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國
美國逆歷史潮流而動,這裏退出,那裏制裁,只會把自己折騰得越來越瘦,也越來越虛弱。
1、美國大暴亂危機全面蔓延夢
美國現在有多亂,是我們生活在和平國度的人們難以想象得到的。
一方面美國成為世界上疫情最嚴重的國家。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疫情實時監測系統顯示,截至美東時間6月1日下午5時44分,美國已有新冠病毒感染病例1804206例,其中包括死亡病例104799例。與該系統大約24小時前的數據相比,美國新增感染病例18176例,新增死亡病例567例。
疫情之外,美國又爆發了近30年來最嚴重的全國性種族騷亂,特朗普也由此成為21世紀首位躲進白宮地堡的美國總統……
此外,還有幾組數字特別惹眼。
牛彈琴
美國新冠肺炎疫情仍未得到控制,愈演愈烈的示威活動將導致疫情加速傳播。
2、中美經貿摩擦持續,美國大豆等行業遭受重創
與此同時,美國政府揮舞的關税“大棒”還高懸未完。數據顯示,受貿易摩擦的影響,美國對華出口已經出現了大幅度的下滑,美國大豆等行業為此受到了重創。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近日報道,在2018年11月-2019年3月的半年時間內,美國對華出口同比減少184億美元,跌幅為26%。其中,對華出口價值超過10億美元的商品出現下滑趨勢更明顯,最引人關注的是美對華大豆出口,其受到的影響最大。
根據報道,美國對華大豆出口由原來的91億美元下跌至18億美元,同比減少80%。另外,木材出口下降42%;汽車出口下降約三分之一。以美國大豆為例,美國、中國分別是全球第一大豆生產國和第一大消費國,美國大豆產量佔全球三分之一。其中,約一半用於出口。2017年,對華大豆出口金額佔美對華出口總金額的9.1%。
美國去年向中國挑起經貿摩擦,中國被迫向美國大豆加徵關税,導致中國對美國大豆需求將至冰點。大量美國大豆滯銷、大豆價格走低,豆農們面臨困境。美國大豆出口協會代表説,一些美國農民已經表示,如果再這樣下去的話,他們可能要永遠失去中國市場。
美國大豆出口協會北京代表處公共事務經理 趙亮:這樣的一個毀滅性打擊,至少可以説很難在短時間恢復的,我們的另外一篇公告裏還提到,如果貿易戰就這麼持續下去的話,那很可能中國的市場,我們(美國大豆出口協會)就永久丟失了。
5月2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記者會上揚言,正在指示行政部門“取消給予香港差別與特殊待遇的政策豁免”。此後不久,市場就有傳聞,中國將停購美國的大豆和豬肉,這一度導致美豆大幅下跌,但隨後又有美國貿易商稱,中國仍採購至少三船美豆,美豆止跌回升,採購總量至少為18萬噸,10月或11月裝船。市場仍持續關注中美緊張局勢影響。
加 拿 大
“兩害相權取其輕”,在國際政治關係和經濟關係中,加美的利益大於中加的利益。加美關係的保持,需要加方不斷按着美國的意圖而送出“投名狀”,猶如給美加關係罩上一層“保鮮膜”,並要不斷地更新這個“保鮮膜”,以讓美國看到加方誠意的遞進。
因此,加拿大在華為問題上緊跟美國步伐,對華為乃至中國其他科技企業百般阻撓,加拿大口口聲聲司法獨立,但其背後的政治色彩濃重,甘為美國旗子,這也極大程度的傷害了中加兩國的往來。以彼之道還之彼身,自2018年以來中國也轉變了對加貿易的態度。
中國作為農產品進口大國,每年從國外市場進口大量的農副產品。其中美洲就是我國主要的進口市場,加拿大過去主要對華供應大豆油菜籽等,等自18年開始,中國就減少了從該國進口農產品的訂單。據加拿大大豆協會表示,中國自18年12月以來就不曾從加拿大進口大豆。
2019年加拿大大豆產品600萬噸,中國一船也沒有購買,這對於加拿大大豆出口來説無疑是重創。中國作為全球大豆最大買家,大豆年平均進口量佔據全球大豆國際貿易的60%,加拿大要想找到購買力巨大的替補買家難度頗大。
不僅如此,加拿大最主要出口中國的農產品油菜籽出口也面臨滯銷。截至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從加拿大進口油菜籽370萬噸,較同期減少60萬噸,損失高達10億加元(50億人民幣)。19-20年中國進口加拿大油菜籽創下了6年以來的新低。種種跡象表明兩國的貿易往來步入了下行通道,尤其是加拿大對華出口商。
中國外交部特別重視外交辭令,但在面對孟晚舟事件時説,加拿大扮演了美方幫兇的角色,這是一起嚴重的政治事件。
2018-2020年中加菜籽貿易變化時間線
數據來源:國投安信期貨
19年前三季度,加拿大對華出口同比下降1.5%,進口增長4.8%,數據反映現實,加拿大對中國進口需求持續增強,但中國進口產品的選擇性、替代性選擇多,在貿易上,加拿大並沒有“任性”的資本。加拿大希望中國不要抱有偏見,但“偏見”從來不來自中國。
加拿大助長美國製裁中國企業的做法引發了國內強烈的不滿,因此不管從國家層面還是民間層面,同加拿大的往來只會越來越少。
今年年初,中國恢復了加拿大出口豬肉的資格,對此加拿大一度抱以強烈的信心,還希望中國能更多地進口其他的農產品、包括大豆以及油菜籽在內的從業者們翹首以盼。但加拿大一次又一次的傷害中國的合作熱情,未來兩國的貿易往來是何走向估計又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澳大利亞
此外,追隨美國的還有澳大利亞,多次給中國使絆子,甚至惡意甩鍋中國。最近忍無可忍的中國,終於對澳大利亞連出兩拳。
第一拳:中方將四家澳大利亞牛肉出口商列入禁止進口名單。
這四家肉企三家來自昆士蘭州,一家來自新南威爾州,據統計這四家肉企佔到澳洲對華牛肉出口量的三分之一。
原本這四家肉企今年和中國的貿易額將達到35億澳元(約合160億人民幣)
如今這160億人民幣的生意,恐怕要打水漂了。
第二拳:中國宣佈對澳大利亞的進口大麥徵收反傾銷税和反補貼税。
5月18日,中國宣佈5月19日起對澳大利亞的進口大麥徵收反傾銷税和反補貼税,其中反傾銷税率為73.6%,反補貼税率為6.9%,徵收期限為5年。
大麥是澳洲排名前三的農業出口產品。而中國是澳洲大麥最大的國際買家,澳洲出口的大麥,有超過一半都是賣給了中國,每年總量累計達450萬噸,出口額高達15億澳元(摺合約69億元人民幣)。
這兩項加在一起,澳大利亞一年已經損失230億元。
這一下,澳大利亞農民可就叫苦連天了,要知道,澳大利亞生產的牛肉,有四分之一都是出口中國的。大麥方面,中國佔澳洲大麥出口的一半,是澳洲大麥的絕對主力買家。
近幾年來,中澳兩國貿易爭端不斷,澳洲拒絕加入中國“一帶一路”發展計劃;堪培拉政府拒絕華為在澳洲境內推廣5G網路;而自從莫里森政府呼籲對新冠病毒起源展開獨立調查後,中澳兩國關係彷彿跌入冰點。
最後
災難是一面照妖鏡,疫情之下,人性被一覽無餘,各個國家的面容,也被照了個徹底。
一粒糧食能救一個國家,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面對中美經貿摩擦,中國政府始終認為,以貿易戰相威脅,不斷加徵關税的做法無益於經貿問題的解決,中國始終堅持平等、互利、誠信的磋商立場。
當今世界,科技革命和生產力的發展推動國際分工日益深化,社會化大生產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更加廣泛和深入,經濟全球化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大趨勢,由此加速了貿易、投資以及生產要素流動的全球化,世界經濟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相互競爭的開放型格局。沒有哪個國家能夠以拒絕競爭的方式維持壟斷地位,壟斷絕不能完全地、長久地排除世界市場上的競爭。這是客觀的經濟規律,誰也違背不得。
奉行單邊主義、霸權主義絕沒有出路,這是國際社會的基本共識,很多美國人也非常清楚。早在本世紀初,一位著名的美國國際政治學者就曾預言:“某一天,美國看上去不可戰勝,第二天,則盛世不再”,“其他力量的崛起、美國的式微,以及美國單邊主義式的國際主義,將共同使美國的單極時刻成為曇花一現”。經濟全球化大潮下,只有堅持開放合作,才能獲得更多發展機遇和更大發展空間。
來源:雪球、央視網、熱點新聞、牛彈琴,中華糧網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