
5月31日,微貸網再度發佈公告,“基於國家政策及行業趨勢原因,微貸網經審慎研究決定,將於2020年6月30日前退出網貸行業,不再經營網貸信息中介業務。與此同時,兑付方案將另行公佈。”
如今,投資人未等來兑付方案,卻收到平台被立案的消息。“覺得這是一家老牌P2P平台,比不靠譜的P2P穩多了。在很多平台退出時,銷售經理仍在向我推薦高收益、長週期的產品,因此又進行了續投。”一名華南地區的微貸網投資人告訴《財經》記者,目前在該平台上仍有50萬餘元尚未兑付。
被警方立案,疊加股價低迷,多名業內人士直言,微貸網或面臨退市風險。此前,美股上市網貸平台點牛金融(Nasdaq:DNJR),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立案。此後股價連續30個工作日低於1美元,被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要求暫停交易。
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告訴《財經》記者,微貸網被立案將會顯著減少股票交易量,對股價帶來重大不利影響。與此同時,立案後若股價持續低迷,或有退市風險。
“翻車”背後:野蠻擴張轉型不明
從曾今的“車貸一哥”,到如今被立案,微貸網為何會走到這一步?
微貸網創始人姚宏早期在試水其他資產遭遇風險後,將目光瞄準相對安全的汽車抵押貸。此後,微貸網業務快速擴張,在搶佔車貸市場大部分份額的同時,亦得到資本青睞。
公開資料顯示,微貸網從2014年A輪融資到2018年公司上市前,一共經歷6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盛大集團、漢鼎宇佑、浙商創投、嘉御基金、國盛金控等知名投資機構。
嘉御基金的創始人衞哲曾公開評價微貸網,“車貸公司是做資產端的,我們反覆判斷,覺得資產端還是車最安全,第一,價格判得準。這輛車多少錢,抵押的時候我知道,價值判得準。第二,看得住。通過很多GPS技術手段、互聯網手段,能看得住這輛車。第三,賣得掉。最後出了問題,車回收回來,能夠迅速變現。”
近年來,車貸資產所具有的標準化程度高、週期靈活、價格透明易變現等優點,吸引了包括微貸網在內的多家P2P平台入局。據《財經》記者瞭解,車貸平台的業務模式主要分為車輛抵押和車輛質押,還有少數平台會基於車輛抵押,根據借款人信用資質提供貸款,即 “車信貸”。
從車貸市場參與者來看,據不完全統計,包括微貸網、投哪網、人人聚財、圖騰貸等在內的多家P2P平台,佔據了整個車抵/質貸市場約80%的份額。不過目前上述平台均已退出或是爆雷。
“雖然部分平台也提過轉型方案,但後續還是難以推動,一方面是因為監管環境持續收緊,另一方面是車貸資產雖然相對安全,但是屬於‘重資產’模式,轉型較難。此外,車貸平台早期野蠻擴張所埋下的風險,正在逐步曝露。”已完成兑付並退出網貸市場的某平台高管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
自2016年8月《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發佈,網貸行業監管不斷收緊。與此同時,2018年年初全國範圍內開展的“掃黑除惡”專項活動,在規範車貸平台發展的同時,也讓車貸行業發展亂象逐漸浮出水面:“二押”(即重複抵押車輛)、價格戰、過度授信……
“為了迅速做大規模,行業甚至一度出現‘只看車不看人’的情況,有車就能貸。什麼客户都給發放貸款,你借8成,我借9成;你借9成,我借10成……你不敢做的我敢做。”某車貸平台創始人曾向《財經》記者表示。
於是,在國家相關政策出台、掃黑除惡專項活動開展時,大部分車貸平台的逾期及壞賬風險也暴露得更為徹底。疊加2018年行業出現網貸平台爆雷潮,投資人信心受損,大批資金逃離網貸行業,部分中小型車貸平台陸續退出。
頭部車貸平台諸如微貸網雖然不斷謀求轉型,但受多重因素影響,實際效果有限。2018年,微貸網高管曾告訴《財經》記者,未來在資產端將不斷壓縮抵押類貸款,大幅提升信用貸款,此舉是基於微貸網前期積累了大量優質的車貸借款客户。
彼時,微貸網亦在同步推進網貸備案事宜。上述高管此後透露,微貸網已通過杭州監管的合規檢查,但因備案延期,且平台需要在監管要求下進行“三降”(降待還餘額、降出借人數、降借款人數),微貸網發展承壓。
2019年底,微貸網發佈公告稱,擬轉型並申請網絡小貸牌照。此後,其再未披露過相關進展。直到今年5月底發佈退出網貸行業公告。
讓上述投資人費解的是,為何微貸網選擇退出並在後續開展兑付工作時,會被警方立案?有接近地方監管的人士向《財經》記者透露,部分網貸平台在宣佈退出時,沒有做好充分準備,有的在後續開展兑付工作的過程中陷入危機,無法拿出資金或可處理的資產進行兑付。在這種情況下,大量投資人報案,並提供了平台涉嫌犯罪的相關線索,警方肯定得采取相關措施。
蘇筱芮認為,微貸網官宣退出網貸行業之後又被立案,説明了並非所有的官宣退出都能做到完全良性,大型平台由於規模大、涉眾人數廣,在退出時尤其需要關注良退程序。
網貸行業清退加速
對於曾經的“車貸一哥”微貸網倒下,多名業內人士直言,“很多網貸平台近年來都在退出或轉型,但實際能完成兑付者,相對較少,而轉型成功者亦相對有限。微貸網資產端模式相對較重,且轉型涉及具體業務、風控等層面的大調整,不是説轉就能轉。新的轉型路徑不明,還要面對前期瘋狂擴展業務的遺留風險,疊加經濟下行週期、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倒下亦在情理之中。”
事實上,在微貸網宣佈清退網貸業務之前,另一家位於杭州的網貸平台——盈盈金科也發佈了退出網貸行業的公告,並表示已完成兑付工作。與此同時,51信用卡也在公告中宣佈將在2020年準備P2P業務的全面轉型清退。
不止是杭州,截至目前,國內已有多個省市宣佈取締轄內網貸機構,行業清退大局已定。據《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包括內蒙古、陝西、吉林、黑龍江、江西等10餘省市相繼發佈公告稱,取締轄內所有網貸機構。
據今年4月召開的互聯網金融和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全國實際在運營網絡借貸機構139家,較2019年初下降86%;借貸餘額下降75%;出借人數下降80%;借款人數下降62%。機構數量、借貸規模及參與人數連續21個月下降。整治工作開展以來,累計已有近5000家機構退出。
清退的同時,部分網貸機構謀變轉型為助貸機構或申請小貸牌照等,但其也面臨着監管政策未明等風險。存量網貸平台未來路在何方?
在蘇筱芮看來,在互聯網金融企業轉型路徑中,助貸並不算轉型,優點是沒有牌照門檻,但受制於持牌金融機構,一旦政策收緊失去資金來源,機構恐有倒閉風險;小貸最為接近,也是當前最優選擇,目前很多互金公司也有小貸牌照,但槓桿率限制較多,非網絡小貸還有地域限制;消金公司門檻很高,但一旦拿到牌照,後續可在同業市場上大有作為。
對於部分公司向金融科技轉型,蘇筱芮認為,轉型金融科技必須有一定的金融領域的積累、業務場景以及明確的戰略規劃。由於金融科技投入伴隨着大量現金的流出,企業需注意財務風險;同時,反欺詐、反洗錢環節伴隨的科技風險,以及近年來備受重視的個人隱私規範、大數據管理等法律風險也是企業需要規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