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鋭評】打造“雙循環”的中國經濟有力回擊“脱鈎”謬論

  中國商務部近期的一項問卷調查顯示,99.1%的外資企業表示將繼續在華投資經營。包括高通、波士頓諮詢等美國企業在內的10家外資企業負責人近期也明確表示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對企業在中國的進一步發展充滿信心。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看好中國經濟何以成為外資企業共識?這不僅在於中國經濟本身的韌性和潛力,還在於中國經濟不斷拓展新發展空間,提振了全球信心。

  人們看到,二季度中國經濟企穩回升,由一季度同比下降6.8%轉為增長3.2%;全國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8.4%,較一季度下降10.8%回升明顯。荷蘭國際亞洲研究所經濟史專家理查德•格里菲斯指出,二季度中國經濟數據以及持續流入的外資表明,長期以來,中國作為全球投資目的地的熱度未減。這也清楚地表明,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取得重大成果。

  當然,就上半年整體而言,中國經濟增長、工業、服務業、消費、投資等主要指標仍處於下降區域,疫情衝擊的損失尚未完全彌補。長期來看,中國經濟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較大。對此,中國決策層顯然有着清醒的認識。日前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中國遇到的很多問題是中長期的,必須從持久戰的角度加以認識,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雙循環”由此成為當下中國經濟的一個熱詞,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戰略指引,將有助於中國打開更大發展空間。

  怎麼理解“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這意味着“不等不靠”,把發展的立足點更多放在國內,持續擴大內需,辦好中國人自己的事情。以前,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對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在當前保護主義上升、世界經濟低迷、全球市場萎縮的外部環境下,過於依賴外部市場容易受到影響和衝擊,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壞為主體,顯然有助於應對外部風險與挑戰。在這方面,中國具備諸多優勢,包括改革開放40多年來積累了雄厚的物質基礎、擁有世界上最完整最大規模的工業供應體系、擁有14億人的大市場和4億中產階級羣體等。這些因素使得中國完全有能力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通過繁榮國內經濟、暢通國內大循環為經濟發展增添動力。

  需要指出的是,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絕不是關起門來封閉運行,而是通過發揮內需潛力,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不僅將助推中國開放型經濟向更高質量發展,也將穩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給世界經濟帶來更多利好。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分別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增速將下降4.9%、5.2%,為二戰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發佈的《2020年世界投資報告》預計,今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將同比下降近40%。在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世界經濟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實現“雙循環相互促進”成為一抹亮色,這也將進一步有力回擊美國一些政客炒作的“外企撤離”“與中國經濟脱鈎”等謬論,給風雨飄搖的世界經濟與艱難掙扎的外資外企注入信心與動力。

  歐萊雅集團近期發佈的上半年財報顯示,該集團在中國大陸市場的二季度銷售額實現30%增長,上半年銷售額同比增長17.5%。中國消費市場的快速反彈,為歐萊雅集團在全球市場穩健復甦奠定了強有力基礎。此外,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近日指出,作為東盟出口商品最多的國家,中國經濟穩步增長成為東南亞國家“關鍵資產”。 與此同時,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正在為世界經濟復甦提供有力支持。匯豐集團總經理兼“一帶一路”及業務走廊亞太區主管穆貴德撰文指出,作為一個全球性的倡議,“一帶一路”能夠構建高質量和可持續投資和貿易網絡,將對世界經濟重啓作出關鍵貢獻。

  儘管近年來單邊主義和逆全球化有抬頭之勢,但中國依然按照既定計劃不斷擴大對外開放。今年以來,《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正式實施,中國全面取消了商務領域外資企業設立及變更的審批和備案,實施信息報告制度,大幅壓減負面清單,營商環境進一步改善,投資自由度便利度進一步提高,使得外資企業的獲得感進一步增強。全球著名諮詢公司埃森哲指出,《外商投資法》實施給中國經濟帶來了積極變化,讓中國經濟充滿活力。

  最新數據顯示,7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1.1%,較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連續5個月運行在50%的臨界點以上,顯示中國經濟景氣持續恢復。這也讓世界看清: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中國發展仍然處於戰略機遇期,而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下一步,中國將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乘勢而上,奮勇前進,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助力世界經濟復甦,推動全球化向更深領域前進。(國際鋭評評論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912 字。

轉載請註明: 【國際鋭評】打造“雙循環”的中國經濟有力回擊“脱鈎”謬論 - 楠木軒